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投资市场新趋势:需要一次秩序重建


近几年,中国的投资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坏账的暴露、资金链的断裂、投资人的挤兑,大批的投资担保公司、投资公司、财富公司、互联网P2P公司相继爆雷,还有一些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包括银行的理财产品也不断爆出项目问题。

以上这些都算是中国的投资市场要素,这些不同的投资行为的法律关系和表现形式情况各不相同,但总结起来有三个基本特征是相同的:1)从财富端来讲,投资人多为出资金额较小的中老年客户;2)从资产端来讲,多为地县级城市的房地产项目,或者负债率很高、靠不断追加借款维持生存的生产制造型企业;3)从业务模式来讲,要么直接白纸黑字承诺担保代偿,要么不明说但是事实上也是刚性兑付。这些特征是中国投资市场过去相当长时间的基本现状。

当前,随着形势的变化,以上这些特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新的问题。

首先我们先说资产端的问题。过去大量的资金的第一个投向,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地县级的房地产项目,现在这些地方的基本现状是库存严重,销售不畅,资金链紧张,很多中小房地产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过去资金的第二个投向,是一些加工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号称银行调贷、短期周转的需要去借钱,实际上最后都变成了短贷长用、高利贷长用。本身这类企业产能过剩,技术门槛不高,资产负债率很高,是银行千方百计骗贷收贷的对象,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淘汰兼并的对象,结果民间资金大量涌入,成为了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由于这两类资产段项目都是次级贷款,风险很大,在中国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首当其冲第一批倒下,并最终拖累了很多投资公司。

第二,我们再说担保代偿和刚性兑付。担保代偿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制度下、计划体制历史沿革下的产物,在稳定代表了一切、和谐代表社会制度先进性、计划调节是管理经济的主要手段的背景下延续至今。事实上,所有投资公司自有资金都是有限的,投资公司的本质都是一个杠杆放大。作为国家的银行还推行存款保险制度,还担保代偿不了,那么作为自然人股东居多的投资公司有几个有能力担保代偿?由于刚性兑付痛疾难改,影响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颠倒了社会舆论导向,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糟粕,在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早应该被扔进市场经济历史的垃圾篓里。

第三,我们再说财富端的问题。由于全社会大肆宣传担保代偿无风险,吸入了一大批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弱、风险识别能力比较差的不合格投资者进入了投资行业,这些投资者以中老年为主,小金额为主,带来了很多问题。出资的时候,有的出资人是80岁的老翁,有的出资人是挪用公款,有的出资人把家里房子抵押贷款来吃高息,有的出资人把亲戚朋友的钱攒成一堆来吃息差,有的出资人看病吃药来靠这点利息收入;听到风险、遇到风吹草动的时候,这类客户往往立马要钱,不听劝导,不给钱就闹;项目出现问题、需要化解风险的时候,这类客户由于没有抗风险能力,认识能力也很差,往往不同客户的意见很难统一,几个客户一起哄,失去了可以达成和解的机会,失去了断臂求生、舍车保帅的机会,最后风险被无限期“冰封”了下去,投资公司、借款企业、出资人没有一个赢家。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中国投资市场以前的运作规律也发生了改变,需要与时俱进,因势利导,对中国的投资市场进行一次秩序重建。这就需要所有的行业从业人员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从资产端、财富端、运作模式上都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改变,找到好出路,找到好方法。

关于中国投资市场秩序重建的出路,我想有以下几个方向和趋势:

1、 由担保代偿、刚性兑付形式转向私募股权投资或有限合伙企业的组织形式。 私募基金的形式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投资人主要的投资形式。投资人一般作为有限合伙人,享受高收益的机会,同时承担有限的风险;管理人作为普通合伙人,为有限合伙人提供管理服务,享受约定的投资收益分成机会,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私募基金或者有限合伙企业以事前约定的明确项目为投资目的成立,出资方式可以多样,分成比例可以约定,税收政策相对优惠,既能给予管理人适当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又能使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相比以前拍胸脯、表决心的担保代偿,这才是真正符合市场潮流的投资形式,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京、沪、广、深、江浙一带,早已经为高净值人群所接受。

2、 资产端方面,由债权投资为主转向股权投资为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资产负债率很高,包括国家层面的资产负债率很高,M2/GDP之比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高之列,超过了美国、日本和欧共体;包括企业层面的资产负债率很高,中国的很多企业近几年都是靠不断扩大借债维持生存。资产负债率很高产生了很多问题,绑架了中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全国民间金融的混乱。悲观一点说,我认为不对现有银行和企业进行一次彻底的破产重组、债务重组就无法化解现有的经济问题。

高兴地看到,克强总理主导下正在采取很多措施降低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比如“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例”,比如“企业上市注册制改革”,比如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的“PPP”,比如“众筹”,比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等,都是在鼓励股权类投资。所以,从政策面支持还是实际需要来说,未来相当长时间里,股权类投资都是大有可为的。

3、 财富端方面,由散户自己操作转向依托专业机构操作,独立的财富管理公司应运而生。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机构投资者是市场的主要投资群体,约占投资人总数的70%,而在中国,散户小户等投资人约占投资人总数的95%,所有无论股市还是民间借贷市场,中国普通老百姓都赔多赚少。

财富投资需要专业,需要时间,需要整合资源,所以专业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应运而生。第三方理财,就是从第三方角度,结合客户的自身情况,向客户量体裁衣地提供消费规划、教育规划、投资规划、保险规划、税收筹划、养老规划和财产传承规划等一揽子方案,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行业。现在河南的投资担保公司都有庞大的客户群,这些客户中也确实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如何让他们从担保理财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做真正的财富规划一定是未来大有可为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的投资担保公司和其他机构进行有效对接、资源整合,从外部获取规范的资产端产品,投资公司则扑下身子向财富端转型。

4、 由跑单帮、单打独斗转向优势互补、资源整合,联合成为趋势。

金融的特征就是资源整合,杠杆放大。为了让大家加深理解,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有个小伙子有2000块钱,他要去追一个女孩子,他有两个方案:方案1.小伙子用2000元中的1500元给妹妹买了三星手机,留500元吃饭开房,骑着电瓶车去找妹妹,妹妹说:你是一个好人,可是我们真的不合适。方案2.一个小伙子用700元租了一辆BMW5,然后去批发市场300元买了99朵玫瑰,告诉妹妹他喜欢手牵手去那些浪漫的小吃店100元,当晚妹妹就跟他睡了,而且是因为爱情。。。。,方案2就是金融行业。

结合金融行业的特征,结合市场上最火的主板定向增发业务来说,大家就更能理解整合和联合有多么重要。一个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可能就需要几十个亿 ,需要N个机构投资者参与,这些机构投资者包括券商、银行、保险公司、私募基金等,每一个机构认购量可能就是2到10个亿;这些机构投资者出于财务考虑和安全性考虑需要,在设计理财产品的时候会涉及优先和劣后层级,劣后的多为私募基金,这些劣后的私募基金每只也都是5000万到2亿的规模;每只私募基金也需要整合,不能超过50个投资人,单个投资人最少是100万起步;为了配合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在二级市场还有庄家的痕迹在运作,这些庄家都是先知先觉的机构投资者;还有一些机构需要为上市公司做财务服务、法律服务、推荐服务……想想这么大的一件事,单打独斗能不能完成?只有靠联合才能够共赢。

5、 金融市场也有盲点和缝隙,需要专业化来做,这个机会是留给“小而灵活”的人和机构来参与的。对于30岁左右的需要养家糊口的年轻人,只要踏实肯干,都能够在金融市场上分得一杯羹的。 比如很多银行的小微贷款,银行没有精力去做,这就交给了专业机构来代办;比如很多银行的信用卡办理业务,也是由社会上的小机构来代办的;比如很多银行的房产抵押贷款手续办理,也是交给社会上的专业机构来做的;比如很多银行的小额不良贷款催收、信用卡逾期不良催收也是交给社会上的专业机构来做的;还有的小机构专门做社会上投资担保公司的不良资产处置,弄点酒、茶叶、滞销房产抵账,所谓的资产置换……以上这些“缝隙”业务、“盲点补充业务”虽然挣不了大钱,但是也没有多大风险,是很适合民间性质的小公司来做的。

中国投资市场的秩序重建任重而道远,“不怕慢就怕站”“不怕起步小,就怕方向错”,我们投资行业的朋友只要能认准方向,把握趋势,开动脑筋,锐意创新,踏实肯干,我们一定会迎来投资行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中国   资产负债率   市场   刚性   合伙人   投资人   美文   投资公司   新趋势   秩序   资产   风险   客户   财富   机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