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群里发了一张照片,家长全程互怼:聪明的家长,要有这种能力

开学了,很多妈妈虽然身体是在单位的,但是心却系在刚上学的孩子身上,那是老母亲特有的忐忑不安,尤其是刚上小学一年级或者幼儿园小班的妈妈们,保持特有的姿势注视着微信群,在老师发来的蛛丝马迹中寻找自己孩子的踪迹,看到一切安好之后才露出姨母般的微笑。

但是在网友们爆料的一个家长微信群,两个家长因为老师发了一张幼儿园的状态照片,引发了唇枪舌战,事情发展是这样的:其中一位母亲抱怨老师为何只发照片而不发视频,建议多发一些动态视频。其中一位正直的家长看不下去了,多嘴说了一句:既然如此,不如放在家里观察好了,老师也不是那么随时有空的。

老师群里发了一张照片,家长全程互怼:聪明的家长,要有这种能力

之前建议的那位母亲就像炸药包被点燃了,一直回怼:这关你什么事?这碍着你什么事?只不过是想了解自己孩子的一些动态。

可是那位正直的家长也不是省油的灯,没有丝毫让步的意思,这导致战火升级。

其实是很简单的事,为什么闹到如此不可收拾呢?我觉得,家长们的矛盾,最后可能还是需要孩子来买单。这位建议拍视频的家长,哪怕在这场争论中占据了上风,最后只能导致自己的孩子被其他孩子孤立,或者老师也对这个孩子望而生畏,保持必要的教导责任,不然也不想与之有过多交集以免不小心惹祸上身。

老师群里发了一张照片,家长全程互怼:聪明的家长,要有这种能力老师群里发了一张照片,家长全程互怼:聪明的家长,要有这种能力老师群里发了一张照片,家长全程互怼:聪明的家长,要有这种能力老师群里发了一张照片,家长全程互怼:聪明的家长,要有这种能力老师群里发了一张照片,家长全程互怼:聪明的家长,要有这种能力

(以上对话截图来自网络)

大部分的网友,都觉得挑事的是提建议的那位妈妈,确实,一个幼儿园老师要面对如此多的学生,而且还是刚刚入学不好对付的,哪怕有生活阿姨帮忙,也往往身心疲惫,确实也只能趁中午吃饭或者午睡的时间拍点照片。如果像这位母亲要求的这样,时时刻刻以视频形式在群里汇报,确实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当然,这位妈妈恐怕也有自己的偏执,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爱子心切,往往一个母亲的本能让她在与老师沟通这件事上栽了一个大跟斗。那么,在与老师沟通的这件事上,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有了尊重的前提,才能和对方好好说话

作为家长,在与老师和其他家长沟通这件事上,千万不要掉进“不尊重对方”的坑里。毕竟,全班不只有你家一个孩子,没有特权要求老师为你家孩子做什么,哪怕有需要特殊照顾的理由,也请充分沟通之后表达自己的期待,这样对方就会相对容易接受。

2.多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不易

戴尔卡耐基说过:想和别人好好相处,首先要和自己好好相处。无论是更清晰地认识自己、认识到对孩子学习的需求,还是理解老师,更好地开展双向交流,换位思考始终是打破隔阂、消除偏见的最关键的途径之一。学会站在老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

3.多和老师沟通,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

家长和老师的本质关系是合作关系,而不是对手,不是此消彼长,而是共存之下求同存异。对老师反馈的孩子的问题要做冷静全面的分析,充分肯定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和付出,多包容老师的某些不符合你预期的行为,不要过于计较每一个细节。

老师群里发了一张照片,家长全程互怼:聪明的家长,要有这种能力

总之,作为家长,还是要多点共情能力,多点同理心与和老师、和其他家长相处。共情(empathy)的心理学运用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家罗杰斯提出的,简单说来就是进入对方的处境和参考框架,然后理解对方的逻辑观念、体会对方的情绪、情感,并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是被理解的。这是一种广受推崇的心理治疗技术。

共情能力到底有多重要?它不只限于心理治疗领域,它还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哲学心理宝典。聪明的家长,都会学会这一点,用同理心与老师多沟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上风   姨母   家长   老师   什么事   心理治疗   正直   美文   幼儿园   全程   确实   聪明   母亲   能力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