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农村养老

说到养老,我的确有话语权。我一家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父母及奶奶都属于务农,养老也就是全靠子女。 我奶奶有一儿一女,也就是我爸和我姑。但我父亲2010年就去世了,当时我26岁,刚刚工作两年,我奶奶快 八十岁了。


话说农村养老

虽然奶奶年龄大,不过身体好,刚开始几年,她一个人在家,一个人做饭、一个人生活。我姑隔段时间去看看,我只有过节期间回家几天,联系最多的无非就是每天的电话。也就是从2015年开始,奶奶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我姑给我打电话说:“你奶奶一个人在家,恐怕不行。现在年龄越来越大,身边没人,有点啥事,我们都不知道。” 我的感触也不深刻,想着一个人在家,无非就是做点饭。再说了,我给带到郑州,还真没地方住,我跟媳妇孩子租的是一室一厅。生活没有什么安定的住所和稳定的收入,左想想又想想,最后我跟我姑也把实际情况给说了说。 她也没太好的方法,后来,我奶奶还是要坚持一个人住,我姑说她离的也不远,常去看看吧。然而突然有一天,我家邻居打电话给我说:我奶奶在诊所晕倒了,已经让救护车拉到县城医院了。我急急忙忙去了医院,姑父跟我说你奶奶心脏有点不好,也有可能是诊所下错药了。这些都无处查证,我们就不想别的事情了,在医院把病看好就行了,这一病就在医院住了20天。我姑打电话给我解释说她刚出门打工,走到了很远的地方,来回一趟也不容易。 结果第二天姑父回家干活去了,奶奶在医院跟我说:“看看咱家都没人,大家都有亲属,咱们一个来探望的就没几个”。我也没觉得有什么,自己生病了,为什么要通知别人都来探望呢。就笑着对她说着,没人来看望,还是很清净的,客人多,主家也很忙。咱家就咱俩想说什么说什么,也不忌讳。奶奶身体恢复很快,医生很快让我们办理出院手续,就让我们回家静养。

出院的那一天,我姑父来了,我们几个人拿着大包小包,租了一个三轮回家了。但到家以后,我奶还是挺虚弱,自己做饭,自己生活,还是不现实的。我姑父怕我耽误更多时间,就让我去上班了。他一个人在家里照顾。过了两个月,我姑打工回来了,就跟我商量把我奶接走,在她家住了两个月,就待不住了,非得要回家。我想想,回家也不是办法,就给她接到了郑州,我三口睡卧室,奶奶晚上就打地铺睡客厅。就这样将就着住了俩月。她也非常不习惯,在郑州郊区,一个人也不认识,还没有地方去。


话说农村养老

也快到春节了,送回老家也很不合适,就让我妹妹给她接到周口去了。这样我奶奶就跟候鸟一样,这里住一段,那里住一段,无论走到哪里,只有一个共同特点:陌生、不习惯。


话说农村养老

就这样,来来回回,我们三家转悠几年,也就到了今年春节,奶奶去世了,我们很简单的安葬了她。 生活很普通,却也都没太好的生活。老人也很无奈,想回家,也只有到快离开人世的时候,才回到原来的老宅。

今年我37岁,养老,也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去定义,但我自身的体会是需要经济和精力的支撑才能完成。对于我来说,我这个小家没有太多劳动力;对于我姑来说,她也有两个儿子,还要照顾下一代,也要照顾奶奶,精力的确不够用;对我妹来说,外嫁的孙女,也一样有着类似的压力。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有一点值得庆幸,我们至少还可以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做。

现在偶尔我还在想,等我老了,孩子还比上一代少,中间若有变故,他们养老将会更吃力。我们在养老的路上越走越窄,关键是如何破局,让老有所养呢?

经济是决定家庭养老质量的好坏,我们家的老人最后都不会得到很好的物质照顾。最多的也就是不抛弃。条件好的,如果没有人力,养老也是大问题。与其说孝顺与否,不如想办法拓宽补充机制。希望我们都能在晚年有个幸福美满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周口   姑父   郑州   诊所   美文   奶奶   精力   也就是   老人   年龄   身体   农村   孩子   医院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