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当工人的记忆

当年周村纺织单位特别多,绝大多数都是女工,本地不够招的,就从博山大量招收,都是十七八岁大姑年,长得水灵。那时候其他区县都羡慕周村的小伙子,说只要不缺胳膊少腿,都能娶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当媳妇。


周村当工人的记忆

我那时淄博六中刚毕业,不是为了找媳妇才考进淄博丝织二厂,只因为那一批招工只有两个国营单位,一个石油站,只招收五名;一个就是丝织二厂,招五男十女,想了想还是二厂胜算大一点,就报了名。还不错,我以考试第五名的成绩,被录取为大国营淄博丝织二厂的正式工人。我高中班里的文娱委员也被录取,她可是“班花”。

那时候第一次接触“挡车工”这个名词,感觉很新鲜。脑袋里窜出的念头就是挂档、开车,像个司机一样,只不过是在车间里,不用跑到大街。等培训完进了车间才知道,原来“挡车”是跟“女工”紧密相连的,满车间见不到几个男的,给我发的挡车兜兜,穿在身上跟超短裙似的,苦了我这一米八多的大个子,令每个经过我身边的女工都捂着嘴妩媚的笑。


周村当工人的记忆

我师傅是个中年女工,不爱说话,手脚很是麻利。我有不懂的问题就会趴她耳朵上大声询问,她也趴我耳朵上大声回答。因为车间里噪音非常大,不趴耳朵根本说不清楚。所以在周村,大街上你想找出一个纺织女工很容易,她们都有职业“毛病”,嗓门大。明明离你很近,她仍然声音很高,怕你耳聋似的。遇到这种情况,就理解万岁吧!

我师父姓张,是个非常敬业的人,在班组里织绸速度和质量数一数二。头一天上班就跟她上夜班,一晚八小时,她没住一住,倒是我困的跟小时候捉的磕头虫似的,她给我倒了很多浓茶,也不顶用。渐渐的我也习惯了这种生活,只是下班后特别困,一直睡到下午。

那时候上个厕所都感到奢侈,因为机器不能停,女工们上厕所都是让临机女工帮忙照看一下,来去匆匆。我有师傅,可以去车间外的厕所呆的时间长一点透一透气。但也不好意思呆太久,怕师傅不高兴。我印象最深的是站在厕所里看深夜的月亮,心中充满遐想。


周村当工人的记忆

我很快适应了环境,提前一个月出徒,还被评为“优秀学员”,车间里给我分配了两台相邻的大型织绸机,织的是软缎被面,上有非常漂亮的牡丹凤凰图。如今只要想起二厂,我仍自豪的认为,肯定有很多家庭还在铺盖我织得牡丹凤凰,也许其中就有我的同学、朋友、客户,只是无法考证而已,呵呵,我也没留记号啊!

告别了张师傅,尽管我们还在一个车间,但不在一个班组见面的机会就不多了,但我仍然很感谢她给我参加工作上的第一堂课,教会了我勤利、诚实、吃苦和坚韧。

我的第二个师傅姓余,但不是张师傅手把手教的那种,算来就是指导老师,我因为是新手,车间安排她关心一下,用现在的话讲,我就是个帮扶对象。


周村当工人的记忆

余师傅年轻漂亮,浑身散发着女人魅力,她趴我耳朵讲话,像柔电一样让你麻嗖嗖的感觉好舒服。读者别误会了,这么好的姑娘早已名花有主,她老公在车间干保全工,是个帅小伙,也经常过来帮助我。

那时候特别容易饿,每顿饭我都能吃三个馒头(五个一斤),二厂食堂的菜分大锅菜和小炒菜,我最爱吃人造肉炒韭菜。眼见大师傅往炒勺里倒油、放水发好的棕黄色人造肉,“呲啦”一声炒勺就燃起了油火,大师傅手握勺把子上下翻滚,最后把韭菜段往勺里一撒,均匀摇一下就倒进我的饭盒。那个香,我这顿能吃掉四个馒头。那时候我的工资只有二十三块四,还要每月零存整取十块钱,不能顿顿吃人造肉,多数时间都是在家里吃。很多年以后我可以随便吃的时候,却再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

车间里也是有危险的,那“咔咔”作响、两头尖尖的纺织梭,不小心会飞出轨道。曾经有一挡车女工就被飞出的梭子插瞎了眼睛,落下终身残疾。车间开会也会经常提醒挡车工不要在框子两边长时间停留。


周村当工人的记忆

这天夜班,由于太疲劳,误把两只梭子放进框里,按说两只尖尖的梭子发生高速碰撞,应该有一只飞出去,也许碰撞得太聚中,竟然“咔咔”来回了两三次没有脱轨。把我吓得赶紧停机。带班长过来,把我臭训一通气呼呼走了。

这时候,余师傅带着一帮姑娘来到我跟前,把滚子摇下,挑线的挑线、对头的对头。这群美丽的姑娘来来回回,一边照看自己的织机,一边帮我处理事故,感动的我——一个十八岁的大小伙热泪盈眶。工人们是无私的,谁遇到困难他们(她们)都会挺身相助,这是我在二厂最深刻的体会。


周村当工人的记忆

后来,我们举家搬到张店,我也收到了调动涵。离开的时候,我的“班花”送我影集作为纪念,我也回敬了她一本影集。

五十年了,我依稀记得她给我的影集封面是红色郁金香,我给她的是金色秋菊。其实我想给她带有丁香花的封面,因为我们曾经的学校,长满浓郁芬芳的白色丁香花,夏天特别好闻。也许太普通,商店卖影集的地方找不到它的存在。

五十年了,我的张师傅、余师傅还有她老公、帮我处理事故的美丽的姑娘们都已老年,从那以后再没见面。每当想起往事,我心里总有股子淡淡的惆怅。但更让我难受的是淄博丝织二厂已经作古,那曾经热火朝天的厂房,已被成排的住宅楼取代,再也没有往昔的风采。

我在周村当工人的经历,短暂而美好,但却被岁月无情的划出了伤痕。唯愿我曾经的工人姐妹们、兄弟们,你们安好!

图片来源于头条搜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挡车工   飞出   炒勺   工人   梭子   淄博   大师傅   班组   凤凰   韭菜   女工   美文   车间   影集   师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