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老人:想去女儿家养老听到女婿的话我愣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68岁老人:想去女儿家养老听到女婿的话我愣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导语:

经常有读者留言说:“老了,还是不要和儿女住在一起,要有自己的老窝,两代人住在一起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确实如此!

尤其是在老人还能自理的时候,一来他们不愿给儿女们添麻烦,二来他们觉得还是自己住自在,也能好好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更不用给儿女做“倒贴保姆”。

68岁老人:想去女儿家养老听到女婿的话我愣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有人说,可以把老人的晚年生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60岁左右的十几年。这时,老人的身体还很好,不需要人照顾,而儿女们的事业处于升期,又刚刚有了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帮助。

第二个阶段是70岁左右的十几年。这时,老人的身体偶尔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可能已经“耳聋眼花”,自己也开始意识到了老年的来临。

第三个阶段是80岁以后。这时,一次意外的摔跤就可能把老人送进医院,不能自理的风险渐渐增大,非常需要身边有人照顾。

68岁老人:想去女儿家养老听到女婿的话我愣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在第一个阶段,多数老人是不想住到子女家的吧。但到第二个阶段之后,尤其是不能自理的老人,在养老院和儿女之间,他们可能还是希望住到儿女家里。

邻居57岁的张阿姨,已经在家照顾瘫痪在床的妈妈十年了,她也有好几次想把妈妈送到养老院,但终究还是不忍心。而在老人还有意识的时候,她也是坚决不愿去养老院的。

张阿姨说:“有时夜里照顾妈妈累到崩溃,也会想妈妈这样无意识的活着还不如走了,但我休息过来之后,还是希望妈妈能活着。尤其那次,妈妈在睡梦中说:‘我快要死了’,我听到之后,真是泪流满面啊!

听后让人一阵心酸。

68岁老人:想去女儿家养老听到女婿的话我愣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谁也不想这样瘫痪在床让儿女辛劳,但不得不承认,有儿女在身边的晚年很温暖。

一位68岁老人想去女儿家养老,但她说听到女婿话的我愣了,才明白晚年能靠谁!

这是怎样的一个故事,老人经历了什么?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和思考?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68岁老人:想去女儿家养老听到女婿的话我愣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自述人:68岁的苗阿姨

我姓苗,今年68岁。我一辈生活在农村,我和老伴都是老农民,我们都没有正式工作,我们做过小生意,到厂里打过工,还搞过养殖,承包过果园,三百六十行,我们两口子能干了36行。尤其是我老伴,干什么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一看到自己不挣钱,看到别人挣钱,就改行。我说了不算,只能听他的,这样天天瞎忙,一辈子也没挣到几个钱。

我们有一儿一女,女儿10岁的时候,我怀上了二胎,如愿有了儿子。女儿勤快,总帮我干活,学习还好,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又考上了公务员。可儿子被我惯坏了,天天就知道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早早就不上学了。他没有学历,找不到好工作,和他爸爸一样,这里干几天,那里干几天。

68岁老人:想去女儿家养老听到女婿的话我愣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女儿结婚的时候,我问女婿家要了20万彩礼。女婿是女儿的同事,他家境很好,亲家都是体制内退休,全款买的婚房。也是看上我女儿安稳踏实,长得漂亮,性格好,又有正式工作。

当我要彩礼的时候,亲家也觉得20万元不少,但他们家拿得出,也就痛快地给了。这20万元,我自己拿着了,没有给女儿,也没有给女儿嫁妆。女儿结婚我只给她准备了几床被子,在我们村,像我们家这样能一直供女儿读大学,已经是对女儿很好了。

68岁老人:想去女儿家养老听到女婿的话我愣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我也知道有个词叫“扶弟魔”,但我没有办法啊,儿子还要结婚,还要买房子,还要给彩礼,我和老伴手里又没钱。可总要帮儿子娶上媳妇吧,我不能看着他“打光棍”啊!

也幸好有这20万,我给了儿媳家8万元彩礼。又凑了些钱,在县城付了首付,给儿子买上了婚房,儿子终于结婚了。儿子有孩子之后,我就去带孙子。

我这个儿媳啊!她真是一点活不干啊!我在她家带孩子的几年,每天都“累死累活”,所有家务都是我干,一天三顿饭也都是我做,我一边带孩子,还要一边伺候他俩。

68岁老人:想去女儿家养老听到女婿的话我愣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干活也就罢了,儿媳对我没有一点好脸色,还呼来喝去。有次,我给孙子冲奶粉,水温有点高了,烫了孩子一下。她竟然破口大骂,对我不依不饶。

儿媳在一个商厦上班,负责卖首饰,公司要求上班必须化妆。这可算是给她买化妆品找到理由了,她和我儿子每月都挣不了多少钱,但她花钱却大手大脚。自己没钱了,就让儿子问我要。

她还总是“说话”给我听,说谁家婆婆退休金8000元多一个月,都拿给儿子,当初就不应该嫁给我儿子。还说我嫁女儿要了人家20万彩礼,却只给儿媳8万,说她没有我女儿“值钱”!

68岁老人:想去女儿家养老听到女婿的话我愣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我也看透了,我这个儿媳好吃懒做,等我老了,是指望不上她的!指望我儿子就更不可能了,他哪里做过家务,哪里会照顾人啊!

想去女儿家养老,听到女婿的话,我愣了

几年前,我老伴生病去世了。孙子也上学了,我自己一个人回到了农村的老宅居住。本来我一个人过得也挺好,周围都是多年老邻居。可村里突然告诉我们要修高速公路,我们村需要拆迁。

68岁老人:想去女儿家养老听到女婿的话我愣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虽然,我因此拿到了30多万补偿款,但房子没了,去哪里住成了问题。我早就受够了儿媳,我真的不想去儿子家!我想去女儿家养老!

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女儿女婿的时候,女儿没有说话,眼睛看向了女婿,女婿说了这样一番话。

他说:“妈妈,养老不是一个小问题,你要是想去我们家住一两天,当然欢迎。可常住,就必须把养老这个问题放到桌面上来说清楚。

68岁老人:想去女儿家养老听到女婿的话我愣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事到如今,有些话我不得不说,当年我和你女儿结婚,给你20万彩礼,你全部给了儿子。这些年,你的‘老底’也全部贴补给了你儿子。你手中的30万,迟早也是要留给你儿子的。

你身体好的时候,全心全意地给儿子家带孩子,照顾儿子儿媳。我们家孩子你没看过一天。记得那次,我妈妈做了一个小手术,想让你帮忙带一周孩子,你都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您不是在你女儿出嫁之前就对她说过吗?‘奶奶看孩子是天经地义,姥姥带孩子是多管闲事’!

68岁老人:想去女儿家养老听到女婿的话我愣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那为什么帮忙的时候,都去帮你的儿子,养老的时候却又要到女儿家养老呢?

本来我是不想计较一分钱的,我也根本不愿意要你一分钱,也不计较你带不带孩子。但现在你需要照顾了,却只字不提你儿子养老的义务,开口就要住到我们家,我觉得非常不合适。

当然,你女儿是你辛苦养大的,她有赡养你的义务。她怎么孝顺你、伺候你,我都不干涉,但是我不会给你养老,也不会同意你住到我家。”

68岁老人:想去女儿家养老听到女婿的话我愣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听完女婿的话,我一下子就愣住了。

我这个女婿,一直是不爱说话的,还总是笑嘻嘻的。这次却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还说的我无地自容!

我终于明白晚年能靠谁

我再也不想去女儿家养老的事情了,我不能让女儿为难啊!不能让她为了我和女婿吵架啊!

68岁老人:想去女儿家养老听到女婿的话我愣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我的晚年只能靠自己

儿女孝顺当然好,谁不想老了儿女能在身边呢!但我的儿子、儿媳、女婿看来都指望不上了,唯一有点盼头的还是我女儿,希望以后女儿能常来看看我吧!

女婿说的对,是我太偏心,但在我们村不都是这样吗?给儿子买房子、娶媳妇、带孩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哪里有给女儿看孩子的啊!哪里有把家产留给女儿的啊!

我就不该想去女儿家养老,白白害自己碰了一鼻子灰!

68岁老人:想去女儿家养老听到女婿的话我愣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我打算在县城租一个小房子,虽然现在我的身体经常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但好在还能自理。我还要好好注意自己的身体,能靠自己就再也不求儿女了。幸好我手里还有这30万,这笔钱我是一分也不会给儿子了,我要用来自己养老。

老了,还是钱最实在啊!

我现在算是明白以前老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了——好儿子不如好儿媳,好女儿不如好女婿啊!

我没碰上好儿媳,又把女婿得罪了!好歹我还有一个女儿,她总不会不管我的。

68岁老人:想去女儿家养老听到女婿的话我愣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晓角心语:

曾读到杨绛在《记钱钟书与〈围城〉里》中的文字,她写到了钱钟书不要二胎的原因,钱钟书说:假如我们再生一个孩子,说不定比阿圆(女儿钱瑗)好,我们就要喜欢那个孩子了,那我们怎么对得起阿圆呢。

因为担心自己会偏心而不敢要二胎,在现实生活中,你曾见过这样的父母吗?

有人说:“多子女的家庭父母肯定会偏心的!

也许吧!

68岁老人:想去女儿家养老听到女婿的话我愣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但即便偏心再普遍,它也是不对的,对孩子的伤害也是巨大的。这位苗阿姨的女儿虽然常常沉默,但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中长大,她的内心会没有伤痕吗?当她刚生完孩子的时候,当她“坐月子”的时候,当她带孩子累到崩溃的时候,难道没有渴望过自己的妈妈能在身边帮帮自己吗?她还是会想到妈妈说的那句——奶奶看孩子天经地义,姥姥带孩子多管闲事!

你多管的是谁的“闲事”呢?

是你自己亲生女儿的事吧!

68岁老人:想去女儿家养老听到女婿的话我愣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作家张爱玲写母女关系可谓句句扎心,在她的《半生缘》中,也曾写过这种微妙的母女关系。起初二女儿曼桢为了妈妈、为了弟弟妹妹、为了那个大家庭,一个人打三份工,和男友世钧的婚期一拖再拖,那时的她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来养家,来孝顺妈妈。

但她的妈妈,却为了大女儿曼璐口空许诺的给她大儿子的“美好前程”,做了曼璐的“帮凶”——让曼璐的丈夫祝鸿才强暴了曼桢,置曼桢的死活于不顾。

68岁老人:想去女儿家养老听到女婿的话我愣了,才明白晚年靠谁

最终,张爱玲这样淡淡地写到:“她(曼桢的妈妈)自己也知道,曼桢现在对她的感情也有限,剩下的只是一点责任心罢了。”

苗阿姨还在盼着女儿能给她一些温情,但可能也仅仅是这点“仅剩的责任心”而已了吧。


今日话题:

你身边,有偏心的父母吗?

你身边,有因为害怕自己会偏心而不敢生二胎的父母吗?

你觉得,这位女婿说的话是有理还是过分呢?

你觉得,苗阿姨值得同情吗?

(图文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女婿   晚年   老人   女儿   孙子   彩礼   儿媳   偏心   老伴   美文   儿女   阿姨   儿子   身边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