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我的旅途故事|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自然景观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耿雪

近日,贵州一景区线路产品高达9999元的热搜引发热议,也引起了人们对身边珍贵自然景观的关注。

5月14日上午,淄博日报“畅谈我的旅途故事”栏目接到市民张莉莉打来的电话,她说:“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我看到贵州的高价门票背后是他们对珍贵自然资源的保护。而在我们淄博,沂源、博山也都有珍贵的溶洞资源,每次去游览都感到很震撼,不知道这些频繁的游览活动,会不会对溶洞自身的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景区有没有什么保护措施?怎样才能避免游客对里面景观的人为损坏?”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析出的碳酸钙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才能形成钟乳石、石幔、石花,如此宝贵的旅游资源,不仅要利用好,更要保护好。带着读者的疑惑,记者来到了被誉为“中国溶洞精品景观博物馆”“天下第一石花洞”的沂源九天洞景区。

一进洞中,凉爽的温度和适宜的湿度让人非常舒适,据景区相关负责人张磊介绍,九天洞内化学堆积类型多达37种,其中稀有类型有7种。洞内各种石花以石珊瑚为基座,有针尖状、球粒状、葡萄状等,其中大部分仍在生长中,这与景区保护措施得当分不开。

“九天洞是全国唯一一处先保护后提升的溶洞。”张磊表示,由于溶洞内的景观资源珍贵且易受损,因此在开发初期,就安装了进口的洞内检测仪器设备,在洞内设置监测点,对洞内湿温度、二氧化碳、氧气进行实时监测;此外,它们还与山东地矿院以及岩溶协会合作,在洞内打造了雾森系统,防止因干燥而导致的景观损坏,并在洞内采用了“人来灯亮,人走灯灭”的智能化照明系统,有效减少了光照时间,降低溶洞内温度的变化,保护钟乳石等自然景观不受损害。

随着天气渐热,不少游客纷纷打卡溶洞景区,去享受18度的清凉。在位于博山的开元溶洞景区,记者见到了正在洞内巡察的景区相关负责人陈立河。

“保护自然景观就是保护景区的‘生命’。我们在保护自然景观方面做了很多措施,例如在洞口位置,我们安装了门帘,有效减少了因为空气流动对钟乳石的风化破坏;在部分区域,我们增加了人工水系以及喷雾装置,保证了洞内的湿度,防止钟乳石因水分偏低而风化或停止生长。”陈立河一边介绍,一边向周围游客看去,并小声提醒随团的讲解员要穿插讲解关于文明游览的内容。

“洞内景观要做好自身保护,也要提醒游客在防护栏外文明游览。”陈立河介绍说,因为要保护钟乳石,所以洞内湿度相对较高,有些地面容易因附着水气而变得潮湿,同时,有些造型奇特的钟乳石往往长在岩壁上,如果游客只顾拍照、欣赏而不注意脚下,或者翻越护栏,容易发生危险。此外,如果有些游客为了满足好奇心而想伸手触摸钟乳石,这也是不被允许的,因为这会破坏钟乳石的生长环境,甚至会导致经历了千百年积淀的钟乳石风化。

溶洞作为非常宝贵的旅游IP,我们应该珍视。保护好景区珍贵独特的自然景观,就是守住了景区发展的“生命线”,这不仅需要景区的努力,更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这样才能让人和自然景观在和谐中共生,让旅行中的一路美景治愈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自然景观   钟乳石   淄博   沂源   溶洞   景区   湿度   景观   旅途   珍贵   游客   生命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