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后,人生十忌,牢记余生顺遂

《论语·为政》中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五十岁之前,是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五十岁之后,仍是不断耕耘,但对最后的个人荣辱已经看淡。


企业家冯仑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人真正的伟大不是领导别人,而在于管理自己。”


管理自己是一生的事业,对于五十岁的人更是如此,天命之年,恰是人生的过渡点。


而以下10种禁忌,有助于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梳理好自己、整顿好生活。



01

忌思想僵化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生学问固然难以穷尽,但是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保持头脑更新,一个人才不至于僵化,不至于腐朽,特别是对于五十岁的人更需要如此。


今天看到一个热门视频:


视频里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身穿保安服坐在一架钢琴旁边,手指娴熟地弹奏钢琴,美妙悦耳的钢琴曲从音频中传了出来。


原来这位男子是兰州大学艺术学院的保安,因为日常工作受到学生的影响,他开始学习钢琴和书法。


看着视频里的他,熟练地弹奏钢琴,认真的写毛笔字,脸上满是平静,俨然看到的就是一位认真的学习者。


五十岁也可以重新打开求知的大门,重新走进学问的殿堂。


生活的颜色由自己决定,五十岁的人一切也可以重新开始。



02

忌倚老卖老


人到五十,多半阅历丰富,事业有成,但不可仗着自己有经验,倚老卖老,轻视他人。


《三字经》有言:“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讲的就是孔子拜七岁神童项橐(xiàng tuó)为师的故事。


项橐自幼勤学好问,被人们称为神童。


为了一睹项橐的风采,孔子慕名而来。


见到项橐的时候,孔子看到他正在和另一个小孩辩论太阳是早晨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两人争得面红耳赤,不相上下;


看见孔子过来,就向他请教,没想到孔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孔子见项橐不求甚解的样子,内心很是钦佩,于是弯下身子对项橐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


一代圣贤都不依仗自己的成就,不轻视他人,而是虚心请教,作为普通人更应该如此。


只有虚怀若谷,才可持续进步;也只有保持谦卑的姿态,生活才有持续变好的可能。


五十岁后,人生十忌,牢记余生顺遂



03

忌意气用事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容易被外人说动的人,很容易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最后让自己深陷痛苦当中。


单位里的王阿姨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了,平时的工作非常清闲。


但最近见她总是一脸的愁绪,人仿佛被抽了魂儿.


后来才知道,王阿姨是拿自己的养老钱30万元整和一位不熟的朋友去投资,最后全赔了进去,可以说血本无归。


起初王阿姨在这位朋友的鼓动下觉得钱闲着也是闲着,就做了这个贸然的决定。


意气用事之后,留给自己的就是如铅球般的打击,严重的话还会影响身体。


不论哪个年纪,冷静、智慧,永远是成事之根本;意气用事,则是败事的“加速器”。



04

忌对儿孙操劳过度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女做牛马。”这句俗语出自《增广贤文·上集》。


它的背后还有一个故事:


相传古代有位秀才多次考取功名,都名落孙山,心灰意冷的他远走他乡做了一个教书先生。


后来妻子怀有身孕产下一子,秀才就把所有的期望放在儿子身上。


在儿子还没识字时,秀才就一意孤行地和儿子对对联,儿子自然答不上来,秀才一气之下选择了出家。


也是后来妻子终于明白相公出家是因为儿子没有达到他的要求,觉得金榜题名的愿望要再次破灭了。


从那以后,妻子一心一意教孩子读书识字,还请了教书先生。


经过多年苦读,秀才的儿子一举考中了状元。


听闻此消息秀才从寺庙赶回老家,却不料多年未归,看门的人早已不认识他了。


秀才在与看门的人交涉的过程中,从门缝看到了高中状元的儿子。


因还是无法进入府邸,秀才只能求笔墨留言。


“离别家乡十八秋,千钱斗米我不收;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从此之后留下了这首经典诗句。


用此劝告所有父母,待子孙长大之后,适当的指引自然可以有,但莫要过度操心,否则会给他们造成困扰。


五十岁后,人生十忌,牢记余生顺遂



05

忌过度节俭


做父母的习惯了只为家庭辛勤付出,不舍得为自己花钱,习惯了“穷养自己”。


《资治通鉴》里有这么一句话:“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生活固然要有节制,但也要有个度;若当内心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幸福感也会降低。


人到五十,不必过度节俭,反而要学会“富养”自己。


俗话说:“你的钱花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每天吃的都是新鲜的瓜果蔬菜,收获的是安心和健康;花钱去购物和旅行,收获的是开心和美景。


人到五十,该适当犒劳自己了,生活不只是给家人创造幸福,自己的舒适愉悦也非常重要。


偶尔让自己享受一下,反而会快意身心。



06

忌沉溺在年轻时的成绩


春秋·接舆《凤歌》里一句话:“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意思是过去的成绩已经过去,正在到来的还可以补救。


年轻时收获的成绩已经成为历史,人到中年,更辉煌的成果应该属于未来。


演员陶虹属于表演界的实力派,曾凭借电视剧《小欢喜》中的宋倩一角,一举拿下白玉兰奖最佳女配角。


其实在二十年前,小陶虹就已经红过了。


大三时她就参与拍摄了《黑眼睛》,通过这部影视剧陶虹一次斩获了叙利亚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华表奖、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等多个奖项。


站在中年的节点上,回顾之前的成绩发现陶虹并没有活在过去的成绩里,而是在往后的几十年一直保持低调,用演技说话。


正因如此,才拥有现在更加出彩的表现。


人都是不断成长和进步的,五十岁之后也是这样;不沉迷在过去的光彩里,才能迎接更崭新的明天。


五十岁后,人生十忌,牢记余生顺遂



07

忌忽视身体健康


《黄帝内经》中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不过度劳累,才能身心健康,远离疾病。


五十岁后,身体看起来还算健朗,但实际上身体机能已经进入一个平缓的状态。


年轻时轻易能做到的事情,现在再做会感到力不从心。


正所谓:“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身体偶尔亮起的红灯,就要放在心上,因为此时不同往日;


及时对身体的不适,引起重视,很可能会避免更大的痛苦。


五十岁,不要拿健康开玩笑,没了健康,一切幸福和成就都是空谈。



08

忌忽视陪伴余生的人


人到五十,要懂得珍惜。


与自己风风雨雨大半辈子的人,才是最懂自己的人;越是平淡的感情,越让人感到心安。


“得到”手机软件创始人罗振宇在一次演讲中提起自己的一个故事:


曾经,他很抗拒婚姻,甚至想这辈子都不结婚了,直到后来在海边偶遇一个老人,让罗振宇对婚姻有了新的理解。


老人讲述了自己对婚姻的看法。


两人结婚不是为了贪图对方的钱财,而是为了在平淡的生活中找一个懂自己的人过完余生。


假若遇到生病,半夜三更想喝水,只要捅一捅旁边的伴儿,即使不说话,对方都会懂。


这种“懂”是几十年的感情中培养出来的,没有日常的相互付出,哪有关键时刻的守护照顾呢?


半生过后,懂自己的人一直在,便是余生最幸福的事了。


人到中年莫忘记,珍惜最初的那个人,守护最真的那份情。


五十岁后,人生十忌,牢记余生顺遂



09

忌无谓的攀比


有句话说得好:“生活的累,一半源自生存,一半来自攀比。”


年轻时自己什么也没有,倒拿不出什么东西与别人进行比较;但人到五十,物质财富略有积累,孩子也开始积累自己的成就,反而出现了攀比风气。


《婚巢》电视剧里有两个相互攀比的婆婆,他们比较的不是别的,而是自己刚进门的儿媳妇。


一个说自己的儿媳刚度蜜月回来,给自己买了一条不起眼的丝巾,都好几千块钱;


另一个听后,整张脸都露出不屑的神情,紧接说自己的儿媳是某某大学的高材生,平时喜欢写小说,以后要当作家,现在在一家知名的广告公司上班。


整个画面都是无法掩盖的攀比气息。


其实拿儿媳进行攀比,只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并不会给当下的日子带来丝毫改善。


人到中年,守住自己的真实生活,才会迎来平静的幸福。



10

忌太在乎年龄


很多人囿于“五十”这个数字,被年龄所束缚,即使生活枯燥乏味,也不敢尝试新的。


还记得满头银发但走上T台的王德顺老爷子吗?


在同龄人都在家含饴弄孙、安享晚年时,王德顺选择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49岁那年王德顺成为北漂一族,来到北京,他开始研究哑剧,因为哑剧属于形体表演,所以50岁的王德顺重新走进健身房。


57岁时,他创造了“活雕塑”,为了能演好“活雕塑”,王德顺又开始练起了肌肉。


往后的两年,王德顺又先后学习了骑马、骑摩托,甚至做起了DJ。


在外人看来,王德顺一直迸发着一种追求的精神,在50多岁的年纪敢试敢闯;


而在他看来,自己只是没把年龄放在心上,即使人过50,一样可以活出另一番味道。


抛开年龄限制,遵从内心,你会发现自己没挖掘出的闪光点,活出新的人生。



木心说:“我从五十岁以后才知道了做人的味道。”


五十岁,人生走到中途,生命的回甘开始慢慢涌现;


人生虽过半,但也可以拉开另一个世界的新帷幕。


以上十种禁忌可以当作拥抱良性生活的小心得,细细品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相信定会有所收获。


人到中年,拥抱变化,守住最真实的日子,幸福充实地过完余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余生   孔子   人生   意气用事   人到中年   儿孙   儿媳   秀才   美文   年轻时   钢琴   成就   儿子   身体   成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