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性和死亡

爱与性和死亡


某搜索引擎给出的大数据结论中:


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上网搜索如何自杀。每天,就有3.5万人在搜索“自杀”。也就是说,每当有四个人在搜索“幸福”时,就有一个人在搜索“自杀”。


当然,每天超过1000人搜索的词条还包括:


“活得没意思”

“想自杀”

“如何自杀”

“自杀的方法”

“烧炭自杀”

“安眠药自杀”

“上吊”

“跳楼”

“可以平静死去的方法”

“无痛苦结束自己的生命”


等等等等.....让人触目惊心。


自杀,一直是中国社会最沉重的悲剧之一。一个孩子自杀的风险,要比他被拐卖的风险大二十倍,比出车祸的风险大两倍。然而,大多父母会一再担心孩子在外的安全,却很少人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是否遇到了危机。


自杀是一种社会失序。


与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自杀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反复的心理斗争,很少有人是在沉默中死去的。


死亡,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几乎所有的计划自杀者,在死亡面前,都曾长久地徘徊和犹豫,用了大量的时间去坚定决心。甚至,95%的自杀者,都曾经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寻求他人的帮助和确认。在潜意识深处,在他们一步步走向深渊时,还希望有人能拉一把他们,也许,仅仅需要一点点温暖和倾听。


然而,遗憾的是,在之前,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去怎么做。


一个普通人,也许一生都忙忙碌碌,随意而安,很少会停下来反思自己的人生意义在哪里。甚至在平时,他遇到这种话题,会觉得无聊、无谓和可笑。只有一个时刻例外,就是他陷入困境,自杀的念头闪过时候,他会坐下来开始反思:


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我还能不能坚持下去?

我该往何处去?


而这些问题是否能得到回答,则关乎生与死。然而不幸的是,传统的文化和教育,可以帮人做题、考试,却从来无法真正帮助一个人面对这些问题。而死亡教育的缺失,让人陷入困境时很无助。结果就是在人生最需要反思的时刻,他无法得到任何指引和帮助。


在我们的文化和教育中,一直以来缺了三个重要的部分:性的教育、爱的教育、死亡的教育。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在性、爱与死亡面前,我们的文化呈现出了一种冷漠的忌讳,看似实用主义,凡是“没有用”的,一概不回答,凡是“影响成绩”的,一概要反对,凡是关乎生命质量的,一概要远离。其实,对人生根本问题的逃避,让人们无法学会面对爱,无法面对欲望,在同他人最深层次的连接面前,总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前几年深圳首部中小学生性教育读本,一再遭到家长投诉,最终被赶出课堂。老师说:“长大你就知道了”。试问连一个单词都要反复背的孩子,在人生问题上突然被当作生而知之,自然悟道的圣人?也许,这些问题,连家长和老师自己都没有想过。


然而,当一个人学到的,只有做题家的技巧,变色龙式的生存智慧,植物性的生命体验时,他的精神世界和生命质量,也就异常脆弱。因此,当人生受挫的时候,无法面对失败,更无法学会求助。


死亡,也就成了标准答案。


逃避对死亡的教育:

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逃避对生的思考。

逃避对爱的教育:

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逃避对生活的答案。

逃避对性的教育:

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让这个社会更加混乱和变态。


拥有的再多,也不会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生而知之   自杀者   概要   美文   困境   面前   家长   意义   时刻   风险   精神   生命   质量   孩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