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75后摄影师木格,

出生于重庆,生活在成都。

从2004年至今,

他数次返回位于三峡的家乡重庆尖山镇,

一路搜寻、记录儿时记忆中的故乡,

集结成摄影系列《回家》。

作品受到《纽约时报》《纽约客》等国际媒体关注,

斩获国内外各项摄影奖项。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回家》系列


之后2013年开始,

他又数次往返长城沿线,自驾近13万公里,

沿途拍下一个个鲜活的草民、

一幕幕荒诞的场景,

共拍摄近3000张底片。

创作途中,他开始收集北方山村中

传承下来的古老器物,

开始结合收藏创作新的摄影系列。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沿墙而行》系列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木格一家


如今,木格与夫人远远、两个女儿

把家安在成都西边,

并成立摄影艺术空间木格堂。

12月初,一条到成都拜访木格,

与他聊了聊创作与收藏。

自述 木格

撰文 杨曜 责编 陈子文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木格堂


冬至前,成都已经连下了三天雨,远离市区的蓝顶当代艺术基地更显清冷,我们在其中一栋三层的白房里见到了摄影师木格一家人。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木格和女儿


艺术空间木格堂成立于2015年,一年前搬到这个园区,800平方米的空间里囊括了一楼的展厅、阅览室和艺术商店,二楼的教学空间,和三楼的工作室,里面分门别类地陈设着上百件摄影作品和上千件器物。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木格堂展厅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木格工作室


在成都摄影圈,木格堂是重要的事件发生地。在这里,木格与我们深入聊了聊他20年的“离家”与“回家”之路。

以下是木格的自述。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木格在展厅


《回家》

用影像留存时代下的私人记忆

家对我来说,是小时候拼命地想出去,现在是拼命地想回去。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童年聚会场所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家人山顶游春


我的老家在三峡库区里,一个叫巫溪县尖山镇的小地方,从小生活在大山大河的环境,与外面的世界比较隔绝。6岁的时候我第一次看电视,觉得外面世界特别精彩,所以一直都期望着能够走出去。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离家、回家必经之路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巫溪县汽车站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少时朋友


考上大学以后我特别兴奋,高考填志愿,选了一个我能够考到的最远的学校——在成都,我终于有机会可以独自去远方。为了看到更多外面的世界,我选择了一个最慢的交通方式:先坐6个小时车到云阳县城,然后坐两天两夜长江客船到重庆,再坐火车到成都,要一天一夜。花三天多才能到我上学的地方,这一路上的经历到现在依然印象深刻。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三峡客船上


对外界的好奇,也促使我拿起了相机。

我就拿着一个奥林巴斯的小相机,四处游走。毕业后我待过很多地方,从连云港、上海,去福州、去长沙、去武汉……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重庆朝天门码头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开县老城区


当我从1999年开始从各地往返于家乡,发现很多儿时的记忆、生活的痕迹都因为三峡的变化而丢失。我想去找,通过自己的摄影去获得图像、留存记忆。

《回家》系列就这样开始了,从2004年开始拍,迄今已经有16年,还在持续。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这张是2006年拍摄的,对我来说他是一个少年的我。在我们地处偏僻的家乡,很多人去外地打工,远行前都会穿上家里面最好看的衣服,少年当时在长江船上那种仪式感,仿佛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的状态。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从云阳县坐船到重庆的路上,一轮长江客轮停靠在码头。很多乘客,他会从船舱里面出来,去买一些商品,看外面的一些事件。每一个人的面孔特别像一尊雕塑,是个体在那样一个时代的记忆的痕迹。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长江沿岸的居民,去旅行、去娱乐、去玩耍,甚至是说年轻人谈恋爱,也会选择在长江边上去完成。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每一年重庆的春节庙会是在磁器口举办的,重庆早上特别大的雾,在雾中,他像未来世界的一个人,实心人卖空心面。


《沿墙而行》

那些北方的乡村和草民

在拍《回家》的过程中,我就想三峡以外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呢?

2009年到2013年期间,我去国外参加很多展览,发现他们印象里的中国是非常模糊的,可能只记住了熊猫、长城、京剧。所以我想做一个跟中国有关的作品,以长城这个标准的形象为线索,来提醒大家这就是在中国发生的。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沿墙而行》,从2013年拍到2018年。开车去到长城蔓延的北方乡村,从新疆开始,一直到辽宁丹东。

6年的时间,行走12860多公里,拍摄3000张底片。

这一路,乡村所呈现的景象,远远超出我们的预判。很多地方你不去,是没有办法真正知道他们是如何存在的。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在甘肃,远处都是戈壁滩,突然出现一个亭子,旁边出来一个人,我说:“你是住附近吗?”他说,“我就住前面的一个小村子,这是我每天和朋友来的一个地方。”最后他摆了一个姿势,和亭子做了一个合影。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在宁夏的一个旅游景区,一个退伍的军人。他当年在宁夏当兵,战友聚会,他就把当年的武警服装带过去了。虽然衣服上还有很多褶皱,一旦他穿上军装,状态还是出来了。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在路上碰到这家餐馆,天气很冷,老板就招呼我们进他们的小客厅里面去取暖。回族人家里其实很讲究,小女孩一直在旁边写作业,穿着打扮都很漂亮。我就跟这个小姑娘去商量,拍下这样一张图像。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冬天的北方,很多地方都有这种社火的节日,持续长达一个月。平时他们的工作生活太辛苦了,那一个月其实有点像“狂欢”节,是他们生活的一个释放。大妈是一个社火的演员,把妆去卸了一些,做了日常和表演状态的一个对比。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在河北一个县城的公园,一名戴眼镜的男子一直在看报纸,他看我拿着相机,问我干什么?我也很好奇他,我说“你是一名乡村老师吗?”他当时就笑了,他说“我是农民”。当年为了考四川美院,用了5年依然没考上,眼睛却近视了。“所以我在村庄成了一个笑话,为什么一个农民还要带一个眼镜。”

很多人不是不努力,而是可能根本没有一些更多的机会。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这张照片特别像这系列的一个点题。我们现在看它,会觉得好浪漫、好美,但实际上这是他们生活必须经历的艰难。

这是一片盐碱地,有个工人在工作,西北的风沙特别大,把他身上全部变成了白色。他像一座雕塑、一个烙印,让我们要记住他们的生活方式。
收集传承百年的民间器物

拍摄《沿墙而行》的过程中,我可能每拍五天会休息一天,那一天也没啥事,去逛逛古迹和古玩城。

小地方的古玩不是出自名家的,很多物件都是民间的传承品,从几百年前传承到现在,非常珍贵。这些旧物多少会有破损,带着时间的痕迹,我拿回去做个壶承、插个小花,用到生活里面。它们的气场以及物件的美感,在反复凝视以后,带给我特别大的触动。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木格家


我现在收藏这些器物,可能近6000件,大部分是瓷器、木头和石头,最贵的几万块钱,最便宜的可能5块钱的都有。

起初都是作为我生活的用品,我在拍摄静物的过程中受到了日本艺术流派“物派”以及雕塑艺术形式启发,也收藏了一些早期日本、韩国的器物书籍,我就在想把我的器物也当成创作的素材。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辽代的白瓷大罐,上面有很多锯钉,这是很传统的一个工艺,你可以想象这位主人特别爱惜、反复做了很多修补,这种痕迹是我特别在乎的。我也开始通过摄影、创作,去把这个物件它本身的美和气息去呈现出来。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明代山西的一些酒瓶,当时民间的窑口烧制可能没有那么精致,所以经过时间的变化以后有很多青色、抽象的图案,小孩说特别像莫兰迪的画。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三十个石球》和石球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木格在暗房创作


这一组主要是石球、磁球,有些可能是以前战争里用到的工具。因为对这些球的喜爱,延伸出来《三十个石球》这张作品,在暗房里面做了印相,根据石球的形状产生不同的抽象图案,它是通过另外一种表达形式,成为我生活里面的一个存在。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木格静物摄影新作


“家”是一切的核心

“家”是我整个作品的一个核心。比如《回家》对我来说,三峡不是最重要的,我的记忆和家的变化才是;《回家》是从自身感受出发,而《沿墙而行》是以观看作为前提,观看当下的中国,看我们的大“家”。

孩子出生后,我开始花更多时间回到家里去持续创作,拍摄静物。

当我把相机这种工具放置在家里面,它可以把我对于家的感受、痕迹记录下来,帮助我重新去认知自己、家庭和生活。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尘》静物摄影系列


我跟夫人远远是2006年经朋友介绍认识的,生活简单,现在有两个女儿。我们家是在成都的西边,金沙遗址附近,房子在三楼,有一个平台,能够和自然去产生一些互动。

对小朋友的教育,想让她们自己更自由地成长。这句话其实容易说,但不容易做到,我们都是一边教一边在学。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木格和女儿分享器物


平时有时候小孩画画,她会照着我的器物画一画,或者我会跟她聊一聊,但不是教她们怎么去认一个器物,重要的是这个过程里面培养她们审美的基础,能够去长一些见识。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子,成长的过程中,年龄越大,可能你的人生阅历和认知经验更丰富,你的表达能力,也会更丰富。

创作里面最重要的还是与自我的斗争。未来我还会把《回家》项目持续下去,把器物和我作品的结合做得更详细。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他用20年拍下冷清中国,荒诞照片背后,藏着深刻社会议题

木格堂《非相》展览


我们最新的尝试,是在木格堂的展览空间中把照片与器物和家具、绘画和雕塑结合,探索作品在空间里面新的表达。希望未来,能把这种创作方式推广到不同的城市和空间中去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巫溪县   长城   器物   长江   静物   成都   重庆   荒诞   议题   中国   冷清   他用   雕塑   乡村   深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