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圣”颜真卿:所有遇见皆有因果

初夏的一个晚上,颜惟贞在长安敦化坊的家里来回踱步。伴随着一声婴儿啼哭,他第九个孩子出世了。


颜惟贞给孩子取名“真卿”,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好官。


颜真卿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成为了有唐一朝响当当的忠臣良将。


他死后,嗣曹王李皋痛哭不已,唐德宗为他废朝五日,后世的宋高宗更是尊其为神。


欧阳修评价他说:“颜公忠义之节,皎如日月。


颜真卿,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纵观其跌宕起伏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颜真卿将蹉跎岁月里遇见的所有人,都化成了一把刻刀,为自己雕刻出了慈悲而又不屈的筋骨。


其实,所有遇见,皆有因果。

“楷圣”颜真卿:所有遇见皆有因果

1

离开我们的人,教会我们成长


颜惟贞只是个从六品的小官,他的难处不仅是一家老小的生计,还有来自朝堂的明争暗斗。尤其是这两年,韦皇后、李隆基、太平公主的政治斗争愈演愈烈。


颜惟贞在担惊受怕的日子里心力交瘁,在颜真卿三岁时,撒手人寰。


没有父亲的教导,颜真卿敬身边有识之士为老师。开蒙伊始,缠着舅舅、舅母、大伯和哥哥们教他读书。住在外公家时,就跟着外公做学问。


居无定所,成了流动的学堂,而贫穷,却一次又一次磨练着他的意志。


富庶繁华的长安城,从来不缺鲜衣怒马的富贵公子,他们出入酒肆,风光无限。


哪个少年不爱华衣美裳,哪个少年不爱美人侧目?但颜真卿在贫苦的岁月里,练就了高于同龄人的心智。


穿不上绫罗绸缎,就穿粗布长衫;吃不上山珍海味,就吃粗茶淡饭;没有钱买笔买纸,就拿树枝在黄土墙上练字。


他从未怨恨父亲的早逝让生活急转直下,也从未愤慨不公的命运让他吃尽苦头。


在科举这座独木桥上,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而颜真卿,在26岁时,就一举考中进士。成为“七绝圣手”王昌龄的同年生。


人生不易,谁都会遇到难以渡过的关口,每个人肩上都有不同的压力和无法言说的委屈。幼年丧父,就是颜真卿人生的第一个关口。


父亲的离去后,颜真卿遇强则强,从厄运里看到希望,在别人静看庭前落花,悲春伤秋时,颜真卿在打磨品性,苦行求渡。


《庄子·则阳》有云:“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离开我们的人,带给我们悲伤,也教会我们成长。他们把未尽的爱,转化为我们成长的内驱力,加持着我们前行。


“楷圣”颜真卿:所有遇见皆有因果

2

为难我们的人,教会我们成熟


进士及第后,颜真卿闷闷不乐,他的心思,全在等待朝廷派官。


终于在两年后,当上了“校书郎”。可是刚赴任不久,母亲病逝,颜真卿不得不回家丁忧三年。


直到天宝元年,颜真卿回到长安重新参加了选拔考试,被任命为醴泉县尉。


之后一路高歌猛进,四年后,做了长安县尉,后来又两次升任监察御史。


颜真卿仕途顺遂、政绩斐然,时称“浇风莫竞,文政大行”。


天宝八年,颜真卿再次被提拔为殿中侍御史。做为政坛新星,颜真卿引起了不少大人物的青睐,其中,就有杨国忠。


颜真卿被暗许高官厚禄,但他不为所动,发誓不与杨国忠为伍。


两年后,也就是颜真卿写下传世名作《多宝塔碑》这一年,杨国忠在与宰相李林甫的斗法中获胜,一手遮天。


得势后,杨国忠开始算旧账。颜真卿首当其冲,他被排挤出京,远去平原当太守。


在顺遂的仕途上,杨国忠给了颜真卿当头一棒,也给颜真卿上了生动的一课,一朝为官,只有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还要有老成的手段和成熟的心智。


人活在世上,遇见的人形形色色,有人帮你,就有人踩你。伤害,能摧毁一个人,也能成就一个人;坎坷,能绊倒一个人,也能扶起一个人。树结疤的地方最坚硬,人又何尝不是;起了茧的双手,才不容易受伤。


《维摩诘所说经》有云:“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华。


人在风花雪月里贪食蜜糖,永远青涩易折,只有饮下一杯杯苦酒,才能风雨不催。


颜真卿即将在平原任上迎来人生的“至暗时刻”,若不是杨国忠的“为难”让他知道官场的浑浊和人心的险恶,恐怕很难从九死一生的险境中走出来。


“楷圣”颜真卿:所有遇见皆有因果

3

打不倒我们的人,使我们强大


颜真卿赴任后,吊着一口气,干得十分出色,连远在哥舒翰幕府的高适,都写诗赞叹“豪富已低首,逋逃还力农”。


可不久后,颜真卿“膨胀”了。


他开始游山玩水,不理公务,而这一切全是颜真卿的精心策划。


平原郡在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的辖区,安禄山狼子野心,颜真卿早就看在了眼里。他明白,如果直言劝谏,唐玄宗和一众权臣只会把矛头再次对准自己。


于是,颜真卿白天一副文人做派,晚上带领百姓加筑城墙,囤积粮草。


果然,在三年后,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起兵谋反。


叛乱爆发,河北郡县势如劈竹,不少直接投降。只有平原郡,防守严密,坚如磐石。


国家存亡之际,他和大哥颜杲卿振臂一呼,率领宗族子侄参战。不少郡守,率千军万马,奔赴平原,并推举颜真卿为盟主。


安禄山对颜真卿恨之入骨,十二月份的一天,他给颜真卿送去了三颗血淋淋的人头,派人扬言:“这就是你的下场”。


颜真卿将悲愤化为力量,但现实的残酷,远超他的想象。


在常山之战中,大哥颜杲卿被俘,安禄山砍断了他的手脚,又割下了他的舌头,一直虐待至死。


哥哥殉国的消息传来,颜真卿悲痛欲绝。但这份国仇家恨,使他愈加坚定!


为了取得平卢地区的军事支援,颜真卿竟让唯一的儿子颜颇当人质。在集结了多郡的义兵后,颜真卿获取了棠邑、魏郡大捷,与郭子仪、李光弼的九门、嘉山大捷,遥相呼应。


两面夹击下,安禄山大燕皇帝的梦,顷刻破碎。


安禄山在颜真卿心里留下了无数道伤疤,但同样实现了他“武能上马定乾坤”的理想和为国尽忠的夙愿。


桐华在《最美的时光》里写道:“这个世界,黑暗总是与光明共存,我们无法逃避黑暗,但是我们永远可以选择拥抱光明。”


人的一生中,总有强劲的对手试图压垮我们,在他们带来的“至暗时刻”里,也有光明可循。那颗历久弥坚的心,就是黑暗里的光,终将带领我们走向更强大的自己。


“楷圣”颜真卿:所有遇见皆有因果


4

所有遇见,皆有因果


安史之乱后,颜真卿回到长安。他试图整顿朝纲,重现大唐盛世,但却处处受阻,有心无力。他得罪了很多人,不少权臣想置他于死地。


784年,军阀李希烈反了,70多岁的颜真卿被派去宣读朝廷的劝降旨意。如此“羊入虎口”的一幕,背后是权臣卢杞的杰作。


在李希烈的营地,颜真卿慷慨激昂地劝他息兵投降。结果可想而知,颜真卿被李希烈绑了。


不管李希烈如何恐吓、侮辱、威胁、拉拢,颜真卿无动于衷。


恼羞成怒的李希烈,让手下勒死了颜真卿。


颜真卿死了,但他守住了自己的气节,守住了读书人的尊严,守住了国家的底线。


人和人的遇见,有的叫缘分,有的叫劫难。无论是帮你的,还是害你的,都是命中注定的摆渡人。


颜真卿用生命,打了场不动声色的胜仗,成全了父亲的期许,成全了爱国之心,也成全了他的忠义之魂。


不管是当朝,还是后世,颜真卿的文武韬略和崇高人格永远被铭记,从这点看,时间赋予了他永生的意义。


曾国藩说:“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没有无故遇见的人。决定我们人生走向的,正是我们从众生相遇中攫取的力量。


往后余生,愿你站在生命更高的维度,去看待你遇见的人。


与君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郡县   忠义   天宝   县尉   权臣   长安   御史   光明   仕途   进士   因果   美文   平原   守住   教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