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他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看旬阳小河镇贫困户闫清元

在旬阳小河镇张家沟村,提起闫清元,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称赞。

闫清元,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原本7个人。去年冬天,他多重残疾的姐姐和80多岁瘫痪在床的母亲相继去世,如今家里有5口人,除了夫妻俩,还有一个听力一级残疾的哥哥和两个孩子,大儿子在西安务工,二女儿还在上初中,肢体残疾。就是这样一个家庭,这些年夫妻俩却能把家庭经营得和和睦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提起他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看旬阳小河镇贫困户闫清元

正在喂牛的闫清元

4月18日,天气正好,我们从村委会步行去闫清元家。

“看,对面那块地里正在起垄的就是闫清元一家。”张家沟村联村干部郭传琴边走边为我们介绍。

过了一个大弯,终于走到了闫清元的烟地前,他戴着草帽,正在地里挖地起垄,媳妇刘家菊在他的隔壁一行,他的哥哥在为起垄拉线。

提起他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看旬阳小河镇贫困户闫清元

辛勤劳作的一家人

“趁着有墒土,抓紧起垄,还有2天,30亩地的起垄全部结束了,这不,烟站技术员高师一直在这儿给我们指导呢!”闫清元看我们来了用手臂挥了挥额头上的汗珠说道。

妻子为其姐端饭20年

见我们走到地边,闫清元的妻子刘家菊放下锄头,急忙带我们到家里坐,过了一会儿,闫清元也回来了。

谈及家里的情况,闫清元说最感谢的还是自己的妻子。

提起他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看旬阳小河镇贫困户闫清元

刘家菊收拾晾在家中的玉米

闫清元弟兄五个,他最小。其中三个哥哥成家后都分家了,但还有一个多重残疾的姐姐和一个听力残疾的哥哥都跟他父母亲一起生活,他结了婚以后,就成了这一大家的顶梁柱。

“20年前,我们结婚,自从她嫁给我,也没享到啥福,在家既照顾老,又经管小,尤其是我姐姐,20多年了,每顿饭都是她一碗一碗端着吃,还有我母亲,后来患半身不遂,也是她端着吃,大多时候还喂着吃。”闫清元说着,眼里饱含着感激的泪水。

“其实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既然选择嫁给你,就应该承担家里的责任。”妻子刘家菊说。“虽然婆婆和姐去世了,我还要继续把残疾哥哥照顾好,把家里的日子过好。”

家庭事业双丰收的典范

2017年,张家沟村第三季度道德评议大会上闫清元被评为勤劳致富、孝老爱亲双重先进典型。

“闫清元,家里三个重度残疾人,能过上好日子,靠自己的勤劳双手脱贫致富,真是了不起!”道德评议大会上,老党员刘呈武边说边竖起大拇指。

提起他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看旬阳小河镇贫困户闫清元

张家沟村道德评议会

“他是家庭事业双丰收的典范,是全村人学习的榜样。”村主任熊英群道出了典型的真谛。

为了表彰先进,弘扬正能量,深度挖掘全镇在脱贫攻坚、新民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助推脱贫攻坚决胜,镇党委决定在七一表彰一批先进典型,在全镇形成勤劳致富,自强自立的文明新风尚。

坚持发展烤烟20年

为了养家糊口,闫清元坚持发展烟草20年,只为让家人的日子过得更好。

“前些年出去打工也不好找,家里三个残疾人,娃也小,出门也不放心。趁着政策好,栽些烟,既能增加收入,还能照顾家里。去年产业还给我奖补4000元。”闫清元说。

提起他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看旬阳小河镇贫困户闫清元

致富的烟苗

张家沟是烟草大村,发展烤烟20余年,闫清元20年不间断,从最初的5亩发展到8亩,从8亩发展到10亩,直到发展到如今的30亩。在他的引领下,张家沟共发展烟草480亩,成为全镇的烟草大村。

“国家政策太好了,我不想辜负党和政府的好心。去年我买房子,政策补助17.5万,这要得我奋斗大半辈子呢。如今我更要勤劳致富,报答党的恩情。”

临走时,刘家菊拉住我的手满脸的笑容:“等这段时间忙过了,我想把在小河老街安置点买的房子装修好,争取年底搬进新家,到时接你去我家做客。”

提起他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看旬阳小河镇贫困户闫清元

长势喜人的黄姜产业

在自强典范闫清元的带动下,张家沟村共发展烤烟480亩,发展拐枣800亩,养牛168头,养猪182头,魔芋100亩,黄姜600亩,油菜150亩,为脱贫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黄姜   旬阳   贫困户   烤烟   先进典型   脱贫致富   大拇指   小河   美文   勤劳   典范   残疾   烟草   家里   妻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