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未来的待遇会更好还是更差?一文详细点透

先说结论:好的会越来越好,差的会越来越差。

以同样是一级科员为例子。

最差的,据我所知,无工作经历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平均每月到手所有钱(加车补,年终13薪等等所有),2650元~

最好的,同样条件,额外有房补(大多数公务员并没有)、车补、到手三十多万。(个例非全部,但25万以上的相当普遍了)

整整相差十倍。

——————————————————

那么这个情况有没有改善的迹象呢。

根据近三年,包括职级并行政策推广之后,各地实行的新的福利补贴政策,这个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进一步拉大了。

据说美国公务员最高级和最低级收入也不过五六倍,从2万到12.7万之间。

相比之下,国内这个差距就显得太大了。在发达地区的生活压力,真的能达到欠发达地区的十倍吗?

(这个地方就不提买房压力了,因为这个真的无法计算,如果那样,

欠发达地区3000元一平米,100平米需要不吃不喝100个月,8.3年。

在发达地区6万一平米,100平米8.3年则需要73万的年收入了,减一半,也得36.5万了。

更何况现在很多贫困地带的县城房价,都已经一万以上了。)

如果大家在十年之后,都有了房子呢?

————————————————————————————

而公务员近几年还有一个风向尤其让人感觉无奈。

就是压力最大的,干活最多的,可能却是收入最低的那一波。也就是基层。

当然不是说所有工作都压给了基层,比如说省市有些部门还是承担了非常大的工作量和压力。

但总体来讲,“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主体还是变成了乡县一级。

这几年身边一个原本罕见的例子变得日益司空见惯。

比如填一个表格:

在乡镇接到这个任务,可能需要全镇动员,大街小巷的窜,忙乎一个礼拜才能把数据详实的报上去。

在县市需要一个科室,七八个人,各种汇总、电话,对比、核实。

在省里,可能只需要一个科员,专门汇总一下就可以了。


所以就造成了,就算是年富力强,在基层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处级干部(县长、副县长),30-40多岁,宁可去省里、市里的清水衙门、当个光杆司令,或者干脆毫无发展前途的地方,也要拼命的脱离基层。

说起这些,一些省市的公务员可能就会感觉很委屈,我们的工作也是白加黑、5+2,这些年增加了不少啊。

公务员未来的待遇会更好还是更差?一文详细点透

这些说的也是真的。

这些年党建工作从可有可无,变成了要披星戴月去完成的重点工作;

人事工作从简单明了一年几次,变成了纷繁复杂,年纪大的老人事都看不懂的天书;

财务工作,从“机关事业单位的会计是最轻松的”,变成了每次审计都要剥层皮,累吐血,日常的票据粘的满天飞,各种财务系统五花八门。

但基层跟省市的节奏真的完全不一样,

前面是任务推着走,但凡在主干线上的单位部门,每天应付任务都来不及,说白了就是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应付,一拨人接着一拨人能够平安送走就竭尽全力了。

而省市还能有时间搞创新、搞调研、一板一眼的组织学习,日常生活节奏也没有那种“明天这活干不好就要被通报批评”的喘不上气的紧迫感。

所以总结:从工作量和生活质量上讲,近10年,公务员的待遇变差了,基层尤其差。

——————————————————————————————

总体上: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非发达地区,公务员的收入待遇都会变差。

80年代,本地曾经有个笑话,在那个万元户还罕见的年代,有一家因缘巧合赚了5万元。

这家人当即决定,放弃一切工作,坐吃等死。

5万块钱太多了,一辈子都花不完。

结局大家也知道了。

2000年左右,某地科员收入大约1000元左右(当时本地雇佣饭店服务员的均价是600),房价500-600一平米,一碗馄饨两块钱。一个月大约能买500碗馄饨。

现在收入上来了,但房价和馄钝都贵了。一个月的收入大约只能买200多碗馄饨了。

所以说只要稍微几年工资不变动,压力几乎就会猛增,性价比急剧降低。因为公务员的收入增长是非常稳定的一条线。不会今年涨100,明年就涨300-500的。

———————————————————————————

要知道体制外跳槽可是动不动就涨薪60%的……

体制内涨薪除了14年那次,从来没有超过10%,而且最低间隔是2年,相当于每年涨薪永远不超过5%。

一个每个月挣一万块钱的人,工资最高也就是每年涨3、400块钱。

这对这个收入的人来说,“涨工资”这件事是毫无幸福感的。

而且涨工资这事,还不是必然发生的,每年都在模棱两可之间,

如果连续3、4年没涨薪,跑赢CPI完全就是一句空谈了。

隔壁体制外挣5K,你也挣5K,过5年人家挣15000了,两万了,可能你才涨到6000。

这在将来是一件非常可能发生的事情。

而这个时候年纪大了,知识技能、学习能力退化了,去体制外也没人要了,

只能一声不吭听网上骂公务员能力差,活该挣那几个小钱。

———————————————————————————————————

以历史为例:

80、90年代企业的都看不上公务员那点收入,80年代初,本地公务员收入27元,猪肉价已经1块钱一斤了。

而00年代公务员收入其实也不算高,只是灰色福利很多地方都能雨露均沾,领导吃肉,一般干部也能喝汤,所以也勉强。这个时候有一部分国企就比不了公务员了,但是外企(也就是当时的高收入群体)或者其他高收入群体,照样看不上,没有掀起公务员热。

大约从07-08开始,考公才逐渐升温,一直到近10年(其实大约从2012年才开始,在2012年之前,相当多的一部分岗位、单位、地区根本没有正规、透明、公开的公务员考试),社会上才掀起了公务员热潮,因为公务员收入多了,性价比相对高了。

这个收入高了其实也有值得商榷之处,2014年10月,公务员群体才第一次真正的全国范围的缴纳养老保险,为应对这一改变,国家大幅度增加了公务员的职级工资、级别工资两项,同时很多发达地区借机增加了其他补助(车补、住房等等),使得部分公务员的收入一下子猛增。

但同时其实很多地区的公务员工资除了养老保险部分,也是没有什么增加的。大家现在网上都可以搜到关于那次涨工资的很多抱怨,加了一笔工资,结果到手工资反而变少的比比皆是。

————————————————————————————

那么现在的公务员工资情况如何呢?

大致是当地中等、稳定、有安全感。

发达地区大体是中等偏高,相对性价比较低的反而是上海这样的超级城市。

非发达地区也分地区,

比如随便举个例子:

————————————————————————————————

HHH:2019年人均GDP为57000元。

AAA:2020年一季度该市人均GDP为47000元。

两者人均GDP都很低。

AAA比HHH人均GDP低了整整一万。

但是:AAA的公务员平均收入是HHH的二倍还多!

所以你看,地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

——————————————————————————————————

未来呢,按照我对政策的把握,

估计低的地方会愈来愈低,高的地方会越来越高。

省市等贴近政策制订地区的地方会越来越好,乡县的性价比会越来越低,

所以对那些即使算是“执政一方”的处级干部也要逃离基层,也就说得通了。

基层性价比越来越低,这也是最近几年所谓“基层选调生”越招人越多的原因。

这些人不辞职,终其一生大部分人都会在基层蹉跎一辈子,不管你是什么985、211出来的。

—————————————————————————————————

按照2006、2014年国家制订的公务员政策,2020年年底,应该是公务员再一次涨工资的日子,按照过去的惯例(14、16、18,这几年是国家对工资最稳定的几年。18年就显示颓势了,很多省配套的补贴没有跟着涨上来,导致18年,很多省份除了涨100多的职务工资、几十块钱的级别工资,其他依旧是16年的老计划。),

按照条例和惯例,2020.07开始的,这一次应该使科员涨薪100-200,科级涨薪300左右,处级400-500,但是现在是2021年3月,这一政策依旧没有落地……

对于低工资地区的普通公务员来讲,这一政策几乎是唯一的指望(指望省里给涨薪绝无可能。)

所以在未来,公务员热可能会仅限于省市、发达地区。

基层(也包括地级市一级)、非发达地区的普通公务员岗位,可能会变成一个鸡肋。

尤其是基层选调生们。

随便说说,待补充,勘误。

欢迎收藏、点赞、转发、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公务员   科员   馄饨   块钱   美文   省市   基层   性价比   体制   待遇   工资   压力   收入   未来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