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张学良去给于凤至扫墓,看到她墓碑上的四个字,老泪纵横

1990年3月20日的洛杉矶,笼罩着一层雨雾。


躺在病床上的于凤至对女儿说:“我死后你们就把我葬在比佛利山上早买下的那块墓地里,千万记住把我葬在左边的那个穴位里,将来右边可以再造一穴,让两座坟墓遥遥相对啊……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来,他百年之后,你们应该把他和我安葬在一起……”


这天,于凤至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可是如果她泉下有知的话,不知道会不会伤心,因为多年之后,她的遗愿并没有变成现实,丈夫张学良并没有和他葬在一起。


于凤至,这个不平凡的女人,十四岁“小荷初露尖尖角”,十九岁嫁到奉天大帅府,历经近百年的沧桑,跨越两个世纪,用她那无比惊人的毅力,在异国他乡创造了惊世骇俗的人生传奇,最后竟孤独终老。


1897年,于凤至出生在吉林怀德县,父亲于文斗是个商人,后来在郑家屯开了小型商号“丰聚长”,下杂货兼丝绸生意。

虽然父亲是商人,但是他很重视对于凤至的教育,所以她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温良恭俭让”已经深刻在于凤至心中,形于身外,她对读过的书过目不忘,再加上她容貌端庄秀丽,于凤至成了同辈中的佼佼者。


如果不是父亲和张作霖的一番谈话,或许于凤至的一生也不会和张学良扯上关系。


由于于文斗做生意经常遭到土匪骚扰,再加上他喜欢结交一些好汉,1908年的一天,张作霖被奉天总督徐世昌派驻郑家屯。于文斗听说后,极力欢迎张作霖住到他的商号“奉聚长”院内。


那时候,大家都叫张作霖“土匪军队”,都害怕他,躲避还来不及呢,可是于文斗却对张作霖非常好,认为他不是寻常之人,将来一定大有作为,所以后来他和张作霖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有一次,张作霖在于家小客厅无意看到于凤至,觉得这个女孩子不仅美貌而且贤淑,于是心里对于凤至暗暗称赞。


一天,于文斗请来比较有名气的算命先生给家里的孩子算命,当时张作霖也在场。


说到于凤至的时候,先生两眼放光,他说于凤至是百里挑一的“凤命之姿”,若送进宫里必定是节节高升,称后方止。再不济也必能嫁入豪门,锦衣玉食。


这时,于文斗突然想起来女儿出生前,夫人做的梦:一只五彩斑斓的彩凤,从天边飞来,它在村子上头转了一圈又一圈,然后径直地飞到了他们于家,一下子落在了门前的那棵梧桐树上,所以女儿出生后,他给起名“凤至”。


张作霖本来心里就对于凤至暗加称赞,现在一听说她还是“凤命之姿”,于是他提议让于凤至和自己的儿子联姻。


于文斗是性情直率之人,再加上他把张作霖看作是生死之交,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两个孩子的亲事。


1914年,17岁的于凤至和13岁的张学良定了亲。


1916年,两人结婚。

婚礼结束后,张作霖在大帅府摆了三天三夜的流水宴,于凤至周旋于各个席间,奉酒倒茶,迎客送客,句句得体,事事妥帖,一时间她成了很多女子羡慕的对象。


婚后没多久,张作霖就把掌家大权从自己的五夫人手中转移到了于凤至手里,于凤至不负公公的期望,谨慎恪守张作霖的家规,不久,她的行为举止就让大帅府上上下下都对她钦佩不已,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她对赵四小姐的安排。


爱情是自私的,爱情里只能有两个人,起初,她也像大多数女人一样,对赵一荻的到来充满了怨恨,恨不得冲到赵四面前,喝令她赶紧远离张学良,远离奉天。


可是当她看到怀孕后的赵一荻在这里,除了张学良之外并无亲人的时候,她的心软了,当她知道赵一荻怀孕期间生病时就更加同情她了,甚至想要提着礼物去医院看望。


此时她的小儿子不幸染上了肺病,作为女人,作为母亲,她能设身处地地为赵一荻所想,于是在她生完孩子之后,于凤至提着高级的乳粉和婴儿衣物去看望赵一荻,还吩咐厨房给她做下奶的鲫鱼汤和小米粥等,拉着手安慰刚生产过的赵一荻,而且她还提出让赵一荻和孩子都去少帅府生活。


赵一荻看着眼前这个像母亲一样的大姐,瞬间感动得泪流满面。


于凤至嫁给张学良后,一直遵循着女子“不参政”的家规。不过也有一次例外,1929年发生的一件事情成了于凤至嫁进大帅府绝无仅有的一次“参政”。

当时在张学良主张东三省易帜之后,杨宇霆和常荫槐却坚决反对他的做法。就在两人逼迫张学良下台的时候,张学良决定反击,然而他还是犹豫不决,于是他决定采取掷币占卜,这时,于凤至毅然站出来帮助丈夫掷币,最终张学良击毙了杨常二人,于凤至的断然支持,为张学良在东北政坛上立足做出了贡献。


之后,为了巩固丈夫的地位,于凤至主动出面,开展各种慈善事业,积极带头捐款,支持东三省的抗日救亡运动,以稳固东北民心。


1933年,热河失守,于凤至带着孩子们陪同丈夫一起去欧洲考察军事。


在欧洲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她和张学良萌生了让孩子在国外上学的想法。最终她决定留在国外照顾孩子们,把丈夫托付给了赵一荻。


1936年,在英国的于凤至从报纸上看到“西安事变”的消息后,想到丈夫将会失去自由,她吓到大惊失色,考虑了一番后, 她决定放弃照顾孩子回国陪丈夫一起度过难关。


回国的日子里,她先后陪张学良去了浙江奉化,辗转江西、安徽、湖南和贵州等地。


由于一路的奔波和精神上受到的折磨,1939年的冬天,于凤至查出了乳腺 癌。


于凤至知道自己病了,但是她始终不肯承认这个残酷的事实。张学良好几次都想看看她的病情,想让她出国治疗,但她一直不肯。


后来医生斩钉截铁地给出了一个答案:她必须出国,不然在这里只能等死。于凤至害怕了,张学良内心也是焦急万分,他决定给求助宋美龄,送于凤至去国外治病。

1940年春天,在张学良写了多次求助信的情况下,蒋终于同意让于凤至去美国治病。


4月25日,于凤至和女佣蒋妈乘飞机到了美国。在美国友人詹森和莉娜的帮助下,于凤至住进了医院。在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于凤至接受了三次难度较大的手术,最后她的性命保住了。


这次,于凤至不仅把病治好了,而且还在张学良之前的飞行员白尔的帮助下,和在英国读书受尽磨难的三个孩子团聚了,这无疑中给患病中的于凤至带来了无限快乐。


1945年春天,于凤至给张学良写信告诉他自己的病情有所好转,又让他替自己问赵四小姐好,并随信寄去了三个孩子的照片。


1951年春天,于凤至出院了。为了适应美国的生活,她请了老师教自己英文,再加上三个孩子都在有名气的大学里读书,出院不久后,于凤至的经济状况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为了解决经济上的压力,1952年的6月,于凤至去伦敦求助了伊雅格。


伊雅格和张学良早在1923年就认识了,他当时是在张作霖麾下的京奉铁路局任稽查官,由于比较喜欢打网球,后来和张学良成了好朋友。

于凤至和伊雅格见面后寒暄了一番,还没等她开口“借钱”,伊雅格就知道她遇到了困难,说“夫人,不管您现在有没有遇到困难,我都要支付一笔钱给您的”。因为在“西安事变”之前,他替东北军和托卡思维克思公司协商购买军火的时候,有笔盈余的款子,一直没有办法转给张学良。


起初于凤至听到“购买军火”的余款,以为这笔钱是公款,她毅然拒绝接受。


伊雅格却说:“那根本不是什么公款,当时东北军是在老帅指挥下建成的军队,据我所知,连军队都是你们家的,难道购买武器的钱还是公家的吗?再说现在大势已变,即便台 湾还有些东北军的旧部,可你能让我把这笔钱白白汇给蒋吗?”


听了伊雅格的解释,于凤至还想在推辞,这时,伊雅格直接把一张渣打银行的支票给了她。


就这样,凭借着这张支票,于凤至母子摆脱了经济上的困难,在纽约买了一套房子,而且不为了坐吃山空,她在好友的劝说下开始了炒 股,几年的时间里,她挣了不少钱。


然而,让于凤至没有想到的是,在1956年到1959年,她接二连三地失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二儿子张闾玗因病去世,大儿子张闾珣则是发生了意外事故。白发人送黑发人,让于凤至痛不欲生。


转眼间到了1961年,于凤至也已经64岁,自从1940年离开祖国,她如今已经在美国生活了20年,在这期间,于凤至经历了4次手术,两次丧子之痛。


然而还没有从失去爱子的阴影中走出来的于凤至,在1964年的一天,被迫和张学良离婚。因为蒋始终认为只要于凤至和孩子还在美国,张学良的心始终会向往美国……

后来在张学良至友张群的提议下,让于凤至和张学良离婚,因为他认为张学良和于凤至一直保持着名存实亡的关系,很可能会给他自由的彻底恢复带来想不到的麻烦,同时也可以给赵四小姐一个名分。


他的提议得到一些人的赞同,张学良也表示同意。


虽然于凤至对张群的提议表示强烈的反感,但是为了大局,她还是在离婚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虽然解除了婚姻关系,但是于凤至始终认为自己还是张家的人。她曾说:“我生是张家的人,死是张家的鬼。婚姻虽然解除了,可是我的心始终属于汉卿,只要他高兴,让我做什么我都没有怨言。”


1965年,在宋子文的启发下,于凤至开始投资房地产生意。之后她靠着敏锐的目光和独特的想法,让她在房地产生意中大展拳脚,取得了很好的收益。


1986年,已经80多岁的于凤至在干儿子萧朝智的陪同下,在距离洛杉矶40公里的一个地方,买了一栋别墅,目的就是为了有一天张学良恢复自由了,可以到美国和赵四小姐一起安度晚年。


在购买别墅之前,于凤至曾花一大笔钱,在比佛利山下有名的玫瑰园公墓买了两座暮穴,其中一座是留给她的丈夫的。


山上豪宅,山下墓地,虽然这样的愿望不可能实现,但是于凤至也一直为之努力着,如果不是对丈夫有着很深的感情,难道她会做这样的事情吗?

1990年3月的一天,于凤至的女儿和女婿告诉她,“今年的6月1日,一批国民党的元老们决定为张学良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公开祝寿活动……”


于凤至听了之后很激动,她非常想去现场,但是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3月17日,于凤至已经病入膏肓了,这一天她把女儿女婿,干儿子,还有赵一荻的儿子张闾琳都叫到了床前。


此时已经油尽灯枯的于凤至留下自己的遗嘱:“我已经灯尽油干,你们不要悲伤……生老病死乃是老天注定,概莫能外。我要说的第一件事就是,咱们现在虽然住在美国,但中国大陆才是我们的家,东北才是我们的祖居地。无论走到哪里,不能丢掉我们的根。第二,我虽然跟你们父亲离婚了,但我还是你爸爸的妻子,你们不能埋怨父亲,更希望你们善待赵姨妈。是她在你们父亲最困难的时候,冒着艰险来陪护你们父亲,而且一陪就是五十多年。以后我走了,她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要当着我的面喊一声赵妈妈好……”

这时,于凤至的女儿女婿还有干儿子留着泪说:“赵妈妈好!”


于凤至又让他们喊了一句“赵妈妈好”。


这时,张闾琳泪眼模糊地喊了一生“大妈”。其他几个孩子也跟着大哭起来。


3月20日这天,陷入昏迷的于凤至忽然睁开眼睛,对着女儿女婿说:“闾瑛,我恐怕再也见不到他了!”


接着于凤至继续说道:“闾瑛,我死后,你们就把我葬在比佛利山上那块早已买好的墓地,记住,千万把我葬在左边的那个穴位里,以后再造一个穴位,希望百年之后,他能和我怕葬在一起,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


张闾瑛深知母亲这个遗嘱的重要性,但是想要实现这个愿望的可能性有限,不过作为女儿她只能答应,只要有一线希望,她和丈夫都会为母亲实现。


于凤至去世后,女儿女婿遵照她的遗嘱,把她葬在比弗利山下的玫瑰公墓。在墓碑上刻下了于凤至亲笔楷书“张于凤至”四个大字。

悼念仪式结束后,女儿女婿和于凤至的干儿子萧朝智等人亲自在于凤至坟墓右侧,加盖黄棺铜盖,造一空穴,留给她心中永远的丈夫张学良。


张学良恢复自由后已经是90岁了,他来到于凤至的墓前扫墓,看到墓碑上“张于凤至”这四个字,顿时老泪纵横,于凤至这一生都只把自己当成自己的妻子了啊。


不过于凤至的这个遗愿并没有实现。因为张学良去世,他和赵一荻葬在了一起,他们的墓地位于夏威夷欧胡岛上的“神殿之谷”。


于凤至最终没能等到和丈夫合葬的那天,也许深情本身就是一种悲剧的存在。不过在于凤至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一种大爱,一种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西安事变   奉天   东北军   干儿子   老泪纵横   美国   女婿   墓碑   丈夫   父亲   女儿   孩子   张学良   于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