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历史学家历经百年的总结,一条抛物线再现了古代各朝人的世界观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商周时期,我们是用眼睛看世界的。(“礼仪”德治”,青铜冶炼,五行八卦)

春秋战国,我们是用脑袋看世界的。(“百家争鸣”,《诗经》《离骚》,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山海经》《墨经》)

汉唐两代,我们是用心胸看世界的。(四大发明暂且不说,光从教育,放到现在全世界留学生都来长安留学而不会不去哈佛,牛津,剑桥什么的了)

宋元两代,我们看世界是有心无胸的。(禅宗的根本宗旨"念佛禅",所谓有心、唯心、任心。导致封建集权过度,人们无欲无求,不知上进。)

明代,我们的时代精神在裤裆内。(郑和下西洋式的耀武扬威,《金瓶梅》淫秽行为和变态心理的描绘更加证明了人们的思维的悲俗,明朝的皇帝表现低迷)

清代,我们的视野在膝盖之下。(皇帝要求使臣行跪拜礼显示天朝权威,皇帝爱马屁精,闭关锁国)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一、商周时期,我们是用眼睛看世界的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夏商周三代文化最大的特色即为宗法制度。在宗法制度下,“礼仪”对每个士族成员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实际上宗法制度已经成为一种未成文的习惯法。在宗法体制下,“国”与“天下”是以“家”做原型扩大的,“家”的精神乃成为各级政治秩序的基型。这种思想也为秦汉帝国的建立与统一奠定基础。宗法制度的影响不仅是政治层面的影响,也不限于统治阶级,它在后世成为平民社会宗族概念的基础而普遍传承。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商周时代人们认为人死后的灵魂依然继续关心影响人世之事,这导致占卜的流行。而是否能够得到鬼神的保护在于祭祀典礼是否恰当。商朝卜问的工具多为龟甲或骨头,而周人卜问的工具已经转为由阴阳符号组成的八卦及扩充而来的六十四卦来表示吉凶。士人逐渐看重“民心”,而获取民心就要施行“德政”,这后来就成为儒家主张“德治”的依据。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商周时代的礼器以青铜器和玉器最重要。其造型典雅庄重,体现当时的文化特质。中国的青铜冶炼技术在商周时期也达到了一个先进成熟的阶段。周代手工业种类增加,分类更细致,因此有百工之说。商周时期发展成熟的阴阳五行学说也成为中国最早对自然现象的归纳方法。五行八卦学说更成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之一。商代已经有专司天文的人员,并在夏代天干记日的基础上发展出干支记日法。周代发明了圭表测影的方法后更确定了部分节气与十二时辰。在数学方面商代已开始使用十进位制,西周时期数学更成为“士”的必修科目。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在东亚大陆上目前发现的最早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年的历史,商代奠定了中国主体字形声字的基础。商周时期也有不少知名的文学作品诞生,诸如《尚书》、《诗经》等。

二、春秋战国,用脑袋看世界。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三、汉唐两代,我们使用心胸看世界。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汉唐文化有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共同特质——博大。在这博大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华夏儿女的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有威武神明地指点江山的汉帝唐宗;有“心中有丘壑,笔底起波澜”的文人雅士;也有或驰骋沙场或孤守边关的兵将;还有技艺精湛的工匠;更有身负国税耕耘在田间地头的农人。“九层之台起于垒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汉唐文化精神正是在前代的有利基础和当时的国人的努力下崛起于东亚热土之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此外,唐代还发明创造了连筒、筒车、水轮等一系列新灌溉工具,还出现了利用架空索道的辘轳汲水机械“机汲”。这些农业设施在农业发展史上都是技术性的飞跃,大大地提高了农业耕作效率。尤其是在饱经战乱的人民在朝代之初休养生息之后以极大的积极性投入生产中。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7.社会风俗习惯上,汉唐时代有很强的开放性,大量地引入食材、物种和器物,唐朝时胡服、胡乐、胡舞更是深深地影响了中原人的生活习惯。

四、宋元两代,我们看世界是有心无胸的

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时期。但是禅宗的兴盛于宋代,进入元明以后仍是兴盛的宗派之一。在思想上禅宗的根本宗旨;即使是后来兴起的"念佛禅",也以"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思想为标榜。所谓有心、唯心、任心。导致封建集权过度,人们无欲无求,不知上进。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五、明代,时代精神在裤裆内。

虽然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诗歌、汉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入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像郑和下西洋,但是好像仅仅是统治者向其他国家耀武扬威罢了。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明朝时期对古代科学技术的大力总结主要是由私家学者来完成的,这又一次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封建王朝重人文轻科技的缺陷。

明代的小说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中最著名的为《水浒传》、《三国志演义》、《西游记》和《金瓶梅》。《水浒传》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创作的,是根据宋元以来有关宋江三十六人故事的话本和杂剧编写而成。作者塑造了各种不同性格的反抗者的典型形象,歌颂了农民战争和农民英雄,同情他们“逼上梁山”的悲愤的遭遇。反映了对社会的无奈。吴承恩作的《西游记》通过各种神化的故事和人物,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明统治者的腐朽以及封建社会的丑恶现象,同时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劳动人民反抗压迫,坚决向一切灾害困难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品质。但作者还不能摆脱“佛法无边”和“轮回”、“报应”等宿命论的思想。署名兰陵笑笑生撰的《金瓶梅》,较深刻地刻画了封建社会中大商人、土豪劣绅家庭的骄奢淫侈生活以及他们勾结地方官僚和最高权贵宦官的罪恶活动。所写还有世俗的风土人情。但淫秽行为和变态心理的描绘更加证明了人们的思维的悲俗。。此外,明代的短篇白话小说“三言两拍”,即冯梦龙的《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和《喻世明言》,凌蒙初的《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更为脍炙人口。“三言两拍”中有很多封建糟粕,但其中某些篇章却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反对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对男女之间的自由爱慕寄予充分的同情,可见明代的精神开始低迷。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甚至连明朝的皇帝都表现出低迷之势。例如:朱元璋,杀人狂魔,靠杀人缓解压力。朱高炽,吃货皇帝,一不小心胖死了。朱由校,木匠皇帝,历史上名称仅次于鲁班。朱由检,苦逼而死,唯一自杀的一个皇帝。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六、清代,我们的视野在膝盖之下。封建王朝的弊端一一显露。以下三例可见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就拿1736年那一次来说吧,据第二任香港总督弗兰西斯·戴维斯的笔记记载,当时刚登基不久的乾隆皇帝下旨对外国商船取消一项比例为10%的关税,只保留部分入港费。皇恩浩荡,十三行的行商欢欣鼓舞,在减免关税的圣旨马上要在迎旨大厅宣读的时候,行商告诉欧洲各国的贸易商,他们必须双膝跪下,五体投地。这个在行商看来天经地义的要求却激起了洋人的极大反弹,他们商量了很久,最终拒绝了这个要求。因为他们觉得“我们在欧洲都没有对君主行过这种跪拜大礼,如果照着他们的话去做,会让我们自己蒙羞……我们一致同意要团结起来,并且做出承诺,即我们不会遵照他们的要求,像奴隶一样跪迎圣旨……”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一文回顾中国人那些年的世界观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盲目地排斥外来东西,没有好好与外界沟通,选择了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最终导致自己的落后。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经济上难以追上世界的潮流。因此,我们必须要将自己与这个世界紧密相联系,了解这个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吸收外面先进思想,技术来不断地提高自我,不要被这个社会所抛弃。

历史学家历经百年的总结,一条抛物线再现了古代各朝人的世界观:由夏商初露锋芒走向汉唐的繁荣昌盛再跌至明清的没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乾隆   宗法   商代   宋元   汉唐   世界观   明代   美文   中国   皇帝   时期   中国人   思想   精神   制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