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最美母亲:38岁丧夫,49岁失子,65岁成两千名消防妈妈

温州最美母亲:38岁丧夫,49岁失子,65岁成两千名消防妈妈

2005年8月2日,安徽省马鞍山市,蒙牛乳业冷库发生大火。


5个消防中队、4个专职消防队,20辆消防车,100多名消防官兵,前往灭火。


浓烈的火势终被控制,但返回的人员却少了3名。


他们年轻的生命被大火无情吞噬,定格在余烟袅袅、凌乱不堪的火灾现场。


这其中,包括21岁的管志彦。


第二天,管志彦的妈妈罗小双从温州赶来,第一次来到儿子的营房。


儿子参军两年,她只见过儿子一面,眼看还有三个月,日思夜盼的儿子就要回家了。


但如今,她再也触摸不到儿子那张微笑的脸。


抚摸着儿子的遗物,她难抑悲痛,号啕大哭。


身边那群面孔稚嫩的孩子们,纷纷流泪大喊:“妈妈,我们都是您的儿子。”


他们,是儿子的队友,是老百姓心中护家卫国的钢铁长城。


但在家里,他们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也是儿女情长得肉体凡胎。

温州最美母亲:38岁丧夫,49岁失子,65岁成两千名消防妈妈

(“管妈妈”罗小双看着儿子遗物哭泣)

一片泪眼中,罗小双仿佛看见,儿子依然站在他们中间,正跟他们一起喊妈妈。


那一年的那一天,只是普通人眼中很平凡的一天。


上班下班过日子,做饭吃饭平平淡淡。


但,罗小双的心被剜走了。


11年前,她失去丈夫;11年后,她失去儿子。


她生活不幸,38岁时丈夫因病去世,49岁时,当消防兵的儿子因公牺牲。


三口之家,走着走着,仅剩49岁的她独自吞咽悲伤。


她人生的信念轰然坍塌,泪将要流干。


然而,她却被称为“温州最美母亲”。


是那一声声“妈妈”,让她在即将干涸的人生十字路口,遇到一片绿洲。

温州最美母亲:38岁丧夫,49岁失子,65岁成两千名消防妈妈

1956年,罗小双出生在浙江温州市鹿城区。


17岁,她高中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性格要强的她,干工作一马当先,多次获得技术能手、三八红旗手的荣誉。


1984年,在纺织厂做了11年的女工后,罗小双被调往温州市郊联社下属信用社,成了一名基层信贷员。


对于女人来说,这份工作并不轻松,风里来雨里去,天天跑腿下乡。


但罗小双不仅要求自己坚持,还要做出成绩。


她用拼命三娘的劲头对待工作,成绩有目共睹。


表现优异的她,被提拔为中层管理干部,成为当时全市信贷科科长里唯一的一名女性。


她一如既往专注工作,部门业绩在她的带领下蒸蒸日上,多次获得系统内奖励和省市级荣誉。


丈夫管振强也在银行系统工作,二人感情甚笃,儿子管志彦乖巧懂事,三口之家幸福圆满。


1994年,命运毫无征兆地向他们的人生投入一颗重型炸弹。


丈夫患病去世,留下孤儿寡母,罗小双用一己之力担负起家庭责任,托举儿子的成长。


好在儿子听话,罗小双得以工作、家庭两不耽误。


虽然工作压力大,但她从没放松过对儿子的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她对儿子宠而不溺,潜移默化地向他灌输做人做事的道理。


儿子真诚善良,从小就梦想着当英雄。


2003年6月,儿子中专毕业,12月,他梦想成真,成为安徽省马鞍山市消防支队的一名消防战士。


罗小双既担心又骄傲,担心他有生命危险,骄傲他能扛起责任。


为了不影响儿子训练、工作,在儿子当兵的两年期间,罗小双一直隐忍思念,母子俩只见过一次面。


虽见不到儿子,但儿子时时挂念着她。


电话里,能收到儿子的“汇报”:今天训练什么内容,明天有什么活动,火海中成功救人,得到了什么嘉奖……


虽距离遥远,母子的心却始终在一起。


眼看着儿子成了一名勇敢坚毅、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她掰着手指头,计算着与儿子团聚的那一天。


她想拉着儿子的手,抚摸儿子的脸;她想面对面倾听儿子的声音,想亲口告诉他这两年的想念……


火灾的前一天是“八•一建军节”,知道儿子那天很忙,罗小双晚上才给儿子打电话祝贺节日。


儿子在电话里给妈妈唱了一首《军中绿花》,罗小双交待儿子尽职尽责。

温州最美母亲:38岁丧夫,49岁失子,65岁成两千名消防妈妈

(“管妈妈”在儿子墓碑前哭泣)

歌声余音未消,嘱托言犹在耳,母子俩却已阴阳两隔。


一场大火烧毁了所有期待,儿子不在了,她的世界瞬间垮了。


家里再也不会出现儿子的身影;再也看不到儿子撒娇,听不到他高声喊妈妈;那些精心收藏、稚气童真的钢笔画,永远失去了主人……


这一世,母子一场,21年相伴,抵不过一场命运的意外。

温州最美母亲:38岁丧夫,49岁失子,65岁成两千名消防妈妈

管志彦牺牲后,被追认为党员,追授“革命烈士”称号。


温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得知消息后,马上安排特勤二站以特殊的方式致敬英雄。


他们与罗小双结对认亲,罗小双成了消防指战员心中的“管妈妈”。


亲生儿子为国牺牲,一个个年轻的面孔接替他,走进罗小双的人生。


他们,都是罗小双的儿子。


在管志彦追悼会前,罗小双为儿子交纳10000元党费。


她为儿子的选择骄傲,并感激国家给予儿子这么高的荣誉。


铮铮男儿,铁骨雄心,报效祖国本是份内之事;如今天人永隔,依然有人前赴后继,用爱滋养英雄的妈妈。

温州最美母亲:38岁丧夫,49岁失子,65岁成两千名消防妈妈

(“管妈妈”清洁儿子和战友的墓碑)

她常常想起儿子初参军时,与朋友之间的对话。


“和平年代,消防兵是很危险的职业,家里就剩你们两个,你怎么能舍得独生儿子去冒这个险?”


那时候,是儿子清澈闪亮的眼眸告诉她:


“好男儿投身军营,为国奉献,才是人生中最大的担当。”


如今,儿子成了英雄,自己成了英雄的妈妈,三个人的家变成两个人,两个人的家变成一个人。


于小家是不幸,但于祖国,却是有幸。


她收起悲痛,深埋心底,开始做尽职尽责地“管妈妈”。


她用这种特殊的方式陪伴儿子,继续他忠爱的事业,也用这种方式维系母子间一世割舍不下的情缘。


2005年8月8日,一辆灵车由安徽马鞍山缓缓驶入温州。


灵车上,安放着管志彦的骨灰,干部、职工、市民、学生、邻里好友、知己同学……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温州大桥的高速出口,迎接英雄魂归故里。


两年前,满腔雄心、壮志盈胸,他从这里踏上报效祖国的征程;


两年后,苍山含泪、群情悲咽,他从这里回归生他养他的故土。


此情此景,又一次让罗小双泪眼朦胧,她抱紧怀中的骨灰,轻声呢喃:


“儿子,到家了!你看,那么多的人接你回家,妈妈为你骄傲!”


温州翠微山上,安葬着英雄忠魂,也安葬着妈妈撕心裂肺的心疼。


每年的8月2日,罗小双都要从温州赶往马鞍山消防救援支队。


她去儿子生前抛洒激情和热血的地方走一走,好似跟儿子一起散步拉家常;


她去看望那些朝气蓬勃的年轻战士,为他们做饭、跟他们聊天。


16年过去了,49岁的妈妈已经65岁,容颜正在老去,但她的行程从未改变,她爱儿子的心一直坚定。


她说:


“我喜欢看消防员勇往直前的身影,喜欢听消防员训练时的声声呐喊,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都是我的儿子。”

温州最美母亲:38岁丧夫,49岁失子,65岁成两千名消防妈妈

温州最美母亲:38岁丧夫,49岁失子,65岁成两千名消防妈妈

管志彦牺牲了,再不能为国尽力,但妈妈还在。


2006年,50岁的她提前退休,母承子业,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儿子未竟的消防事业上。


消防队上,有的年轻人因为好奇而来,有的是被分配而来,亲身体验过其中的辛苦和危险后,有人心生退意。


他们的青春在迷茫无助中失去方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踯躅,管妈妈来到队里,打开心扉,跟他们畅聊。


她给孩子们讲工作的重要性,讲个人发展和人生目标。


在她的带动和鼓舞下,十几个队员参加全国入职消防员考核,通过考核后,正式入职消防队伍。


有的消防战士被分配到县城,管妈妈还专门组织志愿者前去看望。


在远离家乡和亲人的工作岗位上,堂堂七尺男儿忍不住热泪盈眶。


有的队员训练受伤,怕家人担心,独自住院治疗。


管妈妈知道后,第二天就买水果、熬营养汤,亲自送到病房。


品尝着管妈妈亲手熬的汤,享受着管妈妈的关爱,消防员体验到的是家的味道。


每逢传统节日,她会带着志愿者前往,和孩子们一起做家乡传统美食;春节的时候,她包好红包去队里,给执勤的孩子们送红包送温暖;


她用退休金买书买生活用品,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考军校,专注训练做精英;她为马鞍山消防救援支队送去电脑、洗衣机、消毒柜等日用品,改善孩子们的生活质量;


孩子们思想上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都会在微信上向她倾诉……


2014年,温州消防正式聘请罗小双为“编外指导员”;2017年,浙江省消防总队聘请她为“消防宣传公益使者”。


她用实际行动代替儿子,为更多的消防战士们点燃闪亮的心灯。


作为区政协委员,她每年都要撰写关于消防工作提案;在她的牵头下,蒋家桥社区成立了“管妈妈志愿服务队”,开设了“管妈妈工作室”。


社区、家庭,集体、个人,关注消防、支持消防蔚然成风。


管妈妈志愿服务队,成为温州消防一张亮丽的名片,成为温州街头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温州最美母亲:38岁丧夫,49岁失子,65岁成两千名消防妈妈

2020年2月29日,是管妈妈四年一遇的生日。


那一天,她用自己39年党龄的身份,向组织交纳特殊党费12020元。


她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支持和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新冠疫情。


2020年5月,温州消防指战员们一起为管妈妈过了一个温馨的母亲节。


看着面前青春昂扬的年轻人,看着他们溢满笑容的脸,罗小双那颗老母亲的心泛起自豪和欣慰。


她喜欢听孩子们喊她“管妈妈”,喜欢孩子们向她撒娇要汤喝,喜欢孩子们跟她说心里话。


一拨拨年轻的面孔来了去了,一声声“管妈妈”变换着不同的乡音,旧人依依不舍、新人次第报到,她的心在担心和骄傲中反复。


2021年2月,罗小双向温州市红十字会消防救助基金捐赠13141.19元。


她说,这个数字代表自己一生一世情系消防,这笔钱用于救助因公致残、家庭变故、遭受灾害的消防救援指战员。


这个看似柔弱,心中却装满大爱的管妈妈,用16

年的时间,把对儿子的思念化作涓涓细流,滋润着勇敢无畏的消防战士们。


管妈妈获得多项荣誉:公安部全国消防部队“英雄母亲”、119消防奖先进个人、2014年度浙江杰出志愿者、最美拥军人物……


16年前,她从没想到,自己会如此坚强,对儿子的小爱能汇集成滔滔大爱。


16年后,她一身荣誉,每一束花、每一个奖杯、每一次上台……都是儿子给予她的力量。


失去儿子的痛,时间并不是最好的治愈,她用无私的爱去抚平。

温州最美母亲:38岁丧夫,49岁失子,65岁成两千名消防妈妈

在管妈妈居住的小区里,老邻居们已经陆续搬到新房,因为那里没有电梯,老人出入多有不便。


但管妈妈舍不得走,也不敢走,她怕儿子回家找不到路,看不到她。


她要为儿子守着这个已经陈旧,但爱从不褪色的家。


提起她,老邻居们交口称赞,社区的人会竖起大拇指。


这个清瘦干练,精神矍铄,浑身充满力量的小老太,让人们真切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坚守。


这条路,她会一直走下去,她不是一个人,儿子是她坚实的后盾,志愿者与她并肩而行,消防指战员们齐声高喊她“妈妈”。


一声妈妈,一世责任;半生母子,一世浓情。

温州最美母亲:38岁丧夫,49岁失子,65岁成两千名消防妈妈

在“中国消防”的微信公众号上,有一首题为《思念》的小诗。


“眼前又是一场春意

我现在窗前思念远方的你

望着那朦胧的夜色

雾也朦胧泪也朦胧

你好吗你好吗

……

每当这微风吹过额头白发

你依然是我心中

那挥不去的牵挂

每当这小雨淅淅沥沥地下

我心中对你总有说不完的话

每当这春雨连连泪难眠

都是那思不完的情和续不完的梦

……

我总想做好这满桌的菜饭

坐等你回到这个家

你好吗你好吗”


这是“管妈妈”罗小双在2019年清明节时,写给儿子的诗。

温州最美母亲:38岁丧夫,49岁失子,65岁成两千名消防妈妈

(“管妈妈”罗小双)

心在疼,泪在流,再长的时间再远的路,都稀释不了妈妈对儿子的思念。


评论区里,有一位跟管妈妈一样失去儿子的烈士母亲。


当思念侵蚀妈妈的心,她们无一例外地把思念融入到那一字一句,字字句句,都是母爱。


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烈士妈妈,这个揪心的名称,将陪伴她们走完这一生,那种切肤之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


农村,母牛掉进泥潭,大蛇爬进屋内……城市,爆炸事故,电梯事故……各种灾害,驴友失踪……


太多的事情等待着消防战士们,穿上消防服,戴上防护帽,他们就变成无所不能的奥特曼。


但,有时候,那一层看似厚厚的防护服,根本不是死神的对手。


一个管志彦的背后,是无数壮烈牺牲的消防战士,是穿上军装保家卫国、冲锋陷阵的钢铁勇士们。


一个管妈妈的背后,是无数夜里流泪、失眠到天明,白天睁着望穿天涯的双眼,盼儿归家的妈妈们。


我们的岁月静好,都是他们在负重前行。


我们做不到像他们一样伟大,但至少可以做到遵纪守法、爱家爱国,可以做到少给他们添一点麻烦,多降低他们付出生命的危险。


在那套住了19年的房子里,管妈妈精心保管着儿子小时候画的钢笔画。


“他没有学过画画,但他喜欢画,这些随手画的人物,看上去多么生动。”


“那套音响是儿子买回来的,他喜欢唱歌,他说会陪着我唱。”


一个失去独子的妈妈,一个2000多名消防指战员的妈妈,在16年来,陈设未曾有丝毫改变的家里,等着自己的英雄儿子回家。


她明知不可能,但她期望着有可能……


作者:倾城


参考资料:

1,中国消防:《爱子心无尽,永寄消防情》

2,中国消防:《致敬!消防烈士母亲上交抗疫特殊党费》

3,中国应急管理报:《记英雄母亲“管妈妈”罗小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温州   马鞍山   温州市   妈妈   指战员   党费   消防员   母子   烈士   美文   思念   儿子   母亲   英雄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