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骂蒋欣了!《小舍得》鸡娃背后,一句话刺痛1.2亿父母

别骂蒋欣了!《小舍得》鸡娃背后,一句话刺痛1.2亿父母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孩子是他们最重要的“事业”,没有之一。


可是当你为孩子倾尽所有时,孩子却说“妈妈,你一点都不爱我”。


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样的一幕,在颜子悠和他妈妈田雨岚(蒋欣饰演)的身上也上演了。


在学校举办“家长课堂”活动里,在“请你听听我”的环节里,孩子们相继分享开心的事、吐槽不愉快的事,氛围融洽而轻松。


可是子悠上了台上,没有笑容,而是低着头,开口第一句话便是:


“我觉得,我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


别骂蒋欣了!《小舍得》鸡娃背后,一句话刺痛1.2亿父母

别骂蒋欣了!《小舍得》鸡娃背后,一句话刺痛1.2亿父母


话一说出口,教室里的气氛瞬间“冷”了下来,很多家长愣了一下,然后纷纷看向田雨岚。


更懵的是田雨岚,她含着泪说:


“你这孩子说什么呢,我怎么不爱你了,我还要怎么爱你啊?”


这么一质问,子悠直接哭了出来,在老师的劝说下,田雨岚收住了快要爆发的情绪,继续听儿子讲:


“你每次都说你是为了我好,但其实都是为了你自己的面子”;


“你每次看到我没有读书写作业,你就难受”;


“你每次看到我闲一小会儿,就想让我多背几个单词,多写一张卷子”.....


别骂蒋欣了!《小舍得》鸡娃背后,一句话刺痛1.2亿父母


儿子说的每一句话,就像一把刀子扎在田雨岚的心上。


别骂蒋欣了!《小舍得》鸡娃背后,一句话刺痛1.2亿父母


而刺伤孩子的,是父母们无处安放的过度焦虑。


父母的“过度焦虑”,是孩子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坏孩子”是逼出来的。


就像子悠妈妈田雨岚,在她的持续“高压”之下,子悠彻底崩溃了。


面对妈妈强行拖他去上辅导班,他双手抱头,哭着嘶吼:“不去了,我再也不去这个破班了”。


别骂蒋欣了!《小舍得》鸡娃背后,一句话刺痛1.2亿父母


妈妈逼着他参加奥数竞赛,结果子悠在考场崩溃,撕毁了试卷,掀翻了桌子,尖叫着跑出了教室。


而田雨岚之所以对子悠步步紧逼,就是因为她太焦虑了,她害怕子悠未来过不上幸福的人生。


最终她的焦虑把孩子“逼”进了“死胡同”。


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里新月爸爸顾家伟则是另一个“田雨岚”。


顾家伟事业有成,老婆全职在家带孩子。


他对老婆的唯一要求就是把女儿新月培养好,顾家伟对女儿的要求非常严格,样样必须是第一名,稍有落后便是一通责骂。


在顾家伟的高压下,女儿新月一直是乖巧优秀的。


可让他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女儿有一天会撒谎。


原来新月在学校玩儿的时候自己一个不小心摔伤了,她害怕被爸爸责骂,便说是奚望推了她。


别骂蒋欣了!《小舍得》鸡娃背后,一句话刺痛1.2亿父母


顾家伟理直气壮地跑去找奚望妈妈理论,结果被当众告知真相后无言以对。


别骂蒋欣了!《小舍得》鸡娃背后,一句话刺痛1.2亿父母


另一边,女儿新月积攒了一次次失望后,终于“决堤”,她哭着对爸爸喊道:“我讨厌你。”


别骂蒋欣了!《小舍得》鸡娃背后,一句话刺痛1.2亿父母


无论是田雨岚“逼疯”了儿子,还是顾家伟逼得女儿“撒谎”,受伤最深的还是孩子。


都说成年人的崩溃是在一瞬间,可孩子的崩溃却是时时刻刻。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份心情不难理解。


但“水满则溢”,凡事过了则会起到反作用。


父母们使出浑身解数为孩子创造条件,报名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只要是对孩子学习有帮助的,从不计较所谓的“性价比”。


但又非常在意“投入产出比”,付出了多少就希望得到多少回报。


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回报,就会将失落的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对孩子的“紧箍咒”也会念得更紧。


孩子就像一根橡皮筋,崩的太紧就会断。


父母的过度焦虑,伤了孩子的心,会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


拥有不焦虑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福报”


没有父母能够接受孩子与自己“隔心”,要想消除这道“隔离墙”,关键在父母。


《少年说》里有个女孩当着同学们的面大声向自己的“另类”父母“表白”。


她在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去过40多个地方了;


在二年级之前,她没有上过任何补习班;


她的大多数时间都在旅途中。


别骂蒋欣了!《小舍得》鸡娃背后,一句话刺痛1.2亿父母


说完这些,在场的同学们都羡慕不已。


她非常感谢她的爸爸妈妈:


“能够让我在这么小的年纪,就有这么多难忘的经历。”


“我认为你们是非常棒的父母,我为有你们这样的爸爸妈妈而骄傲。”


有人会疑惑:光在外面玩,那孩子的学习怎么办?


可这位小女孩却渐渐地和别人不一样:


生物课时她能想起上海自然博物馆;


历史课时她脑海里闪现的是秦兵马俑;


地理课上的吐鲁番盆地和帕米尔高原她都去过......


别骂蒋欣了!《小舍得》鸡娃背后,一句话刺痛1.2亿父母

别骂蒋欣了!《小舍得》鸡娃背后,一句话刺痛1.2亿父母


课本上的知识对于其他同学来说可能是抽象的概念,但对于这个小女孩来说却是实实在在去看过、感受过的。


她会比其他人更能记住和理解这些知识。


她父母这样的教育方式的确不符合现在的“潮流”,但却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果”。


从这样“独特”的教育方式不难看出,她父母拥有一颗淡定的心。


父母不焦虑,孩子才能拥有一颗“柔软而坚韧”的心,才能自由看向更广阔的世界。


育儿是个非线性问题,它很难人为控制,不是你希望孩子怎样,孩子就能怎样。


父母一定要放下控制欲,人生几十年,我们需要看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谦卑地做一个观察者,轻松地欣喜地帮助孩子孩子成长,才是为人父母最需要做的事。


星空很美,父母却也要懂得“向下看”


都说夫妻两人是一场“双向奔赴”,其实父母和孩子也是一场“双向奔赴”。


我的一位朋友,他和妻子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文化程度不太高。


自然谈不上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自己也没有办法辅导孩子。


但是他们的儿子却考上了清华大学,研究生又考上了美国一所大学。


我曾特意去请教他教育孩子的方法,他回忆了一下,言简意赅地说:


“我们很少硬性地去逼他学习,更多时间是陪伴,在陪伴中引导他。”


当孩子喜欢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不妨试站在孩子的立场试着去喜欢、去理解,从而尊重孩子的选择。


因为只有了解自己的孩子,制定适合他的目标,理性对待孩子的学习,才能让孩子放下包袱“轻装前行”,才能走得更远。


要做到这一点,还需父母们放下那颗“焦虑的心”。


你的孩子未来会有无穷的可能性,没有哪一种精彩是命中注定的。


父母不要总是我觉得,多问问你觉得。


用智慧去判断,而不是被焦虑所驱动,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前不久,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说:


“学生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我看恐怕也赢不得未来的大考。”


别骂蒋欣了!《小舍得》鸡娃背后,一句话刺痛1.2亿父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孩子来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成绩。


杨广德说:“每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向上的,都是热爱学习的,都是具有自信的,这些品质都是孩子成长必备的。”


比起学习成绩好,心理健康才是更重要的。


要想孩子心理健康,放下焦虑是父母永远的必修课。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灿烂的花朵,需要父母用爱和耐心去浇灌,才能开出一片绚烂。


点亮“关注”,父母给孩子一片自主发展的空间,孩子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帕米尔高原   吐鲁番   父母   补习班   新月   课时   美文   刺痛   心理健康   双向   意想不到   焦虑   爸爸   儿子   女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