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高晓松离开了一线大城市北京,去到了一个古朴的小镇生活去了。

是啊,他有实力享受诗和远方。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但作为普通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同样也可以追求自己的梦。

汪曾祺曾说:“人总要老的,但要尽量使自己老得慢一些。”

年轻时,我们被生活逼着往前冲,为了工作、儿女、生计,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老了,退休了,终于有自己的时间了,可子女们也都长大了,有了他们的工作和圈子。一时间,我们竟找不到人生的重心了。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追求,老年人也该有老年人的活法。当我们不再追求功成名就,只求万事随心时,即便容颜褪去,但内心依然年轻。良好的心态,才能支撑起一个康健的体魄,才能让我们有更饱满的精力去活出自我。

退休后无所适从,何不约上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找一座安静闲适的小镇,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慢慢变老。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很多退休的人都在寻找一处环境静幽,交通方便,且节奏比较慢的城市,作为自己养老的地方。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在浙江的湖州就有这样的一个小镇,很适合养老,它就是南浔,小镇交通便利,和长三角的多个大城市距离都很近,比如去上海,不过两个小时的路程,而距离杭州,也不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三月的南浔,是一个静若处子、面若桃花般迷人的姑娘

江南古镇有很多,可我心中偏偏喜欢的是低调含蕴的南浔古镇。尤其是喜欢摄影的朋友,南浔更值得一去。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南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堪称江南水乡的代表,与其他古镇有所不同,这里除了有石桥、深巷,还藏着很多中西合璧的名园古迹,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被誉为“中国江南的封面”。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三月的南浔是一个梳着杨柳辫子,擦着桃粉胭脂,脸上洋溢着浅浅笑意的迷人姑娘。信步走在小镇的幽然小巷里,处处绿意盎然,片片花朵芬芳。坐在古运河边的廊桥下,就着眼前的美景,细细品味一盏热茶,顿时忘却一切烦恼。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上海后花园”南浔,很适合养老

未来沪苏湖高铁、地铁、轻轨无缝对接,将进一步把南浔与上海、苏州的时间距离缩短至30分钟,将使得南浔与周边的联系更加紧密便利。

有“上海后花园”之称的南浔,退可居于悠然的大自然之中,出可现于繁华的大都市之上,让自然与繁华完美契合。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目前的南浔依旧保留着原始的淳朴之风,物价也相对比较低,是个很适合生活的好地方。

这里让我想到了梭罗的《瓦尔登湖》,生活就是要把握当下,享受当下。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水晶晶南浔,好美呀

我有个朋友,曾去了四次南浔,她说每一次都舍不得离开。

她说:“也许大家都觉得南浔没有乌镇什么的更有名,可她就是喜欢原汁原味的南浔,在商业化气息越来越浓郁的今天,南浔能够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它那份古朴、原始、自然的状态,着实不易。南浔,难寻啊!”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水晶晶南浔 水晶晶女孩》节目大火,镜头里的南浔,雅致、美丽,古韵。

节目中,女孩们化身“探浔官”探访南浔古镇,在每一次的文化课考核中,她们都带给了观众生动的演绎,大家也跟着女孩们的脚步发现了南浔别样的美。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文化课考试环节会融入南浔古镇特色的文化元素,比如让6组女孩,分别去到南浔代表性景点,如“百间楼”、“小莲庄”、“刘氏梯号”、“张石铭旧宅”等。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探寻的过程中,女孩们不仅看到了南浔迷人的水乡风情,也通过讲解者的阐述,对南浔历史底蕴有了深入的了解,并将其自然地融入到舞台表演中。由此跟着女孩们的步伐,也让观众对南浔有了全新的认识。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小莲庄与嘉业堂藏书楼

如果你来南浔游玩,值得一看的景点是两个国宝单位:小莲庄与嘉业堂藏书楼,主要看点是江南园林之景及大户人家的文化底蕴。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张石铭故居

来南浔,一定要来张石铭故居看看,那叫一个气派,江南风和西欧风相交映,既有江南建筑的婉约,又有法国建筑的浪漫。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彩色玻璃雕是这座大宅的点睛之笔,一块玻璃价值连城,并且这些好看的玻璃百年不沾灰,永远晶莹剔透,花纹工艺,细致考究,均为传统纯手工打造。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夜幕下的南浔,闪闪发光

竞演环节,水晶晶女孩们在搭建于南浔古镇的实景演绎舞台上璀璨发光,展现着兼具才艺与文化修养的别样风采,也让大家切实地感受到了南浔古镇美丽的夜景。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百间楼

说到南浔古镇的夜景,一定要说一说我很喜欢的百间楼,我喜欢它守拙、古朴、静雅的气质,它不与其他事物争繁华,就静静地守在自己的位置,滋养着许多渴慕须臾安然时光的有缘人。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这里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旧式民居,它没有张静江故居那么显眼,所以很多人看完张静江故居之后,就直接把它给遗漏了。

这里很安静,没有商店门面,小巷也窄窄的,老人们或悠闲地晒着太阳,或安静地下着象棋,经常可以看到夕阳下这里的居民临水濯衣,此情此景,好生惬意。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我想这就是高晓松眼里小城市的大魅力:“它会让你不自觉地慢下来,你在北京声音开到最大,你都听不见电话响了,而我去了小城市,我都不怎么用手机了。”

若你喜欢安静,就住在百间楼的客栈里,房间窗户朝向河,一推开窗户,仿佛江南所有的柔情都涌向了你,微风中摇曳的柳枝向你招手问好,伴着水波跳跃的鱼儿向你问好,轻快美丽的画眉鸟向你问好......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说真的,身处这样的美景之地,连做梦都是甜的。刹那间,亦分不清是梦更美好些,还是眼前的景更美好一些。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小城市、大魅力

自从2005年与湖州结缘起,白岩松对南浔一见如故,每年至少会去湖州一次,而南浔则是他每次来湖州必去的地方。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他曾这样评价自己在南浔的感受:“走在游客散去的南浔古镇里,便会觉得恍惚间忘了时代,好像可以跟时间和历史对话。”

充满文艺情怀的高晓松,对拥有浓厚文化历史底蕴的南浔更是青睐有加,不惜从北京搬到了这座古朴的小城市来居住。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他说除了外在的环境因素之外,更主要的是他不想违背自己的内心,不想被大城市的规则所束缚,不想和周围的人趋同,更不想做那个熄灭朋友满腔抱负的人,总之他想要找回真实的自己,找回来时的初心。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作为音乐、影视、文艺三栖才子的高晓松,他之所以来到南浔这座小城市,还有一个很文艺的原因是他发现很多伟大的作家,他们大多数都出生在一个小城市里。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因为小城市的特殊氛围感,让时间慢了下来,让人与人的关系流动了起来,在这个徐徐前进的时间与空间的河流中,关于人类,关于自己,关于很多未知的东西,都能油然地释放出来,身处其中,才能真正懂得自己的内心,懂得生活和人生的真谛。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来南浔,过一段清素的时光

如若你厌倦了城市里的繁杂喧嚣,何不来这座古朴静雅的南浔古镇小住几日;如若你适逢退休无所事事,何不来这座小镇走上一趟,漫步在悠长的古道上,在青砖黛瓦的白墙间,在桃红柳绿的掩映下,过一段清素的时光。

高晓松离开北京,去了静若处子、面如桃花的地方,享受诗和远方

南浔古镇早上8点前和晚上5点后,是免费的,这点很让摄影爱好者欣喜,他们可以饱览一天中美丽的清晨和傍晚,早看日出,晚观夕阳,夜赏月色,美哉美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北京   湖州   静雅   江南   处子   故居   古朴   古镇   美文   上海   小镇   桃花   远方   水晶   美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