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优越感 - 聊聊西方和香港对中国复杂心态的背后

捍卫优越感 - 聊聊西方和香港对中国复杂心态的背后

文/老C



1、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但其实人比人,也能乐死人。


人和比自己强的人比,就会羡慕嫉妒恨;和比自己差的人比,优越感就油然而生。装B、臭显摆,其实都是为了获得优越感。这是人的天性,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用各种方式,去获得自己的优越感。小孩子有一个好玩的玩具,有一块好吃的糖,都是孩子们获得优越感的来源。


这是人的天性。从数百年前,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以来,欧洲人和他们的后裔,一直处在这个地球的最顶层。他们从一个欧亚大陆边缘的半岛出发,最辉煌时几乎占领了整个地球。


欧美人的祖上,确实阔过。现在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都深深地被西方文明所影响。过去数百年,西方文明对其他文明的压倒性的优势,让他们有着巨大的优越感。


白人优越论和西方文明优越论,是十九世纪直到现在,大多数西方人头脑中的基本认知。十九世纪西方人种学家曾经煞费苦心的企图从人种学和生物学中,寻找高加索人种天生优越的证据。比如,试图证明日耳曼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脑容量比黄种人和黑种人高,天生聪明等等。


西方国家也习惯以居高临下的心态,企图对别的文明进行改造。


其实,优越感这东西,也不算什么贬义词。强者有优越感,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这种优越感,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已经变了味道。


2、


优越感在有些时候,能导向一个很好的结果,比如,同情,怜悯等等。


我曾经去过四川和贵州的贫困农村,看到山里人的艰难生活。我的心中充满同情,也愿意为他们捐钱捐物。这种同情,很大部分来来自优越感。看到各个方面都不如自己的人,看到他们的艰难生活,优越感会引发同情心。


我把这种优越感,称之为绝对优越感。绝对优越感产生于双方差距极大,弱势方在各个方面都不如强势方的时候。这个时候,强势方的优越感会以怜悯、同情、帮助等正向感情表达出来。


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强势方和弱势方相比,并不是在所有方面都有优势。有些地方有优势,有些地方有劣势。这时,强势一方,或者自以为强势的一方的优越感是一种相对优越感。这种情况下,优越感经常以负面的情绪表达出来。


具体来说,就是强势一方片面强调显摆自己的优势领域,贬低弱势一方的优势领域,通过对弱势方的攻击和贬低来建立自己的优越感。


让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讲讲这两种不同的优越感吧。


3、


让我们回顾一下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巨著《哆啦A梦》的内容吧:(这个梗不知道的可以百度一下马伯庸的《从《机器猫》看阶级斗争的残酷本质》)


《哆啦A梦》中具有绝对优越感的人物是出木杉,学习好体育好家庭条件好,此外还长得帅,性格好,深得女同学的欢迎。基本上在每个方面都碾压书中的其他人物。拥有这种绝对的优越感的人,优越感的表现反而是友善,易于助人,让他们如沐春风的。


而只有相对优越感的人,他们优越感的表现就截然不同。《哆啦A梦》胖虎的优越感建立在身体强大打架厉害上。骨川小夫的优越感建立在家里有钱上。


他们两个人,为了维持自己的优越感,就拼命利用自己的优势领域。胖虎一言不合就动手打人。小夫找各种机会显摆家里有钱。


胖虎想建立的叙事就是打架水平最重要。打架好的人最牛。学习啥的不重要。


小夫想建立的叙事就是家里有钱最重要。


而野比有优势的领域,比如翻花绳比如射击。会被胖虎和小夫无情的嘲笑和贬低。让野比无法从自己的优势领域获得优越感。


人其实都是这样,吹嘘自己的长处,掩盖自己的弱点,用这个建立相对的优越感。


4、


用这个思路,去想想西方人、香港人和海外的一小部分”高等“华人。


在我们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真的可以说什么都不如西方,也不如香港。那时的西方人、香港人、以及出国的华人,对中国本地人可以说就是绝对的优越感。香港的货柜车司机,都可以在深圳轻松买个房包个二奶。


那时,这些人的绝对优越感,就会以一种相对比较正面的形式表现,比如,同情,怜悯,友好,乐于助人。


那时,中国出了一些灾难,西方国家和香港人的态度都是比较友好的,愿意帮助,愿意捐钱。那时的中国,如同农村老家来的穷亲戚,啥都不如,一无是处。这时,把一些自己用不上的东西送给他们,随手帮帮他们,看看他们感激涕零的样子,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过去十几年间,情况完全不同了。


从经济发展上,中国还是远远不如西方国家,也不如香港。人均GDP和收入都不如。然而,西方国家的普通人,普通香港人,他们接触的都是有能力出国的中国人,是中国排名前10%的人。这些人的购买力,基本条件,并不比他们差,甚至很多方面优于他们。


出国的华人也一样。他们本来就是国内的佼佼者,对标的对象,都是同学、亲戚中最优秀的人。虽然他们的生活也远远好于国内平均水平,但和国内最优秀的人比,可能就不如了。


自然,在现在的情况下,他们就很难建立起绝对优越感。历史形成的居高临下的态度又无法在短时间内消失,于是他们只能竭力维护自己的相对优越感。


5、


当一个城市中产看到老家的穷亲戚发了财,他怎么维护自己的相对优越感呢?老子没你有钱,但老子教育水平比你高。如果教育水平也不如,就是老子素质比你高,修养比你高。就是土包子,拿了博士也是土包子。


反正素质修养这些东西,虚头八脑,也说不清楚谁比谁好。


西方人香港人怎么维护面对中国人的相对优越感呢?其实也是类似的方法。我素质比你高。我自由我民主。你素质低,你是邪恶政权下面的被洗脑的工具人。


前文中提到的瑞典那个辱华节目,他们是怎么维护自己的相对优越感呢?


靠富裕,不行。中国人有钱,买了瑞典的骄傲沃尔沃,买了北欧院线,到处都是中国产的手机,中国旅游者在欧洲买买买。


所以只能说中国人素质低。为了证明素质低,造出一个中国人一边吃饭一边拉屎的谣言......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素质高的人,也有素质低的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条件好了,素质就自然上去了。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现在大城市商场的卫生间都有卫生纸。这在二三十年前绝对不可思议。因为肯定有人会把卫生纸拿走带回家。这并不是因为素质提高了,而是现在人有钱了,看不上这点小好处。


素质高低取决于教育和经济条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些烧杀抢掠的北欧海盗的后代,有啥与生俱来的素质?


6、


香港人为什么之前对大陆比较友好,现在却这个样子。就是因为香港人对大陆一直有优越感,以前是绝对优越感,啥都比你强。所以表现形式就是正面的,同情、帮助、捐钱。


现在,香港人已经没有绝对优越感了,就只能把优越感建立在我比你自由,我比你民主,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上。


相对优越感的维护,是靠片面强调自认为的优势领域,贬低对方的优势领域来体现的。香港人用各种方法去维护自己的这种优越感。香港有些人去年的种种作死,其实和《哆啦A梦》里胖虎用打人来维护自己的优越感没啥区别。


西方人也一样。什么集权呀、专制呀、民族压制呀,其实心里都还是想通过这个维护自己的优越感。破落的八旗子弟通过玩鸟来维护优越感,把鸟看的比天还大。西方现在通过玩民主来维护自己的优越感。那肯定要把民主两个字抬得高高的,镀上金,否则哪里来的优越感。


我现在不如你发展快,但你集权邪恶,所以我还是比你强。


这次疫情在中国大地上肆虐时,为什么西方媒体发了这么多,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民主国家无疫情的这类文章,骨子里还是优越感作祟。


随后疫情在西方国家爆发,中国反而控制住了疫情。为什么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印象反而变得更加负面?就是因为过去的体制优越感在现实面前被打得粉碎。为了维护这种优越感,就只能吹毛求疵,找各种理由各种方法贬低中国。


7、


西方优越感这个问题有办法解决吗?


其实没有。人家祖上阔了几百年,现在还是比你阔,有点优越感很正常。中国也没法为了维护西方的优越感,就自己放弃治理疫情吧。


中国发展越好,西方为了维护自己的优越感,对中国的印象就越坏,对中国的攻击也会越多。


这次疫情,加倍打击了西方的优越感。中国越抗疫成功,越给西方援助物资,帮助西方国家,西方对中国的负面情绪越大。


打个比方:老家没考上大学的穷表弟,以前都是你同情怜悯的对象,现在发财暴富了。你正有点羡慕嫉妒恨,靠我比他学历高名校毕业来维持自己的优越感。母校就是我的骄傲。


然后你的表弟给你母校捐了一大笔钱,拿了个名誉博士,你只是硕士。母校校庆他坐主席台你坐下面。其实你表弟给你母校捐的越多,你心里越不爽,心里暗暗的骂:“暴发户臭显摆”


今天的中国,就是当年的穷表弟。


如果靠事实无法维护优越感,那就靠抹黑呗。不管中国做出了什么成就,反正你就是搞集中营的专制国家。


就和那个瑞典电视台一样:


我说中国国家越来越富裕,他就说中国人一边吃饭一边拉屎。


我说中国政府治理水平高,他就说中国人一边吃饭一边拉屎。


我说中国人勤劳肯干,他就说中国人一边吃饭一边拉屎。


我们就双手一摊,你爱咋说咋说,我们该干啥就干啥吧。




西方对中国的复杂心态,除了西方的优越感外,还有一点就是西方的恐惧感。这种西方对中国的恐惧也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即使在中国最穷最难的时刻,这种恐惧感依然存在。


这就是下一篇的内容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优越感   香港   中国   瑞典   表弟   疫情   西方人   母校   美文   香港人   强势   民主   心态   素质   优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