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真正的爱孩子吗?


你是真正的爱孩子吗?

我的儿子已经上大学了,可是我发觉自从孩子上大学后,他的叛逆期才姗姗来迟。我一直在想,在小学、初中甚至高中,那个内向听话的小男孩,是不是我教育出来的结果?作为父母,我不得不会反思自己,其实一路走来,我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的心理其实也有很大的波动,当时因为家里出现了些状况,所以我甚至达到了抑郁的状态。那时我顾不上孩子,因为自己都不能照顾到自己的情绪,所以我经常独自一人呆在家里,并没有和孩子有多少互动,孩子也是一个人在玩玩具。而且,有时候竟然指责孩子不懂事,不懂得维护父母的关系。现在想来自己是多么的可怕,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都不能维护好的关系,为什么要让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去承担那么大的责任。我是多么的冷酷无情,又是多么的自私。

我们能不能做到无条件的爱孩子呢?我们的爱又加了多少自私的成分在里面呢?我们到底是爱孩子,还是爱孩子的聪明、美貌、懂事以及其他种种呢?我们经常要求孩子听父母的话,学习好,乖,不给父母添麻烦,就能得到父母的尊重和喜爱。否则,就得不到,可能还会被父母责骂,甚至体罚。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有可能会形成一个脆弱的自尊,感到自己只有事事做得完美符合父母的要求,自己才是可爱的。可是,世界上是没有“完美”这个东西存在的,所以,这样的孩子可能会因为过于追求完美而形成一些功能不良的核心信念,比如我不可爱、我很无能、我没有价值,我不懂事,所以父母不喜欢我,父母关系不和谐都是因为我而造成的等等,从而造成一些心理问题。

因为孩子做了什么漂亮的事儿,考了好的成绩,让我们在亲朋好友面前有了炫耀的资本,我们才爱他们,这就是有条件的爱;在这样的爱里面,其实夹杂着我们自己的私欲,但我们却不自知,甚至还会道德绑架孩子。如果仅仅是因为孩子是我们的孩子,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是否乖巧、是否符合我们的标准,我们都爱他们,这就是无条件的爱,这就是纯真的爱。

心理学家曾奇峰老师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真爱就是不功利、不势力地爱人》,收录在《你不知道的自己》这本书中。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父母带着小孩子去赴宴,家庭聚会,父母就会让孩子叫人,阿姨好、叔叔好、爷爷好、奶奶好,孩子不肯叫,父母就会感到尴尬,感到没有面子,可能会说,你看看,真不好意思,这孩子就是很内向,或者会说,这孩子就是很不听话。其实我们爱的是我们自己。

孩子这时候会怎么想呢?可能是:爸爸妈妈觉得我不好。这种感受次数多了,就会内化成孩子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认知,一种自我概念:我不够好或者我不可爱等等。长大了可能会变得自卑,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试想一下,当孩子得病的时候,你当时只有一个要求,只要孩子好起来,别的都无所求。可是为什么等孩子健康后,你的控制欲望又回来了呢?你又打着对孩子好的大旗,要求孩子做这做那,来满足你内心没有实现的愿望呢?

无条件的爱,就应该是无论你是健康还是疾病,无论你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你是出色还是平庸,都有我陪着你、爱着你、愿意和你一起面对所有的一切。我是你的最后一扇门,当你走投无路的时候,你随时可以回来,因为它永远都为你打开。

愿我们都能摒弃内心的欲望,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做到无条件的真正的爱孩子。


你是真正的爱孩子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孩子   可能会   私欲   奇峰   美文   听话   懂事   自私   内心   家里   欲望   父母   可爱   关系   完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