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的老人:人到晚年,真正靠得住的不是子女,而是这两个人

更多原创作品,欢迎点击左上角关注

84岁的老人:人到晚年,真正靠得住的不是子女,而是这两个人

文/田喵喵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爷爷八十四岁了,每次打电话都叮嘱我说:“这个我现在告诉你,以后你就知道怎么做了……”爷爷很厉害,年轻的时候懂医术,厨艺也厉害,现在年纪大了,每一句话都像是在跟我告别。

家庭的复杂程度就不一一赘述了。

爷爷不差钱,儿孙们日常给的也够花了,爷爷膝下好几个儿子,年轻的时候也是和奶奶一把屎一把尿把十几个孙辈拉扯大的。然而到今天,爷爷已经独居十几年了。

老一辈有老一辈的说法,我们这些后生不敢妄加评判,只是我从爷爷的处境中看到了国内当今很多老人的现状,也从爷爷的孤独中,也懂得了人到老人深深的不易。

在我眼里,爷爷真的是个很坚强的老头。脾气倔,从不认输,哪怕是跟自己的儿子,也敢理直气壮地吵架,正儿八经地要求赡养,但他的这种强悍,只敢对着其中一个叔叔。

因为其他的孩子,不是不吃他这一套,就是年轻的时候被他追着打过,他自知理亏。

爷爷不算命途多舛,但也吃过一些苦头。

前些年雨天一个人在家,房顶堵塞,水从三楼渗到了一楼,爷爷拿了梯子想要去把出水口通一通,结果上到半道梯子一滑,整个人顺着旁边的铁皮滑下来,被割掉了半只耳朵,倒在一滩雨水中,晕了过去。

幸好邻居从高处看到倒在楼顶的爷爷,通知了家里人,紧急送医后,在医院住了半个多月。

回家后缝起来的耳朵又断断续续处理了两三个月,才算彻底痊愈。只是自那以后我发现爷爷的胸膛左右一高一低了,走路不一会儿也喘得上气不接下气。

爷爷脾气不好,为人固执,生气的时候嘴特别毒,我也是在这一两年,才从观察中发现了爷爷的这些缺点,以前在我的眼里,他就是个无比慈爱的爷爷。

84岁的老人:人到晚年,真正靠得住的不是子女,而是这两个人

近些年来,那个坚定不移地一直在赡养爷爷的叔叔,对爷爷也有了一些小小的看法,大抵也是在经历过了一些磨难之后,懂得了谁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人吧。所以当婶婶和爷爷发生冲突的时候,叔叔也不再顺着爷爷了。

当年分家的时候,兄弟几个把爷爷分到了叔叔家,叔叔外出务工,爷爷带着叔叔的孩子们住在叔叔家,没想到这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如今孩子们长大了,都到了外面的城市工作,叔叔又常年在外,爷爷也习惯了一个人住。

有一次,爷爷生病了喘不上来气,头晕直冒汗,打电话给堂弟,好在堂弟距离不远,马上请假开车回去,送爷爷去了医院。还有一次,爷爷生病住院,叔叔在家族群里问谁愿意回去照顾爷爷,群里没有人回复,叔叔一怒之下永远退出了那个家族群。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曾说:“为自己的利益而争论,人人都是雄辩家。”

越是多子女家庭,越是贫富不均的多子女家庭,在父母赡养的问题上就越多问题。我爷爷算好的了,虽然他的子女也会想要像踢皮球一样,把爷爷的赡养问题踢来踢去,但转过几圈之后,还是回到了叔叔家。

今年年后出门去外地,叔叔包括几个孩子一家人全部都过去,叔叔问爷爷,要不就跟着一起去,也好有个照应。爷爷摇摇头说:“我年纪大了,就不去了,生死有命,你们不用担心。”

电话里爷爷也常说,老人家,年纪到了说不准的。他偶尔还会给我讲讲身边老人的故事,比如谁谁谁突然就瘫痪了,或是突然就怎么样了。

爷爷的坚强,还体现在另外一点,他非常清醒自己的处境,一般情况下也不随便麻烦子女。

比如眼睛看不见了,他就自己去医院割了白内障,手术做完了才说,我说怎么不早说我带你去大医院啊,爷爷说不用,太麻烦了。

比如说爷爷经常腰痛、腿脚无力,牙齿也差不多掉光了,但爷爷对自己身体每一项机能的下降,都不自怨自艾,而是积极地求医问药,比如腿脚无力现在就一直在吃药,吃了才有力气。

84岁的老人:人到晚年,真正靠得住的不是子女,而是这两个人

爷爷非常懂得保养自己的身体,以前我也问过他,万一身体动不了了,生活没办法自理了,怎么办呢?爷爷摇摇头笑着说,那就麻烦咯。

是的,以我们家的情况,儿孙们全都在外面,唯一在家里生活的儿子也隔着几十公里的距离,也怕麻烦,也有嫌隙,都是想着能不管就不管。

小说家戈舟曾穿越大街小巷去参访了很多的老人,写出了非虚构《空巢》一书,其中第一篇故事中,有一个细节很打动我。

“前年夏天,我突然发了次病,人好好的昏倒在自家院子里了,人事不省。好在老伴儿在身边,一边手忙脚乱地给我掐人中,一边大声喊邻居帮忙。邻居家的小子骑着摩托车请来了村里的赤脚医生,打了一针我才缓过劲来……”

怕犯病,几乎是所有老年人的心病。人老了有个头疼脑热的,身边也没个照看的人,总会悬着一颗心,怕自己什么时候挂了都没人知道。以前北京有一位独居的老太太曾说,她尽量能不洗澡就不洗澡,怕摔,摔了自己麻烦,子女也麻烦。

奶奶很早就去了,偶尔提起,爷爷也有点一脸骄傲的样子,说这年轻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合作把子女养大,如何给儿子办婚礼,如此伺候几个儿媳月子,如何帮助子女们带孩子。

《空巢》这本书里还有一个细节,也是第一个故事中的老人说的:

“我和老伴也去城里儿子家住过。说实话,住不惯。我在城里住不惯,地里的活儿仍不下,我跟儿子住着到底也是别扭。总感觉那是人家的家。儿子当然是自己的,可是我就是觉得儿子的家像是外人的家,我去住了,觉得生分。”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啊,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丰富多彩,也再没有那个精力折腾了。老话常说“落叶归根”,人老了是不会想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家乡的,跟着儿子背井离乡,更是不可能。

84岁的老人:人到晚年,真正靠得住的不是子女,而是这两个人

老一辈的人,总喜欢强调“养儿防老”,可晚年最好的依靠,并不是子女。正如我84岁的爷爷一样,人到晚年最难过的不是没钱,也不是子女靠不住,而是自己一个人。

老话说得好:少年夫妻老来伴。

伴侣就是这么神奇的存在,不管年轻的时候如何吵吵闹闹都好,等到老了,两个人相互扶持,回到家里有人说说话,生病了有个人端茶倒水,就会深刻懂得老伴的好处。

人这一生啊,什么都是过客,父母会老去,子女会长大有他们自己的家庭,亲朋好友也各自有各自的家庭和生活,大家都很忙,没有人会有空来管你,照顾你,除了你的老伴。

是的,这个世界往往就是这么残酷,也因此,很多老人对自己的子女有怨言。亦舒说:“好的婚姻,是凌晨三点,她递过来的一杯温水,是他伸出来的一双手臂。”

越是生命逼近终老,这种“夫妻情”就会显得越珍贵。人老了真正靠得住的,往往不是子女,而是老伴,当老伴去的,真正靠得住的,也就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

你得自己坚强,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尽可能地保养好自己,让自己少受病痛的折磨。

我曾经跟母亲说过爷爷的的处境,没想到母亲脱口而出就是:“老人家就是这样子,等以后我和你爸爸老了,也是这样的。”

细思极恐。随着医疗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我国老龄化人口越来越严重,可一些老人,尤其是一些农村老人,晚年生活大部分都被孤独笼罩。这些老人都有着怎样的故事?我们该怎么去关怀这个群体?

戈舟的《空巢》,一部少有的关注老年群体的非虚构作品,整本书的内容都是以倾听老人为主,全是“聊出来”的故事,二十多个老人的亲口诉说,二十多个家庭的不同境况,代表了很大一部分老年群体心声的文学作品。

如果你也想看看别的老人怎么活,如果你想更了解家里的老人,那么,建议你也来看看这本书。《空巢》写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身边一个个生动的,却又无法和家人和解的老一辈的当下和过去。

愿你也能读懂此书,读懂父母,读懂那些和我们一样的老人。

84岁的老人:人到晚年,真正靠得住的不是子女,而是这两个人

-END-

@我是田喵喵,关注我,进我主页看看,和我一起成长。

#情感##情感情感##情感事务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晚年   子女   老人   老伴   美文   处境   叔叔   爷爷   年纪   麻烦   儿子   身体   身边   年轻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