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东北疑案,列车爆炸33人遇害,疑点重重难判真凶

1986年2月15日下午3点,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子林场,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在珠尔多河十里堡大桥上突然爆炸,车厢裂开,碎片横飞,惨状令人咋舌。这场巨大的爆炸案直接导致了65人的伤亡,在80年代是一场惊天浩劫,在公安机关的备案中被称作“2.15”特大爆炸案。

1986年东北疑案,列车爆炸33人遇害,疑点重重难判真凶

该案件最开始被认为是一场普通的危险品上车事件,但是随着案情的不断发展,却有越来越多线索令人感到惊诧,当最终真相被揭开的时候,却令人感到无比齿冷

1986年东北疑案,列车爆炸33人遇害,疑点重重难判真凶

一、一场情杀?

因为情况紧急,公安机关派出了大量一线警员参与刑侦工作。虽然当时的技术能力有限,但根据警员们优秀的现场勘查能力,断定了爆炸的原爆点是在一位死者郑丽颖的座位附近

1986年东北疑案,列车爆炸33人遇害,疑点重重难判真凶

而在现场进行尸体打捞的人们经过调查后发现,郑丽颖的尸体确实存在蹊跷。这具尸体全身因爆炸造成的损伤很大,而偏偏面部受伤很小,让警员很快分析出了死者的身份。当回到警局根据走访得出内容,也证实了一部分猜想,那就是郑丽颖确实具有杀人动机。

1986年东北疑案,列车爆炸33人遇害,疑点重重难判真凶

据了解,当时坐在郑丽颖身边的是一位红石林业局的副局长,当时就有传言说该局长邢某跟郑丽颖的关系不清不楚。邢某不但已经结婚,而且工作上非常出色,前途无量,所以警方有很大的把握认为这场爆炸案是郑丽颖因为妒恨没有名分而与邢某同归于尽的情杀。

1986年东北疑案,列车爆炸33人遇害,疑点重重难判真凶

二、奇迹生还者

但随之而来的新谜团却引发了众人的思考,痕检方面的专业人员测算出了更加具体的爆点,发现具体爆炸点居然是在郑丽颖的颈部的后侧方,这个位置是座椅的位置。作为乘客的郑丽颖怎么会把爆炸物放在自己的后脖子位置引爆呢?这并不符合常理。

1986年东北疑案,列车爆炸33人遇害,疑点重重难判真凶

而随后的走访工作里,警方也确定了郑丽颖和邢某本身并没有复杂的暧昧关系,而且当时郑丽颖已经投入了新的感情,而且对方的身份也已经被警方找了出来。

1986年东北疑案,列车爆炸33人遇害,疑点重重难判真凶

一下子,不但证据表明郑丽颖没有引爆爆炸物的条件,而且连作案动机都没有了。所有的犯罪链条一下子就没了。一下子有了很多猜测,由于当时遇难者中还有一位某重要部队的营长,所以甚至有人怀疑是苏联当时谋划了这场爆炸案,目的是为接下来的入侵做准备。

1986年东北疑案,列车爆炸33人遇害,疑点重重难判真凶

一系列的猜想似乎都不靠谱,那么谁会是凶手呢?警方的目标锁定到了一个奇迹生还的家庭。这个家庭很幸运,一家三口当时都在车上,而且距离爆炸点都很近。和他们一样距离的遇难者们几乎都是非死即伤,只有这一家子受伤都很轻,襁褓中的小孩子更是毫发无伤,仿佛他们在爆炸之前就已经预知了可能会波及自己,也许他们就是引爆炸弹的人?

1986年东北疑案,列车爆炸33人遇害,疑点重重难判真凶

但根据这些幸存者的排查,也没有得到任何的作案动机。不过这番排查也并非毫无收获,他们找到了一位新的嫌疑人,郑某利

郑某利也已经在这场爆炸事件中死去,但他与爆炸中心的这位副局长邢某有一定的矛盾。当时郑某利当时的一个木材销售合同被邢某拒绝了,这将意味着郑某利无法从这份合同中谋取好处费,更让他在朋友面前失去面子。而且就当时的幸存者回忆,郑某利在爆炸前曾与郑丽颖以及邢某有过交谈。

1986年东北疑案,列车爆炸33人遇害,疑点重重难判真凶

但是可惜的是痕迹检查并没有将目标指向郑某利,因为郑某利的座位不但背对着邢某,而且郑某利在幸存者的印象中,爆炸前并没有太大的动作。

三、碎尸会说话

一个又一个看似闭环的证据链条在警方的追查中失去了方向,这很打击士气。无论是走访还是痕迹检查都已经失去了线索的时候,从北京调来的公安干警却为大家带来了新思路:一块残存的尸体。

1986年东北疑案,列车爆炸33人遇害,疑点重重难判真凶

这块碎尸几乎是现场被破坏得最惨的一块,一块已经不完整的脑袋。由于当时技术有限,工作人员甚至无法查出这颗头颅属于谁,只能暂放一边。当时北京干警来支援的时候,现场遗留的尸块已经大多数找到了自己的身份,只有这颗脑袋,以及一条跟谁都对不上号的小腿还无法被认领。

而来自北京的干警就是从这个小腿上的一小块纤维布入手的。根据刑侦手段复原,所有购买车票的乘客大多数复位了,而这颗脑袋和小腿却似乎并非是购买车票的乘客,也不是这辆列车记录在册的服务人员,它的身份就很令人生疑。

1986年东北疑案,列车爆炸33人遇害,疑点重重难判真凶

根据小腿和脑袋进行专向复原,很快人们掌握了一些这个死者的信息,23岁、身高167厘米,身体偏瘦,圆头有胡须等特征。而且如果他就是炸弹客的话,那么他携带的爆炸物应该体积不小,他上车时需要一个不小的提包甚至是背包才行。

当这些线索被锁定之后,嫌疑人很快就浮出水面,他就是当地的养路工:邱凤国。邱凤国是黄泥河镇的铁路养路工,负责当地维护铁路的工人,长期活动在铁路附近,作为一个社会地位相对不高的人,他几乎没什么朋友可言,而且车上他认识的人也不多,那么他有什么作案动机呢?

1986年东北疑案,列车爆炸33人遇害,疑点重重难判真凶

这令警员们很摸不着头脑,一个没有作案动机的人突然闯入这个案子,那他又为什么要炸死这一车的人呢?随着关于邱凤国的个人档案被调出,这才令人感到恐惧的情景才得以被人了解。

原来,邱凤国在爆炸之前刚刚分手,正处在失恋的苦恼之中。80年代青年的恋爱观不如现代青年,分手对于邱凤国来说打击是巨大的,而且他的对象据称很快就要结婚了,这将意味着他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女朋友。

所以在如此情况下,邱凤国走向了极端。当时邱凤国已经打听到了其前女友经常乘坐这个车次的火车去林场上班,于是决定带着炸药去跟前女友同归于尽。谁知道当时这位前女友临时改变了交通工具逃过一劫。

1986年东北疑案,列车爆炸33人遇害,疑点重重难判真凶

邱凤国没有找到自己的前女友的情况下,看到了同样容貌美丽的郑丽颖,于是扑上去要跟她“拼骨”,这在当地是一种冥婚的方式,而当时动作太快,周围的幸存者甚至都没有意识到拼骨是什么含义的情况下,邱凤国包中的雷管就已经引爆,以至于幸存下来的人都想不起来有这么一个突然闯入的陌生乘客。

四、总结

最后这一悬案就这样结束了,不得不感叹我们的警员们办事细心,没有胡乱的结案,很好地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将真凶找了出来,这个犯人也已经死在了爆炸中,但是也算是有了一个交代。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耐心地将事情解决了,不能逞一时之快,去杀人犯法,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群人的事情。邱凤国想要报复前女友,但是他却伤害了很多无辜的人,这是不可取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养路工   爆炸物   疑案   真凶   干警   幸存者   疑点   警员   小腿   死者   美文   北京   乘客   动机   尸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