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开心的根本原因:想太多

人不开心的根本原因:想太多


当下,我们常听到一个词叫“崩溃”。


有人说,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只在一瞬间,因为实在不开心。


实际上,人活得不开心,关键在于太会“想”。


老子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万物皆是由少而多,由简及繁。


人的思想也是如此,因为“想”,才有了七情和六欲。


有些想,成就了喜乐,可有些想,则是伤悲的根源。


1


乱想


唐朝宰相陆象先,曾出任了剑南道按察使。


上任后,对百姓宽厚仁慈,即便对有罪之人,也不轻易动刑,而是以德以理服人。


有次,下属对他说:“希望您能采取些严厉的杖罚,树立自己的威望。要不然,百姓和属下们就会轻慢你,就没有人会怕你了。”


陆象先听后,摇头说:“当政的人,讲理就可以了,何必要用严刑来树威呢?这不是宽厚之人所为。”


在他眼里,这位下属就是名副其实的“庸人”。


因为,他后来常讲:“天下本来没有那么多是非,庸人自己心里不安,才生出许多是非。”


许多时候,人的烦恼都因内心的恐惧害怕。


古人讲:“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越是习惯活在他人的世界,越是畏惧做错事,畏惧说错话,畏惧遇错人。


因为畏惧,胡思乱想,因为乱想,把虚假的都想成貌似真实的。


长此以往,于己焦虑不安,于人又患得患失。


其实,人生如白驹过隙,一切因果,自有安排,是非祸福,命里注定。


王阳明曾说:“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


养心之法,无非是要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那些无谓的猜测遐想,到头来只会发现,庸人自扰罢了。


毕竟过日子,想得越多,越容易引发焦虑,反而徒增烦恼,乱了分寸。


不如常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之豪气,不去沉迷纠结过去,不必过分担忧未来,活在当下,随遇而安。


2


奢想


《六书精蕴》说“心有所欲而思也”,一个人有了欲望之后,就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奢想。


如果追求的东西太多,人必定是思绪万千,人生也将负累重重,甚至变得难以取舍,没有方向。


人生中,唯有摒弃过多的奢想,才有峰回路转的境遇。


就像《道德经》所言:“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根绝欲望可以保持安静,这样天下自然就稳定了。


当年,曾国藩统帅的湘军,历时两年攻下“天京”,平定了太平天国,立下人称的“天下第一功”。


此举可谓功高震主,让曾国藩的权势和威望都达到了顶峰,甚至,当时世人一度期盼他能起兵叛变。


可打了胜战之后,曾国藩非但没被眼前的利欲所蒙蔽,反而作出“裁撤湘军”的惊世之举,撤掉了自己统帅的军队后台。更在上报朝廷立功名单的时候,将自己弟弟的名字写在别人后面,淡化自己和家人的功劳。


正是他敢于自断羽翼,才让朝廷对他彻底放了心,最终保全了自己和家人。


后来,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他把自己在京的宅邸命名为“求缺斋”,正是出于这种“求缺”的心态。


求缺,是为了提醒自己不可利欲熏心,垂涎三尺,也是要警醒世人,生活不可能十全十美,生活的真谛就在于缺憾。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


保持缺憾之心,正是为了抵抗为人“贪得无厌”的本性,克制自己的私欲,减少无谓的奢想。


如此,在得之时,才会谨言慎行,珍惜感恩,在失之时,也不灰心丧气,明白“缺”才是人生的常态。


有句话说得好,知足的人,即使睡在地上,也如处在天堂一样;不知足的人,即使身在天堂,也像处于地狱一般。


人不开心的根本原因:想太多


3


空想


有一个逻辑理论,叫“鸭子定律”。


人们常看到鸭子在池塘里游水,总是不紧不慢,悠闲安逸的样子。但实际上,鸭子凫水时,水面下的鸭蹼是一直在拼命地划动,一刻也不停歇。


这正如人生中,许多人总爱凭空设想,为什么别人的成功看起来毫不费劲?却往往看不到别人背后,那些拼尽全力的付出。


凭空设想,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就会滋生“不如人”的担忧;只想不做,没有行动就没有结果,就会引发“我不行”的错觉。


《孟子》讲道:“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意思说,再容易生长的植物,没有坚持栽培,也是永远长不起来的。就好比,人如果没有坚持行动的恒心,同样会是一事无成。


有太多时候,人信誓旦旦想要变好,可又不愿走出舒适区,无力改变自己的现状,无法做到自律坚持。


于是,日子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终究盼不到心中的“蓝图”。


这就是空想之人的真实写照,一方面为别人看似“轻而易举”的成就而羡慕不已,一方面又为自己没能行动起来而懊恼自责。


何炅曾在节目中说:“努力、坚持并付出,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要么,就和自己的平庸握手言和,要么,就让自己的努力配得上自己的梦想。”


的确如此,梦想能照进现实,从来不是因为想得多,而是因为做得好。


常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要停留在不切实际的空想中,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唯有行动才能出成效。


空想一千次,不如实干一次,迈步前行,方能领略途中风景。


就算前行中狼狈地跌倒,也胜过原地上华丽地徘徊。


写在最后


《菜根谭》有言:“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说的是,事情来临了,应由心出发,尽力而为,事情过去了,也要心归平静,一切皆空。


人生不是摔跤比赛,千万不必跟自己捣腾较劲,太会想未必就是好事。


放下杂念,淡然缺憾,躬身力行,然后顺应天道即可。


正如禅语所言,“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好好疼惜自己,善待自己,人生才有精彩纷呈的可能。


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菜根谭   太平天国   湘军   养心   庸人   统帅   空想   宽厚   缺憾   朝廷   美文   畏惧   鸭子   是非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