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令人动容的抚恤证

原创:何凡


这是一本1962年由国务院内务部颁发的《革命残废军人抚恤证》。薄薄几页承载了老一辈革命军人对人民满满的爱,对国家浓浓的情。

一本令人动容的抚恤证

证件编号为000274,颁发时间为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前者说明那时评定伤残是非常严格的,因为轮到全军序列靠后的成都军区才不足三百名。后者说明三年困难时期刚过,国家有一定财力为伤残军人发放抚恤金。究竟能发多少呢?请往后看。

一本令人动容的抚恤证

第一页正面是革命统帅毛主席的标准像。曾长期在天安门上悬挂,为我们这代人熟悉。

一本令人动容的抚恤证

背面是主席“发扬革命传统 争取更大光荣”的题词。仔细看,第二页被人为的剪除了。如果没有分析错,应该是国家主席刘少奇的肖像和题词。特殊年代留下的这个痕迹,反映出政治斗争的残酷和主人的无奈。

一本令人动容的抚恤证

正页内容很丰富。注明:陈协,男,54岁,汉, 江西赣县 ,1933年2月入伍等基本情况。核心内容是从1934年至1946年,共因战负伤六次。分别在崇庆(现在的崇州?连级),遵义(营教),丹巴(战士),辽县(后改为左权县,129师团政委),沙河(纵队政委,团级),临江(同上)。可以看出,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冲锋在前,否则不会如此频繁的受伤。

一本令人动容的抚恤证

负伤情形,六次都是枪炮伤,分别位于手指,膑骨,腋下,腰,颞部。其肺部和颞骨终身留有“金属异物”。评定伤残等级为“二等甲级”。

一本令人动容的抚恤证

最后一页是抚恤金领取记录。从1962年起,至1

971年过世止,每半年领取22元。10年共领取了440元。看到这里,只能为陈协老红军(我的岳父)的付出与获得之悬殊而无语。他作为红军队伍里稀有的知识分子(中山大学毕业),如此多次负伤。1930年在学校参加革命,1933年入伍即担任连长。1955年授予上校军衔,八一,独立,解放三枚二级勋章。他只知舍身忘死,不晓名利何物,我为有这样的前辈而自豪!

一本令人动容的抚恤证

解放后,陈协身带累累伤痕,先后就职江西军区宣传部,军委公安军政治部,总政文化部,成都军分区等单位。在总政文化部工作期间,他组织举办了全军第一届书法展,并有作品参展。在公安军政治部创作了歌曲《公安军之歌》,回忆录《保卫白山》。这和他毕业于中山大学音乐系,在延安为《黄河大合唱》,《白毛女》小提琴伴奏打下的良好基础,密不可分。

一本令人动容的抚恤证

这本颁发于1953年9月19日的临时身份证,是当年军人唯一的证件。电话为4字开头的四位数,住址“娘娘庙一号”。

一本令人动容的抚恤证

1961年,全军统一颁发军官身份证。颁发单位为国防部。当时属稀罕之物的塑料封面,饱经58个寒暑,已老化干硬,难以弯折。

一本令人动容的抚恤证

身份证彩色扉页。

一本令人动容的抚恤证

颁发时间1961年5月1日,颁发单位成都军区。此时的陈协,由于伤病的拖累,已无法坚持正常工作。他选择调到历史丰富,文化氛围浓郁的成都。边工作边享受拉琴挥毫的晚年时光。

一本令人动容的抚恤证

军衔上校,授予时间1955年9月28日。签发军官身份证首长司令员黄新廷。

一本令人动容的抚恤证

位于四川巴中红军园林的这处纪念碑,完整记述了陈协这位大学音乐系毕业的特殊红军,全程爬雪山过草地,长征二万五千里,因战六处负伤的二等甲级伤残军人,文武兼备,光辉灿烂的一生。晚辈们对他身上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兼备的精神,将永世铭记,发扬光大。

一本令人动容的抚恤证

陈协1964年的留影。

一本令人动容的抚恤证

相识于白山黑水,相濡以沫数十年。

一本令人动容的抚恤证

1965年送长子陈宁章赴保定航校学习。

一本令人动容的抚恤证

终身爱好的小提琴,余音绕梁与生命同在。

一本令人动容的抚恤证

挥洒自如,自成一派的墨宝。

一本令人动容的抚恤证

江西赣州富裕塘是陈协的故乡。

一本令人动容的抚恤证

丰碑永远屹立在后人的心中。

一本令人动容的抚恤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内务部   成都军区   文化部   总政   抚恤金   军衔   军政   政委   上校   伤残   江西   成都   红军   美文   军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