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作者 | 刘娜

来源 | 闲时花开(ID:xsha369)


这个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女孩,从公寓20楼的窗户跳下。


她在窗户边写下“再见了”三个字,还留下一个小本本:


“家不是依靠,而是用假笑应对的场合,国际公寓20楼,我知道我只会逃避,谢谢你们,路脏了,抱歉。”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盗窃疑云

学霸偷了老师的钱?


这桩悲剧,要从一个电话说起。


4月16日上午11点多,家长孙女士接到女儿茜茜(化名)班主任打来的电话。


电话中,班主任说,茜茜被怀疑从老师办公室,不止一次地共拿走了1200元钱。


茜茜是学习委员,成绩非常好,需要配合老师处理一些事情,有老师办公室的钥匙。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悲痛的茜茜妈妈


为此,学校的3位老师,一起把茜茜叫到办公室,就是否偷钱一事,调取了楼道监控,向茜茜询问。


监控也显示,茜茜从老师办公室出来,右手从兜里掏出疑似钱的东西。


孙女士一听,觉得事关重大,就赶紧给茜茜打电话,但电话打不通。


她和茜茜爸爸,慌忙去了学校。


班主任说,茜茜已经去了学校附近的午托班。


孙女士又和午托班的老师联系,得到的答复是:


茜茜吃完午饭,就走了。


孙女士和茜茜爸爸到学校和午托班附近,四处寻找茜茜的下落。


谁也没有想到,悲剧已经发生了——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遗书曝光

学校和家长谁有理?


茜茜从学校旁边的20层公寓楼,一跃而下,再也不能醒来。


跳楼前,她在墙上写下“再见了”三个字。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茜茜跳楼的窗户


她的书中,也夹了一个小本本,用仓促而潦草的笔迹,留下她的绝笔信:


“家不是依靠,而是假笑应对的场合,国际公寓20楼,我知道我只会逃避,谢谢你们,路脏了,抱歉。”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女孩的遗书


一个如花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在这个多事之春里。


悲剧的源头,仅仅是一场尚且存疑的盗窃案吗?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如花的生命


校方的解释是:


有老师发现自己的钱被偷后,去查看了监控,发现是茜茜所为。


学校3名老师就一起和茜茜谈了话。


茜茜承认拿了钱,但曾请求老师不要告诉家长。


但学校考虑到事情的严重性,还是给茜茜妈妈打了电话,没想到发生这样的悲剧。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澎湃新闻的报道


茜茜妈妈孙女士悲痛地说:


她们家是做生意的,经济条件不错,平时给女儿的零花钱很充裕,孩子根本不可能去偷钱。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茜茜拿了老师的钱,那3名老师像审犯人一样审孩子时,到底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才导致孩子走向这样的极端?


作为旁观者,面对这样的悲剧,我觉得学校老师的做法,和茜茜妈妈的质疑,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老师发现孩子疑似偷了钱,还拿这么多,有没有必要这么重视这件事?


有。


自己养了12年的孩子,因被老师怀疑偷了钱,就这样没了,哪个家长不悲痛,不气愤,不要讨个说法?


谁都要。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茜茜是学习委员


但,很多时候,正确的出发点,不一定带来良好的结局。


面对10多岁的孩子,大人们绝对正确的说法和做法,很多时候往往适得其反。


如果你了解10多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就会发现这样的真相:


很多时候,大人看似赢了孩子,最终却输得很惨。


这并不是说,父母和老师不能与10多岁的孩子谈论是非对错。


而是说,面对10多岁的孩子,方法论,比结果论,更重要。


今天,我想从这桩悲剧出发,和更多朋友讨论一下,10多岁的孩子3个不容忽视的心理特质。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少年认同

别当众羞辱你的孩子


2020年9月17日,武汉一名初三学生,因违反校纪,被老师叫了妈妈。


妈妈在学校走廊里,当着众人的面儿,愤怒地推搡并扇了儿子几个耳光。


妈妈走后,儿子站在原地犹豫了几秒钟,探头往教学楼下看了一眼,然后从高楼上一跃而下。


他用这样极端而无法承受的方式,报复了妈妈。


悲剧发生时,监控拍下了这样一个细节:


妈妈在走廊里,当众推搡殴打儿子时,儿子的同学都在楼道里围观,也有人前来阻止妈妈别打了。


但妈妈并没有停手。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我曾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剖析过这起案件:多走孩子命的,不是妈妈两巴掌


但今天,我想说说它带来的另一个反思:


大人们根本就不知道,对于一个10多岁的孩子来说,在同龄人面前的自尊有多重要。


10多岁的孩子,正是自我认同感和尊严感,形成的关键期。


对他们来说,获得同龄人的认可和好感,在同龄人面前保留体面和尊严,是比考100分更重要的事情。


不管是因为违反校纪,被妈妈当众推搡的武汉14岁男生,还是疑似偷钱,被3位老师联合调查的12岁西安女孩,都在用过早的凋零,提醒我们:


10多岁的孩子,会犯错,会搞事,会惹麻烦。


但,相比坏事暴露,被人惩戒,更让他们感到恐慌的,是无法在同龄人面前再抬起头的耻辱感和自卑感。


所以,如果可以,请别在人前羞辱他们。


关门教子,父母之责。


关门教生,师者之慧。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可能有人要问了:


孩子做错了事,还不允许大人教训吗?


问得好。


但我也问一个问题:


我们批评教训孩子的初心是什么?


是期待我们的孩子,在意识到错误后,真正改变?


还是期待我们的孩子,在我们教训后,走向极端?


绝大部分的父母和老师,都会选择前者。


那么,既然是为了爱和成长,我们就有必要懂得方法和智慧:


把一个犯错的孩子,当成一个同样需要尊严的人。


而不是罪犯,当众责难。


看见这一点,我们再来看10多岁孩子的另一个心理特点——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少年信赖

信任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2020年国庆长假期间,生活在重庆的父亲刘涛,接到片警邹庆华打来的电话:


停放他们小区的一辆奥迪车,有几处严重划痕。


警方调取了监控,发现奥迪停放在他们小区的这几天里,只有刘涛10岁的儿子小新,曾近距离靠近奥迪车,且有伸手触碰车的动作。


奥迪车主认定,划痕是小新所为。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奥迪车的划痕


刘涛听后,当即赶往现场处理,并用4个教科书级别的步骤,给很多老父老母上了一课:


●第一步,不管真相是什么,先把责任担下来,赔偿车主3500元,把儿子从当众羞辱和质疑中,解救出来。


●第二步,和孩子沟通后,刘涛选择相信小新没有划车,但他没有苦苦追问真相,而是用信赖包容危机中的儿子,给孩子爱和安全感。


●第三步,刘涛找到民警邹兴华,借助公权力,不怕麻烦,查找真相,让儿子在父爱和行动里,觅得讨要公平的良方。


●第四步,事实证明划痕非小新所为后,刘涛没有把矛盾扩大化,非要找奥迪车主算账,或者四处接受媒体采访,用儿子给自己赚流量。


而是悄悄肯定孩子:“谢谢你的诚实,让爸爸为你骄傲。”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刘涛和儿子小新


刘涛和小新的故事,是我这两年读到的,最好的家教范本。


它的好,并不在于,小新最终被证明是无辜的。


而在于,大人们面对危机事件时,从初心到行动对孩子的接纳:


孩子的问题,大人都有一定的责任;


对错重要,但陪孩子从经历中成长,更重要;


任何时候,都不要站在绝对正确的审判台上,在矛盾扩大化中,把孩子推向绝望的中央;


每场危机,都是孩子成长的礼物,引领我们在行动和思考中,怎么给孩子安全感和归属感……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我无意指责西安12岁女生事件中,三位老师在答应孩子不告诉家长后,又通知家长的做法,是否妥当。


也不愿再深究女生遗书中“家不是依靠”的悲伤。


我想通过重庆10岁男生和奥迪车故事,和走在修行之路上的大人,探讨这样一个问题:


不要让孩子,丧失对大人的信赖。


那是一个孩子相信世界、相信未来的源点。


也不要轻易在矛盾扩大化中,把孩子推向恶意的中央。


少年的船还小,能承受的压力和纷争也小。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看见10多岁孩子的第3个心理特点——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少年归属

请先和孩子站在一边


西安12岁女生跳楼事件后,知乎上,有个叫磐石的网友,写了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磐石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曾做过3年老师。


他带的是学校最差的班级,但他对孩子们一视同仁,非常爱护。


有一次,学校的微机课上,一个成绩好的孩子,丢了手机,认定是他班一个差生所为。


对方班里的班主任,计算机老师,还有教导主任,3个人把那个有嫌疑的孩子,叫到办公室,三堂过审,严厉讯问。


甚至“刑讯逼供”,打孩子耳光。


磐石得到消息后,跑过去对那个被列为“嫌疑犯”的孩子说:


“不是你做的,你死都不能承认!是你做的,你要告诉老师实话。”


孩子哇一声就哭了:“不是我做的。”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磐石听罢,回到微机室,翻了个底朝天,在抽屉夹缝里,找到了遗忘在那儿的手机,并要求3位老师,给自己的学生道歉。


结果,那3个老师轻飘飘地说:“找到就好,何必较真,反正就是一个差生!”


磐石恼怒地把烟灰缸砸向同事,找校长讨要说法。


校长为了息事宁人,选择视而不见。


磐石愤而辞职。


多年后,那个曾被冤枉的12岁孩子,考上了不错的大学。


他联系到磐石:


“你虽然已经不是老师了,但你永远都是我的老师,最好的老师。”


磐石的故事里,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他面对一个可能犯错也可能清白的孩子时,先选择了不带偏见地和孩子站在一边。


先和孩子站在一边,不是偏袒护犊,不是混淆对错,不是不明是非。


而是:


孩子,你错了,也不用怕,我们一起面对问题,一起想办法。


你对了,更不用怕,我们一起找到证据,还你清白,告诉大家。


当老师和父母,像个真正的大人一样,引领孩子去直面问题,学会负责,从经历和教训中成长,孩子才能在反思和改变中,相信善美,获得力量。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很多大人,根本就不知道,遇到危机时,向10多岁的孩子表明,你和他是站在一边的,有多么重要。


不少大人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和10多岁的孩子楚河汉界、两军对垒,甚至控制打压他们。


这是大错特错的。


想控制一个10多岁的孩子,根本是不可能的——已经太迟了。


你越想控制他们,他们就越是倔强,然后果断远离你,报复你。”


这是杰出教育家、心理学家珍·尼尔森博士,在《正面管教》系列丛书中,一次次发出的呼吁。


她用发自肺腑的语言,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相:


西安12岁女生跳楼身亡,遗书曝光:“谢谢,抱歉,再见了。”


10多岁孩子,用叛逆、麻烦和挑战,一直在寻求大人们的看见。


他们看似独立,其实一直在寻找孩提时期,就匮乏的归属感。


他们得到接纳、珍贵和温暖,才会在大人守望的麦田里,长得金黄,变得饱满。


给他们认同和尊严。


给他们信赖和安全。


握紧他们的手,和他们站在一边,走向那个叫“长大”的彼岸。


今天文字,关于10多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就分享到这里。


如果有帮助,帮忙转发到朋友圈。


愿读到的人,得到一点启迪,获得一点治愈。



作者简介: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80后老女孩,心理咨询师,情感专栏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磐石   奥迪   划痕   西安   遗书   孙女   同龄人   美文   抱歉   悲剧   真相   大人   儿子   家长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