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张学良去给于凤至扫墓,看到她墓碑上的四个字,老泪纵横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侯哥说历史

编辑 | 侯哥说历史

张学良是东北军的领袖因身份地位备受世人瞩目其情感生活更是丰富多彩。他身边有众多女性但他最珍视的仍是第一任妻子于凤至。虽然两人被迫结合却在张学良心中占据重要位置。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强迫婚姻呢?快随小侯一起来看一下吧!

张学良1901年诞生于东北家族背景彰显了他命途多舛的注定。其父是当时东北最显赫的军阀之一奉系首领张作霖。张学良是家中长子这个身份使他从出生起就被寄予了厚望。在家族权势的笼罩下他的童年或许与常人并无二致但这也带来了巨大的责任与压力。

这样的背景注定了张学良的生活不会平凡。在东北这片地域动荡不安的年代他的成长充满了战火与混乱。童年时期他或许早已感受到了父亲身为军阀的影响力以及政治斗争的残酷。这些经历早早地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培养了他在动荡时局中游刃有余的能力。

于凤至1897年生于吉林怀德县家境虽非豪富却因父亲于文斗的勤劳经商而过着安稳的生活。于文斗虽身为商人却不忘教育子女对于凤至的培养格外重视。从小于凤至就被灌输着“温良恭俭让”的品德这种教育使她内心深处散发着一种高贵与淡雅。不仅如此她对知识的渴求更是与日俱增书香气息从她身上弥漫而出让她成为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她的容貌同样端庄秀丽仿佛是那瓷器上绘就的精美图案给人一种不可描述的美感。这美丽并非单纯的外表,更是内心才情与修养的映射。岁月在她身上并未留下痕迹反而使她更加充实与优雅。这样的于凤至注定了她在人群中独具一格成为众人羡慕与追逐的对象。

张作霖与于文斗早早为张学良与于凤至定下了婚约将两个年幼的孩子牢牢地系在了一起。1915年年仅3岁的于凤至就与张学良结了婚踏入了名门望族的家庭。婚后于凤至不仅担当起妻子的角色更是以“大姐”的身份照顾着丈夫和公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家人。

张作霖对这位儿媳妇赞赏有加,但张学良却对这种包办婚姻心存不满。受西方教育的影响他心中充满了追求自由恋爱的理念,对于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十分反感。他渴望能够拥有自己的选择权而不是被束缚于旧时的传统和规矩之中。这种内心的挣扎与追求自由的欲望,成为了他与家族传统之间的一场静悄悄的抗争。

于凤至对于张学良的感情付出无微不至张学良却对她毫无感情可言。相反他却被一位赵四小姐深深吸引。赵四小姐不仅容貌姣好更有着优越的家世让张学良心动不已。对于凤至来说她对张学良的无感并非难以接受。毕竟她自认为是正房妻子,对于张学良身边的花花世界她能够默默包容。赵四小姐的出现却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危机感。不仅因为赵四小姐的美貌让她感到自卑更因为她知道赵家的背景非同一般。这样的局面让于凤至开始反思自己在这个家庭中的地位以及自己与张学良之间的关系。

在西安事变爆发时于凤至正在英国陪读女儿接到丈夫被软禁的消息后她震惊不已。这位坚强的女性并未被恐惧所吞噬而是迅速冷静下来安排好手头的事务,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回国的旅程。她的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担忧和牵挂决心要与他共同面对困境。

张学良被关押的地点屡次转移,但无论身处何地于凤至始终紧紧跟随在他身边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她不顾一切地守护着丈夫为他带来了心灵上的慰藉和支持。正是有了于凤至坚定的陪伴张学良才得以在困境中保持冷静勇敢面对一切挑战。

不幸的是三年后于凤至被确诊患上了绝症医生建议她到美国接受治疗。面对病魔的折磨于凤至只能无奈地决定携带孩子前往美国。她万万没想到这一别竟是长达五十年之久直至她离世。在异国他乡于凤至虽然接受了尽可能的治疗但疾病却逐渐消磨着她的身体。与丈夫分离的日子对于她来说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与煎熬。她时刻怀念着张学良希望能够再见一面与他共度余生命运却将他们隔绝千里使她的愿望成为了永远的遗憾。于凤至在异国他乡度过了五十个寂寞而漫长的岁月直至她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无法再与丈夫相见,但她对于张学良的爱与思念却永远不会磨灭成为了她生命中永恒的记忆。

除了自身的健康问题之外于凤至经历了更多的不幸。她的三个孩子先后因各种意外去世,每一次的离别都是她心灵的沉重打击。更令她心碎的是她深爱多年的丈夫竟然寄来了离婚信件。这一消息对于她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打破了她心中最后的一丝希望。

张学良的软禁他日夜煎熬终于信仰了基督教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安抚。基督教的教义却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困扰。在基督教的教导下他意识到自己必须要遵守一夫一妻制,而这时赵四小姐的出现让他陷入了选择的困境。他需要在于凤至和赵四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在照顾了他三十多年并且愿意继续陪伴他的赵四面前,张学良最终做出了一个令人痛心的决定。他选择了辜负了为他付出一切的于凤至将离婚协议送到了她手中。于凤至深知婚姻可能会消逝但爱却是永恒的。这一切都是如此不堪设想,然而,生活却总是充满了无奈与挣扎。

1990年年逾九旬的于凤至在病榻上离世,她再也没有见到心心念念的前夫一生所爱终成憾。正是在这一年张学良终于重获自由但却与于凤至错过了再次相见的时机。第二年张学良特意前往美国探望于凤至。站在于凤至的墓前,张学良看着墓碑上刻着“张于凤至”的名字,瞬间泪如泉涌。这个名字代表了他一生中最深的眷恋与遗憾。他深深地叹息着承认自己一生有着荣耀与成就却在感情上辜负了这个至爱之人。在这片寂静的墓地里他终于体会到了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

张学良的眼泪是对于凤至无尽的思念和内心深处的愧疚的真实流露。他终于明白一生充满了风风雨雨但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无法与心爱的人共度余生。这一刻他对于凤至发誓无论来世还是今生都要用尽一切努力弥补对她的亏欠。

于凤至一生痴情半生的等待,换来的却只是一句话。她在地下沉睡永远无法再听到世间的风声。与此同时张学良也在赵四小姐的墓旁长眠他心中的挚爱始终是赵四。只有在赵四身边他才能感受到爱的淋漓尽致如痴如狂的感情以及近距离的抚慰和陪伴。

对于于凤至来说她已成为了一个永远回不去的梦。她的爱情故事终究是一段悲剧。在面对丈夫的离去和他心中真正挚爱的选择时,她只能默默地承受着心灵的煎熬和痛楚。即便命运对她不公她的爱依然是真挚而纯粹的成为了一段动人的传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基督教   老泪纵横   军阀   美国   无微不至   墓碑   困境   丈夫   心中   小姐   身边   心灵   张学良   于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