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败退台湾,飞机超重丢下10块“陈仓石鼓”竟是中华第一古物

1946年10月,蒋介石第一次坐飞机登上台湾岛,为了主持台湾回归周年庆典大会。他一到这里就被岛上的气候、丰富的物产以及雄厚的工业基础所吸引。

到了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败退,蒋介石意识到大势已去,需要找一个安身之所。他认为台湾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不仅有天险作为屏障,而且政治上单纯。他计划将台湾打造成东山再起的大后方。

在决定前往台湾之前,蒋介石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大批的国宝和文物。这些文物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见证,是国粹中的精华。

因此,在抗日战争期间,大批的国宝和文物跟随国民政府一路南迁,从北京到南京再到重庆,最后回到南京。现在蒋介石集团要去台湾,这些文物也一定要带在身边。

从1948年到1949年,蒋介石命令空军用飞机运送了三批文物到台湾。第三批原计划要运走1700多箱,但因为国民党官员及家属太多导致飞机超重无法运输,最终只能丢下800多箱。

其他的文物还算安全地留在了故宫博物院。在这被丢下的800多箱文物中,有10个特别重的箱子每个重达一吨。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石头。

蒋介石败退台湾,因飞机超重丢下10块“石头”,没想到竟成了中华第一古物。


在解放战争节节败退的背景下,蒋介石意识到大势已去,开始寻找安身之所。他选择了台湾,这个被认为有天然天险和政治单纯的地方。在离开大陆之前,他决定将大批的国宝和文物带走。这些文物是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文明的见证,是国粹中的精华。


1948年底,蒋介石命令空军用飞机运送文物到台湾。然而,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国民党官员及家属太多导致飞机超重无法运输,只能丢下800多箱文物。其中就有10个特别重的箱子,每个重达一吨,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石头。


这10块石头被称为“陈仓石鼓”,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据说在唐朝时期,有人在陕西凤翔府陈仓山上发现了这些带有文字的石鼓,但因为无人能读写出上面的文字,所以被认为是仙物从天而降,纷纷焚香祭拜。

此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当时唐王朝的官方没能重视。直到韩愈写下《石鼓歌》,才使得这件事广为人知。


然而,“陈仓石鼓”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它的历史背景,而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见证。作为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文明的见证之一。

话说那石鼓在陈仓山上历经风吹雨打,默默度过了百余年。直到那个动荡不安的安史之乱,新登基的唐肃宗为了避难逃到了雍城。

雍城的日子啊,唐肃宗过得挺压抑的,想找个什么来打发打发时间。这时候,有官员提到了“陈仓石鼓”。肃宗一听,觉得挺新奇的,就下令让人把石鼓从山上搬下来,好让他瞧个究竟。就这样,“陈仓石鼓”终于引起了朝廷大员的注意。

哪知道,石鼓刚搬下来没多久,叛军就攻到了雍城。唐肃宗赶紧带着大家伙儿逃跑,临走前还特地让人把石鼓拖到荒野埋了,对外就说石鼓毁了。从此啊,这十面石鼓就跟战火结下了不解之缘。

安史之乱平定后,官府想找回这些石鼓,可惜啊,只找到了九面,还有一面就不知去向了。官府赶紧上报朝廷,朝廷就下令让官府把剩下的九面石鼓送到孔庙保护起来。

可是好景不长,唐朝灭亡后,中华大地一片混乱,那石鼓又不见了。直到宋朝建立,宋仁宗这个书画皇帝在翻阅前朝文献时,看到了“陈仓石鼓”的故事,心里特别感兴趣。

于是宋仁宗就下令让全国的人才去找这失踪的石鼓,还承诺说找到的有重赏呢。就这样,大家都开始四处寻找那神秘的“陈仓石鼓”了。


凤翔知府司马池一听到皇上的诏令,心里就琢磨着这可是升官的好机会啊。他马上召集了一帮人,全民总动员,找起了那传说中的10块“陈仓石鼓”。司马池可真是不容易,费了好大劲才找到了九面石鼓,但那面“作原石鼓”始终没个影儿。


司马池心想,这石鼓要是凑不齐,皇上的赏赐可就泡汤了。于是,他脑筋一转,就找人做了个假的“作原石鼓”。凑齐十面后,他满心欢喜地献给了宋仁宗。仁宗一看,挺高兴,觉得司马池办事挺靠谱,就给了他不少赏赐。


可后来啊,仁宗发现了那面造假的石鼓,司马池这欺君之罪可逃不掉了,被贬了官。而那面遗失的“作原石鼓”,最后被一个叫“向穿师”的金石收藏家给找到了。可惜啊,石鼓的上半部分被乡民拿去做了捣米的器具。好在最后十面石鼓总算是团圆了。


宋徽宗对“陈仓石鼓”那可是真爱啊,他还特意让人在石鼓的文字裂缝里填上黄金,保护得好好的。

可是好景不长,靖康之变后,金人把徽钦二帝、家眷、朝臣3000多人全都掳走了,汴京城里的财物也被抢了个精光。那十面与战火结缘的“陈仓石鼓”也一并被搬走了。


金人一开始还以为这石鼓是个宝贝呢,后来发现只是填了点黄金,就把黄金挖掉,扔在荒野里了。直到南宋时期,这“陈仓石鼓”才在荒野里被人发现,然后运回了北京。从那以后啊,这石鼓在元明清时期就一直在北京待着了,没离开过。


几百年后,抗日战争的烽火又起,那些历经沧桑的“陈仓石鼓”又一次跟随着国民政府南迁,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回到了南京。要是那时候飞机没超重,说不定咱们现在还得坐飞机去台湾看它们呢。当然啦,历史它可不会按咱们的假设走。


说起这“陈仓石鼓”,真是个深藏不露的千年国宝。你知道它有啥特别的吗?它上面可没写清楚是哪个时代的,但上面刻的全是秦国统治者怎么祭祀、游玩、打猎的事儿,就像他们生活的照片一样。每面石鼓都有一首“四言诗”,可惜啊,因为年代太久,搬来搬去的,有些字都看不清了,有一面鼓上的字全没了。


关于这十面石鼓是哪个时候做的,专家们到现在也还在争论。有人说可能是周宣王那时候就有了。所以啊,咱们现在只能说,这是先秦时候的东西。


后来的人看石鼓上的内容,给它们起了名字,像“灵雨鼓”、“銮车鼓”这些。为啥“陈仓石鼓”这么宝贝呢?就是因为它上面刻的字啊,对咱们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文化特别重要。听说十面石鼓上总共有718个字,都是用大篆写的,被人叫做“篆书之祖”,是咱们国家最早的石刻文。


哎呀,这“陈仓石鼓”啊,已经在中华大地上站了两千多年,看着咱们中华文明一路走来。它上面的每个字,都值大价钱呢。这可是咱们国家的九大国宝之一,真正的中华“魂宝”。现在它就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2017年还上过中央电视台的《国家宝藏》呢。


自从1949年后啊,台湾那边就一直没能回来。那时候搬过去的很多宝贝文物,有的在路上就给弄坏了,真是让人心疼。大陆和台湾啊,都是一家人,咱们都希望国家能统一,让那些国宝文物能被所有的华夏儿女看到。

也希望台湾的同胞们,有空多去看看这些文物,了解一下它们的历史,感受一下咱们中华文明的伟大。别老想着搞独立啊,这事儿咱们的态度可是很坚决的。台湾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咱们的底线,谁都不能碰。


折射出了“陈仓石鼓”这一国宝所经历的千年沧桑与无尽价值。从它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先秦文化的辉煌与厚重,更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屈、历久弥新的精神。


“陈仓石鼓”的每一次迁徙,都是对历史的铭记与传承。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抗争,也见证了国家的分裂与期盼。如今,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应该铭记这段历史,珍惜这些国宝,让它们继续述说着中华民族的辉煌故事。


同时这也传递出了我们对于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的底线,也是我们的共识。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当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两岸的同胞能够共同欣赏这些国宝,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了国家的统一与繁荣,为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共同努力,共创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石鼓   台湾   中华   蒋介石   司马   古物   国宝   中华民族   文物   见证   飞机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