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史话——名门儒医吕郁哉

(十)名门儒医吕郁哉

文/康桥

吕郁哉,原籍浙江省绍兴市。生于1890 年, 卒于 1985年。享年95岁。

吕郁哉从医70余年,青年时曾从事文史教育工作,1914年弃儒从医。先后拜上海名医陆渊雷等学习中医,攻读 《内经》《伤寒论》等著作,出师后在上海、甘肃等地行医。

在甘肃省酒泉市医院工作期间,曾在酒泉师范学校兼职教文史。他擅长诊治疑难杂病,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1956年10月调往甘肃省中医学校《内经》《伤寒论》任教,著有《中医诊断纲要》《凭脉辨证凭证用药》。晚年在家行医,几乎把一生的心血都倾注在患者身上,是甘肃省德高望重的老中医。

杏林史话——名门儒医吕郁哉

1.深究脉症,熟谙病机

“凭脉辨证,凭证用药”是吕郁哉临床实践活动的总结,他把理法方药综合成整套的临证活动,继承了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的理论,认为只有掌握了它,治病才能得心应手,否则,就会药证不符导致逆症坏病。他常说:治病不难, 难在辨证,更难在辨脉,因为,舌象相对地比脉象容易掌握。他认为,掌握了脉象,处方用药自然水到渠成。如果对脉象模糊,只凭症状下药则感觉心中无数,疗效不显著。所以,首先要把脉象弄清楚,再用八纲辨别虚实。

他经常强调,脉、症、药是互相联系的整体,医生的良庸之分,就在于是否懂得这一点。若要懂得并深刻地了解到这一点,必须经过临床多年,心领神会,才能信之坚,守之固。医圣张仲景在《伤寒?六经篇》中就写有“脉症并治” 四字,并不厌其烦地在每篇上重复地写了又写,无非就是为了引起后学者的注意,防止把脉、症、药三者单列起来个别对待的毛病。

杏林史话——名门儒医吕郁哉

他说,首先要从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六个脉象上体会,其余的脉象学起来比较容易。“三迟六数平四五,有力无力分虚实,轻举易得是表证,病若在里沉中寻”。以脉的有力无力来把握虚实,因二十八脉中洪、滑、大等都可以包括在实脉中,细、小、微、涩等都可以包括在虚脉中。如果只照罗列的许多感性材料来处理疾病,就会犯《内经》所说的“虚虚实实”的毛病,这说明脉在四诊中的重要性。舍脉从证在临床上比重不大,凭脉辨证是正常的,舍脉从证是例外。

他认为,病症必须与患者具体条件结合起来认识八纲,在临床上大胆地把虚实两纲贯穿在其余的六纲中,凭脉象的有力无力分析疾病的盛衰、进退、缓急,并作为处方用药的标准。本来表、实、热三个为阳,里、虚、寒三个为阴,在患者的正气与邪气斗争胜败对比上,就常出现表实、表虚、里实、里虚、虚寒、实寒、虚热、实热,不应教条地来认识病症,而应以患者正气的表现来掌握具体病情。离开了脉而言症,则症每多假象,而凭脉以认症才能得其实际。

总之,从整体上看,脉、症、药的联系,不外阴阳、表里、气血、水火八字,应正确掌握这八个字,恰如其分地处理疾病。

杏林史话——名门儒医吕郁哉

2.心系庶民,解忧排难

在繁忙的临床、教学之余,吕郁哉牵挂着广大民众,正如他在《活人金丹选集》中谈到的“鉴于乡村延医困难,买药不便,遂于各科中插入单方若干,大半系姜、葱、醋、花木果实日常习用之物,只要按症查方,自己也会治好病。因此,把它编辑在一起,献给广大民众以完成宏愿,这是选集的要义”。如:桃树叶除通大便外还能打蛔虫,又如:川芎茶叶治多年头痛,效果与川芎茶调散相等,这是把复方简化成单方,发挥多快好省的治病精神。中医讲究辨证论治,灵活性很强,使用单方的特点不背歌诀,不看脉象,不讲地区和气候条件,只要症状相投均可使用,在正规学习上如能开辟一个学单方的途径,挖掘中医潜在力量,以适应社会需要这是选集的又一意图。

3.辛勤耕耘,桃李满园

吕郁哉常告诫后辈,对古人的经验,当法而不可尽法, 凡看书,须活看,不可受书之圈囿,故不论哪科疾病,都随证因人遣方,较少套用古方。临证尤注重辨证立法,细心谨慎,反复辨析,着重推求病机,一理贯通气血邪正盛衰。选方用药多平淡温和,学术上唯善是从,立论平正,无流派之分,无门户之见;不薄古,不非今,既不拒西学,亦不卑土法,对民间治法经常注意采集,并注重灵活应用,临证既遵经方古法,又重民间经验。

他潜心学习《内经》《伤寒论》《易经》等著作,认为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核心之一,不读阴阳五行,不识阴阳五行离合变化,便不是个好中医。遣方用药一定要注意阴阳依存转变的关系,病不辨无以治,治不辨无以愈。强调学习中医基础一定要扎实,有了良好的基础,学术上才会有更深的造诣。

他认为中医的经典著作,都是中医学的基础,必须首先学好。强调药为治病之器,可以除疾,亦可以伤人,若知之不详,用之不当,小错则贻误治疗,大谬则关乎性命。法虽为制方基础,但仅有法,未必能准确拟方。医者唯多读方书、方论,熟记名方,始能汲取营养,方法融为一体,运用自如,不少医家一生的经验往往就体现在一两张方剂上。

吕郁哉亦医亦儒,给我们留下的财富值得后人永远地继承下去。

杏林史话——名门儒医吕郁哉

康桥原创作品,敬请关注,请转发。版权已保护,转载微我, 以免误伤,盗用必究!

作者简介:张强(康桥),男。依崆峒山,傍泾河水。生桫椤塬,学哈尔滨。年逾五十,历经风霜。出身医科,偏爱诗文。弄情笔墨,习修武学。“兰马”拥趸,万步有约。运动达人,健康桥梁。曾在《散文选刊》《家乡》《飞天》《甘肃日报》《平凉日报》《甘肃农民报》等媒体发表散文数篇。

杏林史话——名门儒医吕郁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儒医   甘肃省   脉象   伤寒论   川芎   内经   史话   甘肃   虚实   选集   名门   阴阳   患者   无力   中医   疾病   经验   基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