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孩子得了抑郁症,一定要是先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只要把抑郁状态控制在萌芽状态,及时了解他(她)都想些什么,有怎样的原因抑郁的,只有找对了原因,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解除心结疙瘩,才可以使抑郁减轻!



我们应该做到以下4点:1、可以在生活中多关心他(她),使他(她)有一个好的心情。2、多多陪伴他(她)聊聊天,让他(她)把心里的所思所想都说出来,是遇到怎样的问题了,思想有哪些压力了,是家庭经济上有负担了……,3、尽全力从生活上,经济上帮助抑郁的朋友,使其减轻一些压力负担,尽快使他(她)走出来!4、想办法使他(她)高兴起来,饮食上多吃含有快乐元素的欧米伽的香蕉,橄榄油等,相信他(她)抑郁能减轻症状,我认为,只要减轻抑郁症的方法得当,孩子抑郁症一定能够有好转的!


我女儿就是一个产后抑郁症的患者,她是2018年5月11日生下儿子,对儿子不管不顾有两年多,别人管,她还莫名不让我管说:“你们从我儿子那里得到快乐了,我要抱着他自杀,让你们都后悔……”


我于2021年3月8日带她去北京安定医院治疗,经过22天住院治疗后,于2021年3月31日出院,至今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


病情稳定,一直是药物维持的状态,定期去医院复查,外孙子也已经4岁半了,她也能接送孩子上幼儿园了,前不久还和孩子下棋了,及做游戏了……



孩子抑郁症的问题,主要是靠家人,亲戚朋友关心爱护,才可以控制症状的




首先,要去正规医院的心理科或精神科做诊断。如果已确诊患有抑郁症,那么下一步要做好治疗。抑郁症并不是一个很难治疗的疾病,所以,不要过于担心。抑郁症治疗的难点在于按照科学方法,坚持治疗。


一般来讲,抑郁症治疗较好的方法是药物+心理的联合治疗。如果抑郁症程度较重,或在急性期,药物治疗可以更好地稳定病情。之后,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加速康复,并防止复发。青少年处于认知尚未成熟阶段,更要重视心理治疗。

抑郁症一个很重要的成因是抑郁或焦虑的思维模式。这个思维模式可以理解为心理习惯。由于抑郁性的心理习惯,导致抑郁症患者很容易陷入抑郁之中。所以,学会科学应对方法,避免陷入抑郁的心理习惯中很重要。时间长了,抑郁或焦虑的思维模式就会改变,抑郁症就逐步康复了。


转变思维模式的康复训练首推正念和认知行为疗法(CBT),这两种方法是经过科学论证及临床验证的针对抑郁症康复和防复发的有效方法。健心家园APP里有很多相关资料及信息可供参考。


孩子得了抑郁症后,家长也会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只有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身心健康和积极阳光才能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并更好地照顾孩子。正念和认知行为疗法(CBT)不仅可以帮助孩子,还可以帮助家长改善情绪,提高幸福感。所以,如果家长也能学习这两种方法,体验到了科学方法对自己的帮助,也就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来学习和应用科学方法。因此,和孩子一起学习正念及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此外,帮助抑郁症家人,重要的是高质量的陪伴,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更为重要。关于照顾和陪伴孩子的注意事项可参考健心家园APP里的文章《心理医生:要照顾好抑郁症患者,你需要做到这些》:https://luojh.cn/Water/share/web?url=https%3A%2F%2Fluojh.cn%2FWater%2Farticle%2Fdetail%3FarticleId%3D688




抑郁症有很多种,找到真正的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就像肚子疼,肚子痛有很多种原因,不能一概而论。




您好,我是彭华勇,心理咨询师,专业从事青春期教育心理问题咨询解决,著有《越有效的教育越轻松》,欢迎关注我

要想帮孩子走出抑郁症,你就需要了解抑郁中的一些真相

1、不是孩子自己想抑郁

不知你的孩子多大了。从三四年级开始,很多孩子就会面临抑郁情绪困扰。大多数时候,这都与人际互动有关,可能是同伴互动,但更可能是父母互动。或者说,同伴互动出现问题时,如果父母互动良好,那么孩子不容易被抑郁缠绕;但如果父母无法倾听孩子,或者习惯于指责、否定孩子,忽略孩子求助的信号,那么抑郁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父母的自我改变,通常是孩子抑郁处理的第一步。

2、孩子缺乏解决问题的技巧

大多数时候,孩子陷入抑郁与所谓的性格、环境等无关,而只与技能缺乏有关。

换句话说,很多孩子只是不了解该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并因此而长期遭受挫折。作为父母,发现孩子陷入困境,就必须能挺身而出,帮助孩子一起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通常意味着,父母也需要专业的支持。

3、无益的挣扎会加剧问题而非解决问题

这种挣扎,一方面会表现为孩子自身的反应式行为或自我战斗式行为,另一方面也会表现为父母的行为:

比如安慰孩子“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或者建议孩子“难过有用吗?不要管它!让自己积极一点儿”,或者鼓励孩子“我相信你可以的,振作起来/坚持下去”,或者评判孩子“不要天天像个废人一样”,或者放纵孩子“你想干嘛我们就去干嘛”……

对父母来说,非倾听式、陪伴式的行为,都很容易伤害孩子。所以,去练习如何有效的倾听、陪伴孩子,练习如何用无条件的爱、拥抱支持孩子。

4、放纵会让孩子陷入更深的困境

避免刺激孩子,这是政治正确式建议

但要走出抑郁,这是最不需要的建议。

当父母掌握了倾听的技巧,掌握了无条件爱孩子的技巧后,最应该做的,就是帮孩子一起处理糟糕的感受,同时有效保护孩子的规则感。

规则意味着自控,意味着康复的内在力量。

离开了规则感,没人能真的走向康复。

这样的清单,如果要列可能无穷无尽。作为父母,你们需要只掌握一条:帮孩子第一时间有效处理糟糕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帮其一起寻找有效的支持。

我是彭华勇,心理咨询师,专业解决各类青春期教育心理问题,孩子厌学叛逆,不读书等教育心理问题,欢迎关注,有问题可以私信我,免费领取《亲子关系修复秘籍》。




之前的很多文章中,我主要讨论的都是自己患了抑郁症应该怎么办,但是从后台咨询来看,很多咨询的人并不是抑郁症患者,而是自己的孩子患上了抑郁症。如果自己的孩子患了抑郁症,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办?

父母主要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

1.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帮助孩子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您真的想帮助抑郁症的孩子,但您必须意识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只有您的帮助,是不够的。孩子的康复,无法只靠您一个人的帮助。您需要替他们预约并陪同他们去看医生,鼓励他们接受专业的治疗。请您牢记: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是对抑郁症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2. 另一个重要的事情是给予情感支持。

例如理解,耐心,关注和鼓励。认真对待他/她,和他/她谈话并仔细倾听。让你的孩子知道你了解他/她的挣扎,想要帮助他/她。在倾听他们说话时,注意要认可他/她的感受,但是不要加以评判。告诉他/她事情会好转,你们可以一起找到适合孩子的治疗。有时,孩子会因为你注意到他们的病症而松了口气。有时,他们会表示不想谈,但现在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不是孤独的,改天再谈也无妨。

3.和你的孩子谈论自杀。

问问孩子是否有过自杀的想法,是否有一个正在考虑的自杀计划。以一种客观的方式问这些问题,能让你的孩子打开了一扇门,让他们有机会告诉你一些他们原本不想告诉你的事情。如果孩子真的有自杀的念头,重要的是把孩子和自杀工具隔离开来。

例如,把有毒药品和刀具锁起来,在高楼的阳台窗台装上护栏。父母往往会担心,和孩子谈论自杀的话题“反倒会把这个念头植入到他们的脑子里”。

请放心,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回答有关自杀的问题,并不会诱使青少年考虑自杀,也不会给他们造成高度的心理痛苦。如果对自杀的话题避而不谈,反倒会让孩子独自一个人去面对痛苦的挣扎。

4.要有耐心。

抑郁症的康复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孩子可能会反复发作,可能会尝试克服抑郁症但是一直失败。因为抑郁症会损害病人改变的动力。缺乏改变的动力,抑郁症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治愈。因此,对孩子要有耐心,对治愈的过程要有耐心。请留出时间让治疗起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孩子   可能会   心理治疗   认知   疗法   抑郁   患者   耐心   情绪   父母   事情   心理   时间   科学   方法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