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人送黑发人

每一位父亲都会带领孩子走一条前所未有的革命创新路。作为父亲,陈独秀对自己孩子有着特殊的要求。


陈独秀早年投身革命,把儿女情长抛掷脑后,以至于忙于革命,长子出生的啼哭声他未曾听到,襁褓中的微笑他也未曾看到。


两次东渡日本,第一次学习日语,接受西方思想;第二次陆军军校学习。每次学习都能让人有巨大的改变。


经历黑暗中的几载求索,也曾办报、教书、学习西方进步思想,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已升华为一名志在唤醒大众心智的新文化旗手。


有所求,必有所失,因此,陈独秀和孩子的亲情相对比较淡薄,因为自己常年在外,所做之革命事业,也随时会给家庭带来危险。革命者亦风流,这是那一代革命者的写照。陈独秀也不例外,1915年前后,他爱上并和原配的妹妹高君曼同居在了一起。对父亲的感情,可谓是百感交集,甚至还有一部分愤恨。


作为父亲,陈独秀对两个儿子是爱的,当得知家中遭到劫难后,他便立即将延年、乔年兄弟俩接到了上海。进步人士陈独秀有着对自己儿子独特的期待。在个人的某些品格上,他希望两个儿子能够像自己,在个人成长上,他希望两个儿子能够走出坚毅的步伐,自创非凡人生。


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青年时代就具有不俗的品格。因此在内心里,陈独秀希望两个儿子能够像自己早年经历的一样拥有“寒士”的品格。将延年、乔年接来上海后,他对两个儿子讲,我这里没有无忧的生活提供给你们,你们可以对我有怨言,但你们没有权利对生活有怨言。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也是在先进思想的熏陶下,延年、乔年兄弟俩虽然对父亲依旧有怨言,但对于深沉的父爱,他们却是渐渐懂得的,又或者说,对于父亲的残酷,他们觉得那并不是一种伤害,而是一种鞭策。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投身革命的坚韧意志永不变。


陈延年很善于打开工作局面,为了克服不会讲广东话的障碍,他常到万福路、大南路等工人聚集之地,与工人一起拉家常,交朋友。更让人钦佩的是,为了了解工友的生活和思想,他多次跟人力车夫一起躬身拉车,工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陈”。


与哥哥浑身散发无产阶级劳动者的气息不同,弟弟陈乔年皮肤白皙,身材瘦削,北方的同志们都称呼他为“白面书生”。但论起革命性,乔年亦是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前列,比起哥哥幕后策划过世界公运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大罢工——省港大罢工,他为三一八斗争流过的血,丝毫不逊色。


说起投身革命事业,无论是父亲,还是儿子,都以自己的方式全身心的投入。有其父必有其子,应该就是这么诠释的。大儿子被刽子手砍死,还不让收尸。二儿子在被捕以后,在上海枫林桥畔被枪杀。


后来陈独秀祭奠了大革命以来为共产主义牺牲的烈士;也祭奠了两个儿子。

酒洒到地上,老父亲不禁失声痛哭,老泪纵横。


谈论陈氏父子情,可以说,深沉的内涵都在“革命事业道路上”。父亲是一座山,但这座山有时候却是难以逾越的障碍甚至原罪。对孩子的爱,很特殊,要求两个儿子自创前途,他从未在他们前面指引道路,而是侧立在一旁观察,始终视他们为独立的个人,始终以坦诚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激励他们自成非凡的高峰。然而革命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前行之路都是用鲜血铺成,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好!

白发人送黑发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辛亥革命   车夫   年兄   黑发人   革命者   工友   品格   早年   怨言   美文   上海   白发   儿子   父亲   两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