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都是女孩子真的幸福吗,希望年龄在50左右岁有经验的人说说?

我是独生女儿,父母今年51,我爸在亲戚面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辈子我生一个女儿我不后悔…”,说说我们家情况吧。

1、父母年轻时候结婚早,我算是第二胎,头胎和三胎后来证实都是儿子,却机缘巧合之下都没有生成,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母亲特别不受爷爷奶奶和他们这边的亲戚待见。

2、父母也算有骨气的,搬出来自己过日子,没有享受过娘家婆家的资助,哪怕是帮忙带孩子。中间苦了10多年,后来条件慢慢改善,却因为原生家庭的拖累,经济条件起起伏伏,直到我高中。

3、期间有一些好事的亲戚,讽刺我父亲,只生一个女儿,老了就绝后了,我父亲也懒得搭理他们。

4、后来我长大,独生子女,一方面被父母过度保护,一方面被寄予厚望。只想快点逃离原生家庭,于是早早的成家嫁出去了。

5、迫于父母的重重阻力,嫁的比较近,对方家里也只有一个儿子,婚后公婆、父母都是全心全意帮助我们小家庭的,一直生活比较平顺。

6、我出嫁后,父母也早早的存了养老钱,做点小生意,母亲已经10多年不知上班为何物。婆婆喜欢孩子,扛下了“带孩子”的大旗,我和老公专心忙我们的工作,在工作的城市过我们自己的日子,家里有父母和婆婆在,我们很放心。

7、父母经营的小生意,能维持他们的生活,多少还能有结余,生活上没有压力,经常接婆婆和孩子去家里玩。反观他们同龄的亲戚,个个不是愁儿子娶媳妇,就是5-60岁,还在拼命挣钱,帮儿子凑钱买婚房。

8、有人说,还是生儿子靠谱,我不置可否,比起住在儿子家婆媳矛盾重重,鸡飞狗跳的,父母有自己的房子养老,不用看女儿女婿脸色,日子岂不是更舒坦?

9、带孩子本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母亲完全不需要有这个顾虑,没事和朋友出去逛逛街,跳跳舞,不比那些整天和媳妇斗的你死我活的婆婆好过?

10、父亲也没什么压力,因为女儿嫁出去了,他不需要准备婚房,以后把自己名下的房子留给女儿,对女儿也是一份保障。

11、我也没觉得有什么压力。他们自己有养老钱,生活上两个人磕磕绊绊一辈子,都能互相照拂,我只安心过好我自己的生活就好。

12、不要说生的多或者生儿子就一定好过,身边亲戚中儿子啃老,女儿自己都过不好,对父母不管不顾的家庭比比皆是。无论生什么,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也是自己教育的结果,最终还得自己承担。

13、子女若心存孝敬,不分男女。生了儿子,就能天天陪着你过日子吗?就能老有所依吗?他长大就会好好孝敬你吗?生孩子就像投资,量力而行就好,忽略经济状况,盲目生孩子,只会让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都变得压力重重,最后亲人在互相指责埋怨中,伤了情分。





我没有50岁,但是我叔叔今年都60了,他们家就是两个女儿!

我叔叔和我爸爸是双胞胎,我们两家一直关系都特别好!我和我堂妹都跟亲兄妹一样!

其实我叔叔家当年有过男孩子,还另有一对龙凤胎。。可能是因为当年医学条件不行,还可能当年真是太穷了,没有养活!都生病不在了!我爸爸说,去乡里医院的路上不在的。。

我两个堂妹毕业后都在本市工作,然后结婚生子!两个婆家都离娘家特别近,开车都在20分钟车程内

他们结婚后,我叔叔两口子就去北京打工了!当时在饭店里做一些很简单的工作,饭店比较大,据说接待的明星和外宾也很多!员工比较多,饭店经常还组织员工参加表演一些节目!,我叔叔打小就识谱,会演奏笛子,还得过一些奖

这期间,我两个堂妹全家都一起去北京旅游了!我叔叔平时闲了也是到北京到处逛逛!我叔叔还专门喊我也过去,说趁他们在北京,让我们一起去旅游,有地方住,到处也熟

同时期的我们村其他人,都还是忙的时候种地,地里忙完了去工地。都羡慕我叔叔的生活:两个姑娘都嫁人了,也没负担了

这些年老家发展的也不错,城市扩建比较大,国道也修了过去,我们兄妹们也都在市区买车买房了,日子都是越过越好了!我堂妹他们每周都回去一两次,吃的用的都往家里带(两个妹夫都很孝顺)除了原来的楼房,家里又新盖了一栋!过的一点不比别人差




我大姨68年属猴,今年53岁,当年她生了第一个女儿就不想再生,奈何婆婆让她一定要生个儿子,无奈才生了二胎,结果又是个女儿。大姨坚决不再生,还让老公去结了扎,婆婆为此气得十几年没进过她家门。

大姨嫁了一个三兄弟的家庭,因此婆婆总是跟她们几个媳妇炫耀,说自己当年生了三个儿子,被很多人眼红、羡慕。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希望儿媳妇也能像她一样,多生几个儿子。

大姨跟姨丈结婚后没多久,大姨就有了身孕,她婆婆很高兴,准备了一大堆的男娃的衣服,大姨看着没说话,只觉得这老太太盼孙子的心也太热切了。

十月怀胎,大姨生下一名女婴,婆婆虽然不高兴,还算勉强接受。坐月子的时候,她就天天在大姨耳边念叨:赶紧生二胎,生个男娃,以后老了有个依靠。你看我,三个儿子,以后老了享清福咯。

大姨并不认同婆婆这种想法,在她眼里,儿子女儿都一样,老了全靠子女,不现实,无论生儿生女,也得靠自己。再加上那时候,她有自己的赚钱生意,生一个孩子,已经耽误了她不少时间,所以她不想再生。

大姨做完月子就出去照看她的小吃生意,那几年,周边工厂多,她的生意不错,赚了不少钱,在姨丈面前妥妥是当家的,所以在她婆婆催生的时候,大姨就把事情全推到姨丈身上。

大女儿满5岁那年,大姨两口子终于受不了老太太的念叨,合计着再生一个,很快就如愿怀上了,老太太高兴得合不拢嘴,天天眼巴巴的望着大姨肚子,好吃好喝的供着,就怕慢待了肚子里的大孙子。

一转眼,到了生产期,大姨顺利产下一名女婴。护士把孩子抱出来后,她婆婆一看是个女孩,抱都没抱就转身走了,月子期间更是躲在其他儿子家,没来照顾过一天。

大姨却并不在乎她婆婆的态度,自己生的孩子,不论男女,都一视同仁的疼爱。月子期间,她用自己开店赚的钱,拿出一部分给外婆,拜托她来照顾月子。

又对她大女儿,也就是我大表姐说:闺女,你记住了,你奶奶重男轻女,看不起姑娘,但妈妈不会,我觉得女儿养好了,跟儿子没啥区别,以后你好好争气,爸妈老了就指望你跟妹妹。

大姨说到做到,身体恢复以后,就跟姨丈商量,让他去结扎,不打算再生孩子了,把两个女儿培养好才是最重要的。这个消息被她婆婆知道了。

老太太急急忙忙跑进她家,叉着腰骂:你这个不孝顺的媳妇,是想让我们老王家断后呀,你不想生儿子就算了,还教唆我儿子去结扎。

但大姨并不听她的,好吃好喝招待着,让姨丈去结扎的事也同时进行着,老太太知道后,痛骂她儿子一顿,指责他太窝囊,怕媳妇,连生儿子这事都决定不了,太丢她脸,以后不会再来他们家。

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两个女儿被大姨教育的又懂事又乖巧,学习成绩还好。大姨还是自己做生意,平时早出晚归,大女儿总是一放学就去店里做作业,做完就会帮妈妈的忙。

那时候街坊邻居都说我大姨,好福气,生了两个懂事乖巧的闺女。然后又带着惋惜的口气说闺女好是好,没儿子还是不踏实,以后闺女嫁了,连个养老送终的人都没有。

大姨却并不在乎别人说的,倾尽她全力,给两个女儿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上学条件。

我表姐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国内某知名985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上市公司实习,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也为大姨狠狠争了一口气。

而且表姐特别孝顺,拿到工资,要给一半给大姨,大姨不肯要,她就跟大姨说:妈,我知道,因为你生了两个闺女,受了不少委屈,别人都不理解你,只有我们知道,在您心中,儿子女儿都是一样的。

好说歹说,大姨才勉强接受表姐的钱,并说:这钱我帮你存着,等你出嫁了,一并当成嫁妆给你。

表姐结婚的时候,大姨没有食言,把表姐这些年孝敬她的钱再加上自己给的10万元,做成嫁妆,给了表姐带去婆家。

小表妹结婚的时候,大姨也一视同仁,给了她10万的嫁妆。因此,两个女儿对妈妈都特别的敬重与感激。

大姨在45岁那年,还生了一场大病,姨丈一个人忙不过来,两个女儿听说后,争先恐后跑回家在大姨病床前伺候,直到大姨痊愈出院。同病房的人见了,都夸大姨好福气,女儿可比儿子孝顺、贴心多了。

现在大姨已经50多了,大女儿刚生了孩子,婆婆带着,女儿没事就会回家陪爸妈,或者接两位老人去自己家里住住。

大姨现在可算是享了清福,早些年开店赚的钱,足够两个老人养老用,两个女儿时不时还会给钱。

女儿生的孩子,婆家带着,两个老人完全过上了有钱有闲的生活,每天有空不是跟社区居民喝茶聊天,就是出去全国各地旅游,老年生活过得好不滋润。

通过我大姨的故事,我可以感受到她虽然只生了两个女儿,可生活还是比较幸福的,这也源于她的正确思维:

1.不重男轻女,在大姨的观念里,她始终认为,不管生儿子还是女儿,都是自己的孩子,应该要一视同仁,给予保护和疼爱。

所以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并没有因为是女孩,就懈怠,相反对她们的教育更严格,这才成就了两个女儿的优秀,自信、自强的品格

2.打好自己的经济基础,给孩子良好物质条件的时候,也为自己未来的老年生活做好保障。不得不说大姨是睿智的,在她最能赚钱的年纪,没有偏执的一定要生个儿子,而是珍惜当下,把一家人的生活过好。

3.保持良好的心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其实在大姨身边,即便她女儿孝顺,自己有钱又有闲,还是很多人在背后说她。

无非就是笑话她没生到儿子,忙来忙去一场空,但大姨很豁达,从不去计较这些说辞,自己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比那些所谓的面子更重要。

最后我想说,无论生的是儿子还是女儿,教育一定不能少,有懂事的女儿,也有不孝的儿子,过得幸福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而不是生了儿子才会获得幸福




我大姐有两个女儿,我是一个儿子,说说我们两家真实的生活状况。

我大姐58岁了,从小脾气坏的像炮仗一点就着,是个一不如意就大肆开骂的人,并且强势到恨不得控制每个家庭成员的思想。

如果她要生儿子,那么娶了儿媳势必得水火不容,可是人家会生,生了两姑娘。

她大女儿嫁的是本地人,小伙子脾气特好,一年有大半年时间住在我大姐家,买菜,做饭,洗碗样样在行,只要他在,根本不用我大姐动手,并且熟知我大姐的喜好,做饭都是以她的口味为主。

更难得的是,小伙子非常细心体贴,春天陪我大姐去踏青,挖野菜。秋天陪着去果园摘果子。冬天买羽绒服,夏天买裙子。我常常发感慨,我们有儿子的儿子可有这么细心吗?又有哪个儿子会陪他老妈去挖野菜?

我大姐有个头疼脑热的更不得了了,小伙子会第一时间请假陪她去看病。然后各种补品,保健品的买给她。并且每年春节为了不让大姐老两口感到孤寂,都在大姐家过。我就纳闷了,他的父母会不会心有悲凉之感,这儿子是给丈母娘养的了。

大姐的二女儿嫁给了青岛人,女儿女婿虽然不常回来,但物质供应是足足的,青岛大虾,青岛特产的,沒等这批吃完下一批就快递来了。

而我大姐在两个女儿结婚时,只每人给了两万元的陪嫁,可是沒有一个女儿嫌弃,都对她体贴孝敬。她偶尔发点脾气,也没人和她计较。

现在我大姐没事去跳跳广场舞,现在又迷上了拉二胡,整天活的悠闲的很。58岁了,连根白发也沒有,而我,比她小了整十岁,整天为白头发而烦恼。

再说说我自己,我有一个儿子还未婚,目前来说还没婆媳矛盾。但他已有谈婚论嫁的女朋友,我目前就像上了套的老马,得为他的房子车子,彩礼拼命攒钱。可是,不会有人感恩知足,因为自古以来的传统就是这样。

还有我儿子现在处在热恋期,心中眼中只有女朋友,老爸老妈早被他放在了脑袋后,我这心里还经常的要酸一下,得告诫自己时常调整心态才行。只希望他婚后不当白眼狼吧。

都说女儿是小棉袄,轻便又保暖。儿子是皮夹克,中看不中用。周围人用无数的实例证明了这一点。特别是在医院,一般都是女儿女婿侍候,儿子儿媳是指望不上的。所以才有两个女儿是上等人的说法。

所以说生的都是女儿大概率晚年会幸福,至于生儿子的嘛,要把养大他帮他成家立业当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不要有更多的奢望。至于孝不孝顺,就看我们的造化了。




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现在这个腐朽的关念,在农村,还有市场,在城市里基本上80%人都反过来认为了!

生了儿子,好好养,养不好,费钱又费力,没车、没房,娶不上媳妇。急死了爹和娘!养好了,娶了媳妇,婆媳关系是道坎!如迈不过去,处理不好!儿子不是离婚、就是娶了媳妇,忘了娘!于是,父母无奈,道出了现在老年父母,向儿子,儿媳,举手投降的一句:只要你们小两口好好的,不闹离婚,我们老俩口咱都行啊!

生了女儿好好养,精灵乖巧,又听话,不惹事来,不生非,学习上进不用愁,在家里,是妈妈的好帮手,在班级里,是老师的好助手。

生了女儿好好养,养的貌美如桃花和玫瑰花,自立、自强是才女!招来金龟婿,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

女儿是父母亲的贴身小棉袄。已是现实社会中的共识,女儿性柔似水,从不跟父母大声说话,怕得罪爹娘!女儿心细如絲,父母一日三餐,穿衣戴帽都挂心上,女儿自尊、自立、自强,又温柔,,一家老小,美满幸福的生活,久久长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姨丈   堂妹   重男轻女   大姨   闺女   表姐   大姐   婆婆   媳妇   叔叔   女孩子   儿子   女儿   父母   两个   经验   孩子   幸福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