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这么好,为什么还有名校生去企业上班?他们考不上公务员吗

毕业于比较一般的双一流学校,大学期间学习,实践,各方面都算进步的。毕业追求人生理想和职业理想,投身了自己热爱喜欢的行业,应届毕业,国考面试被刷了,老家省考面试过了放弃政审,考了一个大省考上了。

从一个正处级、人数少、权责单一的小机关干起,得益于自己努力和贵人推荐,第三年借调到了省厅,第四年开始调入省厅,埋头玩命工作,既有为了追求前途,也有发自内心的喜欢,成长的很快,科员的时候就能做独当一面的统筹协调,能主笔大项的核心材料,深得各级领导的信任和同志们支持,副主任科员的时候已经代理过副处的岗位,经过党委通知明确而没有任命,懂得就懂。这种感觉类似给了你高额期权感觉,政治上没有获利,但是眼界、知识、信息、人际资源、工作舞台有极大提升,同样也带来了该死的自我膨胀和急剧增加的对手,还有一个人要承担三四个人的工作量,国家任务部里检查基层考评你得去,交班会参加,党委会列席汇报,电话挨个协调你得自己打,完了别人都是处级干部四十多岁阅历丰富,而我作为一个讨人喜欢的弟弟要和厅长们讨论理论,和处长们平等博弈,和下面遍布全省的各种领导协调,甚至被迫必须给下面的头头脑脑下指示,讲道理。回来这些多工作谁来协调推进,稿子谁写?好意思叫年资比自己高的人干吗?叫年资比自己低的人干他干不来,当然有些活儿可以分给他们干,于是累成狗。

公务员这么好,为什么还有名校生去企业上班?他们考不上公务员吗

为了避免被闷杀,无奈选择第七年正科时选择去了中央部委,做了个开心纯粹的螺丝钉,没有需要协调的关系,没有需要费尽心思如履薄冰处理的事务,同样也失去了权力春药的快感和安家省会的舒适。因为级别太低,也不存在啥奔前途的,唯一的工作就是写材料。

因为有基础,拼命学过,现在拼命干,被几位级别很高的领导多次夸赞,心里说实话是有一些沾沾自喜,不过还是继续干。

北京的日子,是很苦闷的,一起从我们这个省会借去北京各个大单位的年轻人会偶尔见面两三个月一次吧。北京不像我们生活的城市那样温暖,社会没那么宽容,出门买不到烟,的士师傅、看门大爷、售票员大妈会diss“就你们这些外地人”,不像之前习惯了靓仔,老板之类的昵称和轻松诙谐随性的沟通。

但是工作的吸引力很大,很有乐趣,有参与历史进程,学以致用,燃烧自己干事业的快感。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夜里到十二点收工,忙的时候两三个人睡在办公室,不眠不休接力干,谁困了躺一会儿。我主笔多,常常刚躺下就被叫起来。

但是我在有定编落实岗位之前选择了回去。

回到了省厅以后,因为之前的口碑和资源,又代理了实职的一个小小领导,因为任职时间不够,不可能提拔,又是代理这个实权岗位。是当时全省这个层面最年轻的干部,别人眼里可能觉得风光无两,自己很清楚随时可以被换掉,原因很简单,这个位置不会浪费。

于是在时机合适时候给领导提出下基层任正科的实职,下去搞个小小的位置干干,可能在基层眼里这个位置算是一方诸侯,但对我们来说,美其名曰补全履历,实则也可能远离权力中心后从此籍籍无名。这个都得看说你行的人自己还行不行,懂得都懂。不过我因为在这个系统有点名气,用领导话说有江湖地位,自己也能干,居然莫名其妙的进了市局的班子(又是级别没有动,但是党委明确),和一群四五十岁的老大哥共事。

第九年下基层任职 至今第十一年,中途又被借去了北京一次,又过了半年606的生活,不过这次不存在定编的机会,要么长期借,要么老实回去。

所以及时请示领导回来了。回来以后因为之前岗位不能空着已经调整了任职,有了夸系统调过来的干部顶替了自己的岗位 所以回来之后又回到了非职,省厅反复想把我接过去,我实在是累了。

后来,满足条件可以提了,最差也可以重新任职使用,但是之前说你行的一个关键人物出了状况,随没实际影响,但提拔使用暂时搁置。

一时间,从自我陶醉的前途无量坠入谷底,有了一种过山车的感觉,连起码的工作平台也丢了,后来部里省里再借,我都谢绝了,也考虑过可能需要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蛰伏。后来检查出健康出了状况,这些年太拼了,住院后在家休息两个月,再上班时已经没啥事可以干,以吃饭,开会,当吉祥物为主,偶尔局长会让我去协调处理点复杂事务。

有人说,前途一步之遥,有人说,命运自己掌握。

冷暖自知吧,现在的我,工作第十一年,在搞定简单的工作之余,能够闲下来,可以思考。

我在做几件过去从来没做过的事情,开始理财,虽然没几个钱,把因为去北京耽误的在职研读完,开始写小说。

现在,想辞职。去企业试试,也可能去之前同事创业的公司试试,自己创业没那个能力,对仕途已经毫无兴趣,倒不是觉得自己牛逼能力强出去能咋样,也不是想赚多少钱发大财,只是想要一份能够选择的自由,想要体会其他的人生。

今年,我已经32岁了。或者说我才32,就有了这么多浮浮沉沉的故事。

看完,您觉得名校生为什么不一股脑进体制?

对了,有个特殊情况,我是中文系毕业,不走仕途,当语文老师?没兴趣,当记者编辑,我能接受当不是第一选择,选互联网大厂?抱歉,我们毕业时比较差的学生去了。金融行业我应该没资格。人没那么远的眼光,我那时候自认为收到最好的offer是联想的一个大区总助,替我去的哥们2014年联系过,人在迪拜,上海别墅路虎。我当时在办公室熬党委述职报告。

切勿刻舟求剑,一切都有变数。

欢迎收藏、点赞、转发、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实职   年资   主笔   科员   仕途   省会   美文   北京   名校   党委   快感   前途   公务员   岗位   级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