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秦淮,烟水寒,月朦胧,商女恨,家国情


夜秦淮,烟水寒,月朦胧,商女恨,家国情

“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对于秦淮河的印象,最早来源于大诗人杜牧《泊秦淮》中那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淡淡的轻烟,朦胧的月色,笼罩着秦淮寒水与河边白沙。


岁月迁移,时空相隔,秦淮河依旧是那条缓缓流淌的河流,此时的夜秦淮,两岸霓虹彩光代替了旧时烛光烟火,秦淮商女与文人墨客停留在历史长河,留下这十里秦淮流淌古今。


夜秦淮,烟水寒,月朦胧,商女恨,家国情

秦淮河畔最有名的莫过于秦淮八艳的故事。画舫游船中如此描述这八位女子,“侠肝义胆李香君,高风亮节柳如是,清奇才女马湘兰,风流女侠寇白门,万里悲情董小宛,侠骨芳心顾横波,青灯古佛卞玉京,倾国倾城陈圆圆”。她们都是才貌双全,卓尔不群,能诗善画,通音善舞。却也因命运不济,于乱世中沦落风尘,红颜薄命。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当年诗人杜牧乃因后唐衰落而抒一时之闷,从此商女却被贯以不知亡国恨之名。孰不知商女应最先知亡国之音,也最恨国破家亡。若国泰民安,谁家女子不愿在家安安静静做个小家碧玉,要出来说笑卖唱,委身烟花之地。


商女在家国存亡之际,也不乏为家国而战之人,电影《金陵十三钗》中所描述的不就是商女犹记家国恨,为了家国奋不顾身与侵略者誓死抵抗。这十里秦淮亦是见证那些为家国而奋起的每一位女子。


夜秦淮,烟水寒,月朦胧,商女恨,家国情

秦淮河畔有一桥名“平江桥”,据说此桥专为前来赶考的学子在考试之时开放去贡院之通道,其余时间皆不通。因河畔一旁便是江南贡院,是我国古时最大的考场,更是明清时期官员的摇篮。明清时期大多数官员都出自此处。此处多有才子与佳人诗情画意的浪漫故事也便不足为奇。


夜乘画舫,游十里秦淮,倾听秦淮河上的传说与历史,领略六朝古都曾经的昌盛与现在的繁华。不禁有感而发,留几笔淡墨。


画舫轻轻涟漪起,河水潺潺月影摇。

左岸诗情右岸花,两岸酒家萧声寂。

六朝古迹隐秦淮,十二教坊成玉雕。

观月台映白鹭洲,平江桥牵桃叶渡。

岸上行人行船人,谁做观者谁入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秦淮   彩光   秦淮河   平江   水月   亡国之音   先知   贡院   画舫   烟水   亡国   明清   河畔   酒家   美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