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贺兰山缺(纪实小说)之一

原创:范永兴

踏破贺兰山缺(纪实小说)之一

腾格里沙漠

贺兰山北邻乌兰布合大沙漠和腾格里大沙漠。乌兰布和在东,腾格里在西。站在贺兰山巅向北眺望,大漠无垠,黄沙漫漫。沙漠的边缘,便是国境线。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伟大领袖发出“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的战略动员令,这支部队由骑兵改建为步兵,从内地移防至贺兰山北麓,部队党委提出了“走遍贺兰山,熟悉贺兰山,建设贺兰山,守卫贺兰山”的号召,于是,伟大祖国的忠诚卫士们便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或凄婉悲壮的战备活剧。


(一)

冬天的太阳,下山太快了,刚才还有一竿子多高,转眼快到地平线了。

此刻,阳光已逐渐失去温暖,冷意不断扑面而来。

秦军开始焦急起来。他不停的在地上跳动着,一会儿抻抻手臂,一会儿揉揉脸颊。

“班长他们怎么还不回来?”秦军在心里不住地嘀咕。他睨了太阳一眼,心里更加烦躁起来。

一年一次的冬季战备拉练从今天开始了,部队上午从营房出发,晌午偏过的时候经过这里。那时候,他们通信班紧跟在营首长之后,走在部队的最前面。班长高起祥最神气,他昂着头,肩着冲锋枪,紧跟在营长的身后,边走边向两边张望着,还不时回过头,命令着他的部下“跟上”、“快步”、“别说话”,俨然一个小营副。

与班长并排走的是司号员石磊,他个头不高,敦敦实实,走起路来像在弹跳,尤其是他背上的那把铜号以及系在号脖子上的红绸,随着他的弹跳,一闪一闪,显得格外醒目。

通信员小张,白皙而略胖,牵着营长的大青马走在班长的身后,崭新的军装上,红领章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鲜艳夺目。与马并排走的是报话员小李和小牛,他们背着报话机,两个大大的耳机紧扣在耳朵上,随着报话机天线的一闪一晃,机械而又敏捷地前进着。秦军作为班副,自然走在他们这支小队伍的最后边,他既负责殿后工作,又负责将营首长的指示及时传到后面的部队。

踏破贺兰山缺(纪实小说)之一

从营房出发向西,是一段平坦的戈壁滩,滩上除了些许岌岌草外,就是一览无余的石头块。石头有大有小,形态各异,颜色橙黄或黛黑,像天女不经意间撒下的一把把黑豆、黄豆或芝麻,把戈壁滩点缀了个严严实实。

在戈壁滩上行走,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些石头块,它纵横错落,仰俯凌乱,随时会出现在你的脚下,稍不留意,便是一个跟头。何况,身背重负在进行中。如果在夜晚,更不可想象。

正是基于此,部队在走出营区后,团指挥所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急行军。为了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需要,部队必须熟悉这块土地,确保指战员们在戈壁滩上能够动似疾风、如履平地。他们是这块土地的守护者,应该为这块土地担负起神圣的职责。

急行军刚开始,部队还能够按照要求的队形行进,随着急行军速度的加快和行军路程的延长,队伍逐渐出现凌乱,有人不断被石头绊倒,有人摔倒爬在地上好久起不来,营长便向后面传令:“抬高脚,加速前进。不许一人掉队!”随之,跌倒的鼓足力气爬起来,掉队的喘口气很快跟上来。发现稍有体力不支的,便有人接过枪支、背包与其一起前进。不少新战士就是这样被前拉后推,裹在人流中懵懂前行。

通信员小张是第一年的新兵,加之身体略胖,没走几步,便累得气喘吁吁,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从脸面上直滚而下,好在大青马久经沙场,步履矫健,牵引着他一步不乱地随队前进。报话员小李和小牛为了平衡身体,不得不用双手抓紧天线,以防止天线摆动,而影响行军速度。最艰难的还是秦军,他不但要随时传达营长的指示,还要不停的弯腰从地上捡起通信员因背包捆扎不紧而掉落下来的鞋子及衣物等。

太阳过午的时候,部队已经接近磨盘山。急行军结束,司号员吹起原地休息的号令。战士们有的解下背包坐在地上,有的来不及卸背包,干脆坐在石头上,有的甚至让背包着地而仰面朝天大口喘气。

突然,大青马喷着响鼻昂起头,提起两个前蹄在地上刨了起来,并不时抬起头向营区方向张望着。通信员小张紧了紧马笼头,想让马安静下来,但没有达到目的,大青马仍然喷着响鼻刨着地,并不时张望着营区。

“小鬼,你知道马在想什么?”营长接过马缰绳打趣地问通信员。

小张一时愕然,不知怎样回答。大家也都不知怎么回事,面面相觑,望着营长。

营长拍着大青马的头说:“它在想它的战友哪!”随后,营长在马的额头轻轻地按摩起来,很快,大青马安静了下来。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教导员配备的是一匹枣红马。大青马和枣红马同在一个马厩进食、休息,也一同训练、玩耍,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训练间隙,两匹马总是会在一起弹蹄嬉戏,绕颈厮磨,并不停喷着响鼻互相甩头。这次拉练,教导员说自己年轻,要和部队一起步行,便留下了枣红马,谁也没有想到,这竟给大青马留下了想念。

这时,团指来命令,要营长去磨盘山参加团指会议。团指临时设在磨盘山。

踏破贺兰山缺(纪实小说)之一

磨盘山是贺兰山防区的一个咽喉要道,它东连戈壁,北邻沙漠,西入群山,恰是由茫茫大漠进入崇山峻岭之间的一个缓冲平台。山体不大,圆周200多个平方,像一个大磨盘突兀在山前。站在磨盘山顶,山前的一切尽收眼底。

营长去团指挥部开会,教导员带领部队继续前进。报话员小李和司号员石磊随教导员一起前行,班长高起祥、通信员小张、报话员小牛和副班长秦军留在原地,待团指会议结束后随营长前进。

部队从身边走过,大青马静静地注视着前行的队伍。它已经习惯了这种气氛。它跟着它的主人——老营长,在这块土地上服役了将近5年,如今正值壮年,它把自己已经融入到了这支部队,并随时准备着与这些热血沸腾的指战员们为保卫这块土地奉献自己的一切。

团指会议结束的时候,部队已进入了大山。极目望去,太阳在黛黑色的山岚上已经投下了深色的影子,戈壁滩上的岌岌草,以及大大小小的石头也随之拉长了身影,好像给戈壁滩埋下了一道道黑色的木桩。

营长说,为了提高部队对战区的掌控能力,团指决定在下午的拉练中增加一个演习内容,根据演习的进展情况,部队晚上的宿营地有可能改变。

为了尽快将指令传达到部队,以便及时调整下午的演习方案,营长让报话员小牛联系了前方。他告诉教导员,要部队原地休息,等待他们前来。

“怎么样,这会儿缓过劲来了吗?”营长笑着问通信员小张。营长已经45岁了。他是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一米八的个头,黑里透红的大脸膛,透露出沉稳、坚韧的气质。

“其实,也不怎么累。”小张挠了挠头说。

“嗨!小小的兵娃子,竟敢说大话。”营长有一副好身板,全营无人不知。也许是长期战争的磨练,虽然年近半百,但在行军、训练中从不逊色年轻人。全营的指战员都非常佩服他。

“首长不累,我们哪个还敢累!”班长接过通信员的话。显然是说营长的精神鼓舞了大家。

“那好,咱们准备再来一次急行军!”营长斩钉截铁地说,“这次的速度要比前面大部队的急行军快。我骑马,你们追,怎么样?”

“好!”几乎没有思索,跟随营长开会的几人齐声回答。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起步时,从远处突然传来几声马匹的嘶鸣,紧接着,又是一阵阵撼天动地的战马齐鸣声,裹挟着排山倒海的奔腾声。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远方。只见从山谷方向飞奔过来一支马队,几十匹大马无羁无绊,疯狂由南向北,奔沙漠而去。马群的后面,一个年轻的牧马人,正手持套马杆,追逐着马群。

“可能是头马受惊了。”营长基于多年的草原经验说。同时,他提醒通信员抓紧大青马的笼头。

通信员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早已惊得大汗淋漓,紧紧地抓着缰绳,不时用另一只手摩擦马的额头,以免大青马受惊。

温顺的大青马瞬间昂起了头,目视那群还在狂奔的它的同类,突然扬了扬头颅,长鸣了一声。

营长赶快去抓马的缰绳,还未等通信员将缰绳递入他的手中,大青马一个甩头,两个前蹄竖立起来,挣脱了手中的牵引,向着马群狂奔而去。

大家立即陷入了惊愕之中,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是好。

踏破贺兰山缺(纪实小说)之一

大青马狂奔着,似乎为突然间获得的自由而欢欣鼓舞,又似乎是为被剥夺的战友情而恣意报复。它对捆绑在身上的辎重不屑一顾,拼命地奔跑着、跳跃着、扭动着,很快,捆绑在它身上的所有辎重一件一件地被摔落在戈壁滩上。

营长看了看大家说:“这样吧,高起祥与通信员一起去追马,武器装备全部卸下。秦军留在原地等待,等追回马后,一起追赶部队。

说完,营长带上报话员小牛跑步追赶部队去了。空旷的戈壁滩上,暖暖的太阳下面,只剩下秦军一人在原地等待。一阵懊丧袭上秦军的心头,他为这次事件的发生而不断自责。通信员是个新兵呀,当兵刚满一年。而自己,已经是服役第三年的老兵了,何况又是副班长。他后悔自己在当时没有抢先一步,上去抓住大青马的笼头。如果抓住了,后面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去年拉练时,秦军就拉着大青马。那时候,他调到营部还不到一个星期,听说拉练时让他牵引大青马,他便跑到饲养班帮大青马梳鬃毛、刮身子,还偷偷给大青马喂黄豆,喝鸡蛋青。一路上,几次跨越铁道,呼啸而过的火车曾惊得大青马欲挣脱缰绳,但都没有成功。他自信,大青马与他已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时间过去大约有两个多小时,还不见高班长回来,秦军似乎有些困意。在这冬日少有的阳光之下,一个戍边战士更难得有这样的闲暇与歇憩之时,他享受不了阳光的恩赐,却抵挡不住昏昏睡意的侵袭。

不能睡,千万不能睡!秦军不断地提醒着自己。

太阳似乎也疲倦了,光芒在慢慢地减退着。先是橙色,后是红色,再后来是黄色,现在已经变成淡黄色了。不知什么时候,太阳的周围突然围上了一道灰色的圆圈,根据经验,这叫风晕。人常说,贺兰山的戈壁滩,一年只刮一场风,从年初一刮到年三十,只是时大时小,少有时断时续。这样看来,今天的天气实在是难得一见的好天气,几乎风平沙静,天和日丽。

然而,过好的天气往往紧跟着就是坏天气的到来,这已被多少次的经验所证实。当风力较小的时候,戈壁滩上只有岌岌草的瑟瑟声和沙砾石子的沙沙声,一旦大风来袭,一滩石头大如斗,风吹石头遍地走,石头相击,噼啪作响,如惊雷滚过,似怒涛决堤,天昏地暗,一片混沌。

秦军逐渐不安起来。他不希望这种天气出现,但又无法阻止这种天气出现。他只盼望着班长他们赶快回来。班长回来了,他们将一起追赶部队去。即使天气变坏,大家在一起也好对付。

踏破贺兰山缺(纪实小说)之一

网络图片,与文中人物无关

秦军甚至后悔当初没有跟班长一起去追马。想到这里,他的耳边响起了班长临走时所说的一句话。他的心便骚动了起来。本来,他想跟班长一起去追马,让通信员留下来。可是,营长的指示下了,不可能更改。班长看出了他的心思,在卸下身上的子弹袋时,使劲握了一下他的手。他拉住班长的手不愿放开,班长突然侧过身,贴着他的耳根说:“不去更好。你可以静静地想一想你的红玫瑰了”。

“胡说什么呀!”秦军猛地放开班长的手,班长差点打个趔趄。

提起红玫瑰,全团没有人不知道。她名叫孟娜,是师医院到团卫生队实习锻炼的女卫生员。山沟里本来女人就少,漂亮的女人更是凤毛麟角,自从孟娜来到团卫生队,这个戈壁滩上便有了一支“娇艳的红玫瑰”,战士们都这样叫她,训练和工作之余也常常以她为话题,不少战士还曾装病借机去卫生队看看她。

说起秦军和孟娜的相识也很有趣。秦军对孟娜早有所闻,尤其是当他知道孟娜是自己的老乡时,甚至感到了骄傲。那支红玫瑰,是我的老乡啊!他总是在心里这样念叨,但不敢去卫生队看她。他虽是个大小伙,脸皮却很薄,他怕战友们笑话,更怕孟娜知道了会看不起他,所以只能在心里念叨着。有一天,班长把他悄悄叫到一边,让他去卫生队要几片好胃药。他说他不认识人。班长说孟娜不是你的老乡嘛,怎么不认识人。他说孟娜虽然是我的老乡,但从不认识。班长说你去找她就行了,他说不好意思。班长说,你都成解放军战士了,脸皮还那么薄。脸皮薄了办不成事!

秦军只好硬着头皮去找孟娜。那天孟娜正好值班,门诊室外挤了很多人,总有战士不停簇拥着向前插队,而秦军却不断后退着。孟娜看到了这个情况,叫住了他。问他是前来看病还是捣乱的。秦军没有想好怎样与孟娜搭话,所以不敢向前,现在被孟娜叫住,反而镇定了,顿时,他也有了主意。他用地地道道的家乡话说明了来意,孟娜被这个小伙子吸引住了。军营遇老乡,而且这么帅气,还那么文雅,孟娜当然心中窃喜,随后给秦军办好了事。

每每想到这里,秦军就非常激动。尤其令他难以忘怀的是以后孟娜居然开始主动约他。第一次约他竟然是一封信。卫生队距离连队只有三里地,孟娜竟用信与他联系。那天,秦军拆开信后,发现是孟娜的来信,信中只有一句话,要他去卫生队见面。没有想到,见面后,孟娜竟然塞给他一瓶“多种维生素胶丸”。边防部队常年在高山戈壁,缺乏蔬菜和新鲜食品,指战员们常常是皮肤干燥,嘴唇开裂,甚至口鼻常常出血。国家为此研制了特供边疆海防急用的“多种维生素胶丸”,但数量有限,只能特供营以上干部,基层广大的指战员一时还无法满足。秦军深深感到,孟娜此刻能够给自己送这种药,尤如千里送鹅毛,礼很重,情更重,这件事无形中又拉近了他们两人的距离。

一股风吹过,秦军又回到现实中。眼前的情景把他和孟娜毫不留情地分开。他急切地盼望班长他们赶快回来。因为时间不早了,天快要黑了。天黑了他一个人留在这里怎么办呀!

秦军的目光停留在眼前的一个小沙堆上。软弱无力的太阳洒在一簇岌岌草上。在阳光的背阴处,细细的黄沙突然抖动起来,抖动的沙浪中竟然冒出一个尖细的头颅。它转动着头颅,四处张望了一会儿,又一阵抖动,从沙堆中突了出来,很快消失在芨芨草的后面。原来是一小蜥蜴。

踏破贺兰山缺(纪实小说)之一

太阳已经落在西边的山梁上了。虽然山梁不高,但它吞食太阳的能力却很强,不管多么炽热而强大的太阳,只要一接触山梁,很快就会被黑暗吞没。秦军多么希望那山梁能够坚强、再坚强一些,拼力把太阳多托一会儿,让它迟一会下山,最好等班长他们回来以后再下山。然而,太阳还是很快被山梁吞没了,天空立即昏暗下来。

现在,秦军不得不考虑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办了。等待?显然已不可能。也许,大青马沿着另外一个方向,跑回部队那边去了,如果是那样就好了。也许,大青马跟着马队跑出戈壁滩,一直沿沙漠方向奔向北边的草原区,那边就是国境线。

秦军不敢往下想了,他知道那样的后果。返回营区吧?不!另一个声音出现了:绝不可能!虽然现在只是战备拉练,但如同在打仗,军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返回营区,就如同当了逃兵。

眼前只有一条路,就是追赶部队。秦军坚定了信心。

可是,他一个人,还有战友留下的这么多装备,怎么去追赶部队呀!秦军望着放在戈壁滩上的三个背包、三支步枪、三副子弹袋和三条干粮袋,不禁犯起了愁。


(未完待续)


踏破贺兰山缺(纪实小说)之一

范永兴新兵照


作者范永兴 陕西合阳人,1952年农历12月出生。1970年12月入伍。历任五十九团一营一连战士、文书,营部通信员、新闻报道员,团新闻报道员、干事、股长。期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毕业。1985年10月,部队精简整编,任四十七集团军坦克旅科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委。1993年7月转业。先后在农行西安市分行基层和机关工作,历任科长、行长、处长等职。2012年12月退休。


原文编辑:曹益民

本文编辑:徐建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大青   卫生队   通信员   急行军   指战员   教导员   山梁   戈壁滩   磨盘   营长   营区   美文   班长   纪实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